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權

鐵權

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以移動的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和後世的砝碼。

我國最早的權是秦權和楚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權
  • 俗稱:秤砣、秤錘、秤權
  • 構成:鐵構成的砝碼
  • 秦代衡制標準:1石=4鈞=120斤
簡介,秦代衡制標準,秦代鐵權,概況,出土,藏館,保護,戰國鐵權,

簡介

權俗稱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以移動的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和後世的砝碼。鐵權是由鐵構成的砝碼。“權”是古代文化的一種象徵,從現有出土和傳世的各種權來看,我國最早的權是戰國時期流傳較廣的秦權和楚權,秦權是秦官府批准的標準砝碼。

秦代衡制標準

秦代的衡制是以戰國時期秦國的衡制為標準制定的。其衡制為:1石=4鈞=120斤,1斤=16兩,1兩=4錙=24銖。秦權的重量有4鈞(120斤)、1鈞(30斤)、20斤、16斤、9斤、8斤、5斤、1斤的權,進位系列大多適應石,鈞、斤制,秦陵出土的為1斤重權。

秦代鐵權

概況

秦嵌銅詔版鐵權:底徑24.7厘米,高20.5厘米,重32.5公斤。
鐵權
鐵鑄,半球形,平底,頂部為半環形鼻,權側嵌銅詔版。銅詔版為長方形,長11.08厘米,最寬處8.5厘米。上陰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文字。豎行,九行,計40字,筆劃方折,大小錯落,大部分字跡清晰,個別字筆劃殘缺。
全文為:“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出土

這件鐵權1973年5月13日出土於文登縣蔄山公社新權村,與國家博物館所藏的山西省左雲縣出土的鐵權重量基本相同,都是30公斤左右,這是目前所知最重的秦權。

藏館

煙臺市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保護

這件秦權系鐵質,主體鑲嵌銅板,由於鐵器極易生鏽,所以很難保存。2009年,煙臺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秦權表面出現細少的裂紋,立即向上級部門送交申請修復報告。煙臺市很快確定了修復資金。煙臺市博物館也廣泛向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單位的文物保護專家尋求幫助和支持,尋找病害原因,完善文物保護修複方案和預算。並在全國首次採取工程招標的形式,確定了國家博物館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作為秦權的修復單位。
秦嵌銅詔版鐵權秦嵌銅詔版鐵權
秦權的保護修複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准後,煙臺市博物館將秦權安全護送至國家博物館文物修復中心並配合專家們對秦權採取了一系列修復措施:包括收集秦權的基本信息、對秦權進行清洗、緩蝕與封護、加固等。
在整個修復過程中,嚴格遵守儘量保持文物原貌的原則,使秦權保留了原來的文物信息,得到有效保護。同時,為了使秦權得到更為長期有效的保護,煙臺市博物館還專門為其定做了充氮保護櫃。

戰國鐵權

此展品為戰國時期的金屬器,是戰國時期韓國的砝碼。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 鐵權通體呈圓饅頭狀,上部有拱形鈕,鈕中部有橢圓形穿,廣肩,平底,生鐵鑄造。
戰國鐵權戰國鐵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