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征線路為主,兼顧紅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征線路,是“十四五”時期國家深入推進的重大文化工程。紅軍長征途經15個省(區、市),沿線留存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長徵文物和文化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紀念價值和教育價值。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2020年12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2023年11月1日,湖北省首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園區在英山縣陶家河鄉建成開園。

2024年5月29日,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興文公園)正式掛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 地理位置:甘肅省
  • 開放時間:預計2022年10月底
歷史沿革,建設規劃,保護措施,社會評價,

歷史沿革

2019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1年5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中央宣傳部統籌部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大項目安排和經費的支持力度。
2020年12月8日,齊崇峰一行實地調研貴州國家文化公園。
2025年,甘肅省將完成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規劃任務,基本建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
2022年5月25日,英山縣陶家河鄉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二十五軍長徵集結地歷史步道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分園項目進入施工階段。
2022年8月,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進入裝修階段,預計2022年10月底交付使用。
2024年5月,長征沿線省(區、市)正積極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5月22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雅安段)建設推進會召開。

建設規劃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建成後,其核心展示園由會寧紅軍會師、南梁革命根據地俄界臘子口、哈達鋪會議、榜羅鎮會議5個國家級核心展示園和兩當紅色革命、涇川四坡村(紅軍村)、山城堡戰役、岷洮會議4個省級核心展示園組成,並規劃建設茨日那毛澤東舊居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舊址、紅軍一條山戰役遺址等16處。此外,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甘肅段)分長征沿線紅軍村和長征主題紅色小鎮(紅軍街)兩類建設,共規劃建設41個紅軍村,7個紅色小鎮(紅軍街)。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泌陽段)。泌陽段,是紅25軍長征途經泌陽市的長征線路,是駐馬店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泌陽段建設成一處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研學旅行等於一體的教育實踐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

保護措施

2021年8月,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整合長征沿線15個省區市文物和文化資源,根據紅軍長征歷程和行軍線路構建總體空間框架,加強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類主體功能區建設,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教育培訓工程,推進標誌性項目建設,著力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呈現長徵文化,弘揚長征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的精神家園。

社會評價

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種公共文化載體,既是國家的象徵,也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內涵。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保護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遺產,可以增強人們對中華文明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感。(人民日報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