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鐘胡同

鑄鐘胡同

鑄鐘胡同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舊鼓樓大街西側。鑄鐘胡同明代稱鑄鐘廠,因鐘樓大鐘即鑄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鑄鐘胡同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舊鼓樓大街西側
  • 舊稱:鑄鐘廠
  • 形成年代:明朝
  • 類型:文化遺產
歷史沿革,創建過程,歷史變遷,胡同特色,

歷史沿革

創建過程

該鐘為全國第一 大鐘,重約63大鐘寺(覺生寺)的永樂大鐘,亦鑄於此。清乾隆年間曾稱鑄鐘廠胡同。1965年改今稱。地標的印象。

歷史變遷

鑄鐘胡同過去是鑄鐘的地方,大鐘寺的永樂大鐘就在此鑄成,明朝時就已形成胡同,稱為鑄鐘廠,建國以後,改稱為鑄鐘胡同。鑄鐘胡同是一條很狹窄的小巷,路口夾在周圍的民居之中,不是很引人注意。胡同兩旁是很簡陋的宅院院牆上的青灰已經脫落,殘缺不全的老磚暴露在外面,訴說著歲月的痕跡。鑄鐘胡同的房子大多是很低矮的,顯然胡同里的整體建築格局和那些大宅院林立的地方是不同的。

胡同特色

在這條狹小簡陋的胡同里,曾經住過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的名字歷盡了風雨,卻始終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固有的氣質,他就是梁漱溟。“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梁漱溟先生在這條小胡同里居住了大約七年。梁漱溟,1893年出生,1911年中學畢業後參加了同盟會。民國成立後,曾任《民國報》編輯,1917年,受蔡元培邀請到北京大學任講師。建國以後,他擔任政協委員。在1953年的一次會議上,梁漱溟對當時中國搬用重工輕農的蘇聯計畫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批評。
他認為要在重視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再考慮發展國家的大型工業項目,其思路是國家集體個人不得偏廢。他的這番言辭受到了毛澤東的嚴厲駁斥。“文化大革命”以後,在“兩個凡是”的氣氛中,梁漱溟在政協會議上說“文化大革命”搞糟了。他說這話時,真理標準的討論還沒有開始,可謂是先聲奪人。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他的誠實率直至今仍然留在人們心間。今天,時代的向前給了我們經濟的繁榮與社會的穩定,曾經動盪的年代已經過去,留下的只是那份存於胸中的思考。鑄鐘胡同沒有變,雖然更加蒼老,但歷史的痕跡仍然,當年熱火朝天的紅衛兵小將的身影逐漸模糊,伴隨著時過境遷,也伴隨了現實的種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