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新地中華街

長崎新地中華街

長崎新地中華街是位於日本長崎縣長崎市新地町的一個唐人街。與橫濱中華街、神戶南京町並列為日本三大中華街。新地中華街的石板路由長崎市的姊妹都市福建省福州市協助建設。街道兩旁有近40家中國餐館與中國商品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崎新地中華街
  • 外文名:ながさきしんちちゅうかがい
  • 所屬國家:日本
  • 所屬洲:亞洲
  • 地點:長崎
  • 建造時間:1689年
簡介,名字來歷,中國氣息,交通,歷史,

簡介

中文:長崎縣長崎新地中華街
中華門中華門
假名:ながさきしんちちゅうかがい
英文:Nagasaki Shinchi Chinatown

名字來歷

它的街上有塊石碑,上書“新地”。此四字不僅初看的中國人,就是許多外地來的日本人也常將它斷讀成“新地”,意會為“新的地藏菩薩的遺址”。而其真正的含義為——填海造田建立的倉庫的遺址。日本常將填海造出的港口叫做“築港”,將填海造出的一片土地叫做“築島”或“新地”,而“藏”就是指倉庫。
長崎中華街長崎中華街
新地中華街是兩條大約200米的街道,彼此交叉成十字型,四個方向各有中國傳統的青龍門、白虎門、玄武門、朱雀門等鎮守神獸。中央有“新地藏跡”的石碑,是以前中國商人的倉庫舊址。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長崎自古以來一直同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17世紀日本江戶幕府時代後鎖國,長崎成為當時唯一能同中國進行貿易交往的港口。江戶幕府為加強對來日本華商的監管,設定了“唐人屋敷”。鎖國時代結束後,唐人屋敷的華人逐漸散居日本各地,唐人屋敷的許多房子相繼毀於火災,於是華人就以海岸一帶為根據地,重建新家並命名為“新地”,成為今天長崎新地中華街的起源。

中國氣息

中華街上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文化遺產隨處可見,這裡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日常生活,都保留著濃厚的中國氣息。
新地中華街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設的,保持了純正的中國建築風格。在色彩和裝飾上不是紅就是金、不是龍就是鳳,把中國最金碧輝煌的、最奢華的元素都集中在一起。
一年一度的長崎燈會的發祥就是新地中華街,同樣是主會場。燈會起源於中國的春節,時間也是從農曆初一持續到十五。開始時,只是華僑們每年春節在中華街過華人的節日,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規模不小的活動,廣泛傳播開來,後來市政府覺得對當地經濟有利,就接管了。長崎燈會非常有中國特色,節日期間每天都有精彩的演出,像中國雜技、舞龍舞獅、二胡演奏等。節目都在露天舞台表演,不收門票。台下觀眾擠得水泄不通,一到散場,人群就都涌到四周的店鋪去了,給中華街的店鋪帶來相當可觀的收益。
長崎燈會長崎燈會
每年燈會期間都會有將近百萬的觀光客,來參觀來享受長崎特有的異國情趣。

交通

長崎電氣軌道本線(1、2、5系)築町停留所站
長崎中華街地圖長崎中華街地圖
長崎巴士 20、30、40、60路系統 長崎新地ターミナル站

歷史

我們已經知道了長崎於1689年將十善寺的一片土地圈起來,建成了局限來航唐人居住的唐人屋敷,更於1702年在唐人屋敷大門外的海中填造出一萬兩千平方米土地,建起了十二棟六十間的放置唐船“荷物”(貨物)的倉庫,那就是“新地唐人荷物蔵”、“唐荷物蔵”、“新地”。
ながさきしんちちゅうかがいながさきしんちちゅうかがい
1853年6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貝利率領的四艘黑色艦船開進了今神奈川縣的浦賀灣,向日本德川幕府要求自由通商,那被稱為“黑船來航”。幕府內部意見不一,委允轉年作答。次年正月,貝利再次率領七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開進了橫濱港,幕府終於屈從了。
巧的是首次“黑船來航”那年,沙俄使節、有名的海軍中將波將金也率領一支四艘軍艦組成的艦隊來過長崎做“親善訪問”。通過1840年的鴉片戰爭,帝國主義列強以“炮艦政策”打開了中國門戶。才十幾年,它們又以“炮艦政策”打開了日本的門戶,不同的是炮艦隻在日本港灣橫衝直撞,並未開炮,就把門打開了。日本幕府逐次與美國、英國、法國、荷蘭、俄國簽訂了友好通商條約,放棄指定長崎為唯一貿易港和種種限制的鎖國政策,同意開放神奈川(今橫濱)、箱館“今函館”、長崎等港為自由貿易港,建立外國人居留地和領事館,解除對天主教的禁止……
1859年橫濱開港,歐美商人絡繹進入,和他們同時來的是需要依靠的叫做“買辦”的中國人,那些中國人來自香港、上海、長崎。很快,橫濱出現了中華街。
1868年,神戶開港。根據條約,在海邊劃出一片外國人居留地,歐美商館和住宅一棟棟建立起來。同年,從長崎趕去十餘名華僑,因為還沒有“日清友好條約”簽訂,他們在外國人居留地旁邊的雜居地--“海岸通” 和“榮町”住下,行商坐商,那裡後來成了神戶中華街--南京街。
也成為自由貿易港的長崎失去了獨占鰲頭的地位。
1858年,長崎開始在常磐等海岸填海造田,建立外國人居留地(1859年初成),原來突在海中的收容荷蘭人的“出島”和收容來航唐人的“新地蔵”也逐漸連成了陸地。和橫濱一樣,隨著歐美自由商人進住長崎,也跟進了一批假借西方外商雇員名義而來的唐人,暗中從事貿易工作,他們和仍殘留在唐人屋敷中的唐人並存,形成了新舊唐商。套今日語,我們是否可以說前者是搞市場經濟的,後者是局限於計畫經濟的。
廣闊天地都可自由貿易,僅在一個大院中做有限的生意只能是漸趨滅亡,什麼“私割符制”“相對商賣”“市法商賣”“定高制”均成歷史,唐人屋敷於毫無意義中解體了,殘留在那裡的唐人終於突出禁錮走到市中。
外國人居留地是為與幕府簽訂友好通商條約的歐美諸國準備的,尚無國家支持的舊唐商大多搬進了臨近外國人居留地的、也失去作用的唐人屋敷的倉庫"新地蔵",令那裡變成了“新地町”。1859年在長崎的中國人有七、八百人,居住在外國人居留地、唐人屋敷、新地各三分之一,合起來遠遠超過歐美人,積聚了許多中國商號的新地已具中華街雛形。
1870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唐人屋敷,從此在未重建,只留下幾座廟宇,留居在那裡的唐人大多搬到了新地。
1871年日清修好條約簽訂,1878年長崎清領事館設立。唐人們也被稱為支那人、中國人了。1899年廢除外國人居留地,允許外國商人在市內混居,假借歐美人之名暗中做生意的中國人,進入新地堂堂正正開起了商館洋行。
1937年,日中戰爭爆發,有經濟實力的長崎中國貿易商大部回國,留下的一批中國人轉行開飯館和雜貨店,幾經改造形成了今日以酒樓和中華食品雜貨為主的新地中華街的格局。1972年日中復交後,新地中華街修建了中國牌樓式的四門,它更趨完整完美。(本文作者劉穎,系普通經營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