鐍

“鐍”字屬於金字部,較常見於古漢語中,現代漢語很少使用,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所以其金字部未轉化為“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鐍
  • 來由:常見於古漢語中
  • 基本意義:鎖閉
  • 讀音: jué
基本信息,拼音,注音,簡部,繁部,筆順,編碼,基本解釋,基本字義,宋本廣韻,方言集匯,詳細解釋,詳細字義,詞性變化,古籍解釋,字形字源,

基本信息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簡部

釒,部外筆畫:12,總筆畫:20

繁部

筆順

34112431545232534251

編碼

Unicode:U+940D;五筆:QCBK;倉頡:CNHB;鄭碼:PXML;四角:87127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uéㄐㄩㄝˊ
1. 箱子上安鎖的環形鈕。
2. 鎖:“(左)震怒,破~入,取巫斬廷下。”
3. 鎖閉。
4. 喻樞要。
5. 戳傷。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國際音標
羅馬字

古穴

屑合
入聲

合口四等


kiwet
kuet

方言集匯

粵語:kyut3
客家話:[海陸豐腔] git7 giet7 [客英字典] git7 giet7 [台灣四縣腔] git7 giet7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鐍 jué
<名>
(1) 箱子上安鎖的環狀物。借指鎖 [ahaspforlocking;lock]
扃鐍。——《莊子
(2) 又如:鐍鑰(鎖和鑰匙)
(3)有舌的環 [ring with sth. resembling a tongue]
紫綬以上,鐍綬之閉得施玉環鐍雲。——《後漢書

詞性變化

◎鐍 jué
<動>
上鎖;關閉 [lock;close]。如:鐍鎖(關鎖);鐍圍(封鎖包圍);鐍戶(關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鐍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2
《廣韻》《集韻》$古穴切,音玦。《玉篇》環有舌者。與觼同。《後漢·輿服志》自靑綬以上,縌皆長三尺二寸,縌者,古佩璲也。佩綬相迎,故曰縌。紫綬以上,縌綬之閒,得施玉環鐍。
又玉鐍。《前漢·天文志·背穴注》皆日旁氣也。背形如背字也。穴多作鐍,其形如玉鐍也。如淳曰:向外為背,有氣刺日為鐍。鐍,抉傷也。
又扃鐍,箱篋前鎖處也。《莊子·胠篋篇》固扃鐍。《注》鐍,古穴反。紐也。
又《集韻》允律切,音聿。錐也。

字形字源

字源演變:
小篆小篆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中國香港
日本日本
韓國韓國
舊形字舊形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