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營鄉

樂陵市鐵營鄉位於樂陵城南五公里處,地勢低洼,11萬畝土地中有近10萬畝是鹽鹼地,過去是一片荒蕪,寸草難生,因此鐵營鄉又被人們叫做“鐵營窪”。如今,這裡已是綠樹成蔭、雞鴨成群、企業林立,成了一片生意盎然的綠色生態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鐵營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地理位置:經度:117.35°緯度:37.03°
  • 得名時間:1984年
鄉村概況,歷史沿革,鄉村發展,

鄉村概況

得名原因:因設人民公社時,公社駐地在鐵營村而得名,後駐地遷址興隆鎮,但因歷史原因未更名。
物阜民豐,人傑地靈的鐵營鄉位於樂陵市東南6公里,轄42個行政村,總人口2.3萬人,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畝。該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宜人,247省道南北穿境而過, 貫徹東西的德濱高速即將建成,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北臨馬頰河,南臨德惠河,水利資源豐富。
近年來,鐵營鄉新一屆黨委政府大力實施“工業強鄉,商貿興鄉,綠化美鄉”戰略,強力推進兩大“天字號”工程,科學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畜牧富民戰略,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共同進步。2007年先後被評為"2007年度財源建設先進單位"、"2007年度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促進獎"、"2007年度發展民營經濟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度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度信訪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度市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鄉鎮"。
鐵營鄉民風淳樸,社會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有民間戲劇團,秧歌隊等業餘文藝團體,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鐵營鄉招商引資碩果纍纍,民營經濟前景廣闊。我們始終把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作為全鄉發展的生命線,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推行"項目引進一條龍服務,項目建設多方位服務,項目投產經常性服務"三大服務機制,為投資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最佳服務環境,共有20多家大中型企業落戶創業園區。擁有長江以北最大的朗德鵝養殖基地和煙花生產基地。

歷史沿革

1938年-1944年間本鄉屬陽信縣,1944年解放後劃規樂陵七區大王鄉,到1958年人民公社後曾劃規楊安鎮公社(商、樂並縣時)1960年改為鐵營人民公社,公社駐捷運營,1961年因大澇,交通便利,公社遷往興隆鎮(現在鄉駐地),當時大公社包括寨頭堡鄉的東北部(10多個村),1965年劃小公社把寨頭堡東北部劃出,1984年體制改革後,更名為鐵營鄉人民政府。1988年12月撤縣設市後,改稱樂陵市鐵營鄉人民政府。

鄉村發展

引進外地人種出生態林
由於土地鹽鹼化,無法種植莊稼,鐵營鄉2萬多農民常年外出打工,使這片窪地更加荒蕪。2002年,鐵營鄉黨委決定變鐵營窪的劣勢為優勢,通過引外資挖內資,利用這片荒地搞農業綜合開發。為此,鐵營鄉黨委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吸引外商來投資創業。2002年夏,青島商人張愛華經朋友介紹來到鐵營鄉,被這裡優越的投資環境深深吸引。不久,張愛華決定投資400多萬元,一次性承包了鐵營窪5000畝鹽鹼地,利用先進的技術對鹽鹼地進行改良,並種植了40萬株速生楊。經過科學的管理,40萬株樹苗成活率達95%,改變了鐵營窪不能種樹的歷史。引進一個人,改變一群人。張愛華的成功,改變了當地民眾認為鐵營窪不能種樹的觀念,也使他們看到了這片鹽鹼地的價值。在張愛華的帶動下,短短几年間,鐵營鄉植樹300萬株。目前,鐵營鄉有林地2萬多畝,森林覆蓋面積達到了30%,過去一片荒蕪的鐵營窪如今身披綠裝,成了生機勃勃的綠色生態園。
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
2003年,安徽商人王偉來德州出差,在媒體上了解到鐵營鄉有一片鹽鹼地,覺得這裡具有很大的商機。他當即來到鐵營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並於2003年秋投資7000萬元,在這裡建起了養殖場,引養法國朗德鵝1000隻。朗德鵝專門用於生產鵝肥肝,鵝肥肝不含脂肪酸,人吃了之後能溶解人體的動物脂肪,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當年,朗德鵝就讓王偉著實賺了一筆。緊接著,他又先後投入9000萬元,成立綠苑鵝業有限公司,建起年孵化10萬羽鵝苗的孵化廠、年加工20萬羽鵝的加工廠,並發展年可飼養10萬隻朗德鵝的大型養殖基地2處,形成了孵化、養殖、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如今,鐵營鄉已經成為江北最大的養鵝基地之一,年輸出成鵝15萬隻。
引資大企業弱鄉變強鄉
鐵營鄉地理位置優越:一方面該鄉靠近247省道,正在建設的德濱高速公路從鐵營窪地穿過,交通十分便利;另一方面,鐵營鄉距離樂陵城區較近,並且市經濟開發區正與鐵營窪搞對接,使得該鄉能夠很好地利用招商引資的大環境吸引外商到此投資興業。幾年來,先後有14家企業落戶這裡。總投資600多萬元的新勝木業,生產的產品全部出口到美國,年出口創匯500多萬美元。總投資3000萬元的傑森特木業,生產高檔木皮,去年6月正式投產,生產的天然木皮市場需求量很大。這兩年,到鐵營窪投資建廠的外地商人絡繹不絕。目前,鐵營鄉已有規模以上企業14家,地方稅收年達300萬元,居樂陵市各鄉鎮第一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