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漢江二橋

鐘祥漢江二橋

鐘祥漢江公路二橋是湖北省“十二五”重點交通項目,是鐘祥市第二座跨越漢江的公路大橋。該橋東起郢中鎮林集村,西至文集鎮東建村,全長3.47公里(其中主橋0.51公里),橋面寬24.5米,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80公里。項目建成後,將有利於緩解漢江兩岸的交通壓力,為促進鐘祥地方經濟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祥漢江公路二橋
  • 全長:3.47公里 
  • 橋面寬:24.5米 
  • 設計時速:80公里 
項目背景,技術標準,路線概況及建設規模,3.1 路線起終點,3.2 走向及控制點,3.3 建設規模,資金及建設工期,4.1 投資估算、資金籌措,4.2 建設工期,

項目背景

鐘祥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川湖泊秀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名優特產蔚為壯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科技、教育、文化先進縣市,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大口森林公園所在地,是全國最大的磷化學工業基地,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城市,全國三大長壽地區之一,素有“中原磷都”、“江漢明珠”、“大地博物館”、“旅遊勝地”、“長壽之鄉”的美稱。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加快武漢城市圈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以武漢城市圈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兩輪驅動”,打造“兩圈”互動、優勢互補、各展所長的區域發展新格局。這是繼建設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構想。鐘祥市地處武漢城市圈與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間,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的一部分,因此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本項目於2010年8月獲得省交通運輸廳同意,納入了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交通建設計畫及湖北省“十二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G347國道(原S311省道)公路自宜昌當陽市向東連線荊門、鐘祥、京山等重要縣市結點,終點至天門市分水鎮。是橫貫荊門地區的一條重要省道,是連線荊門與鐘祥之間的一條主要聯繫道路,同時也是荊門市東部地區進入市區的主要通道之一,為區域重要的傳統運輸通道,對加強荊門與鐘祥之間的聯繫、加快區域沿線鄉鎮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原道路為二級道路,路基寬12m,路面寬9m,雙向兩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由於修建年代較早,通行車輛較多,路面使用狀況較差,不能適應作為區域幹線、重要的旅遊通道的功能,迫切的需要對其進行改擴建。
擬建鐘祥漢江公路二橋,作為G347國道(原S311省道)公路跨越漢江的通道,它的實施將形成過江快速通道,對完善本區域的交通運輸網路,促進沿江地區特別是鐘祥經濟的快速發展,改善鐘祥市的經濟布局和投資環境,加強地區間的經濟聯繫,加快開發沿江礦產、旅遊資源,促進鐘祥市的社會經濟均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項目建設,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緊迫的。

技術標準

根據項目的功能定位,結合交通量預測結果,從長遠和發展的角度出發,經研究比較,本項目全線採用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的一級公路標準。
橋樑方案的跨徑組合為:(95+2×160+95)mPC連續連橋,主橋跨徑為160m連續梁,主橋長510m。主橋採用分離式上、下行單幅橋。

路線概況及建設規模

3.1 路線起終點

經過對橋位方案的工程地質、水文、河道、防洪、通航、城鎮規劃、港區規劃、環境影響、工程規模和造價、各級地方政府意見、以及已建、在建的公路和規劃路網的銜接等方面的綜合比較的基礎上,依據鐘祥市城市規劃和交通發展規劃,結合專家建議,鐘祥二橋位於漢江划子口段,向西在文集鎮閆灘村附近與分當線相連,向東穿越武荊高速連線線,與新建的分當一級公路相接。

3.2 走向及控制點

由於本項目起終點明確,地處平原區,中間控制路線走向的因素不多,總體上看本項目走廊比較單一,橋位西岸為文集鎮東建村,東岸為郢中街辦林集村處。橋位上距鐘祥市皇莊漢江橋約7公里,下距武荊高速跨漢江大橋約13公里。

3.3 建設規模

主橋主跨為160米連續梁,主橋長510米,全橋長為3447.08米。

資金及建設工期

4.1 投資估算、資金籌措

經省交通運輸廳造價站審核,本項目施工圖預算總投資應控制在5.92億元以內,其資金來源為:按相關投資政策申請部省補助資金,其餘資金由地方政府自籌解決。

4.2 建設工期

建設工期39個月. 項目於2014年11月26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2015年1月26日開工首建,3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截至2016年11月,基本完成樁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正在進行現澆箱梁、T梁預製、T梁架設工作,累計完成工程貨幣量1.7億元,占總工程量的43.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