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河塔

鎮河塔

鎮河塔(Zhen River Tower),清康熙靈州(今寧夏靈武市)鎮海塔。今名寧夏靈武鎮河塔,又名東塔。是一座8角13層空心厚壁樓閣式磚塔。塔體有磚刻“鎮河”二字,又名鎮河塔。是中國黃河流域濱河城市唯一鎮河塔。始建於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的古靈州城(今寧夏吳忠市古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黃河水患,城被河水淹沒,由今吳忠市,經歷了“城凡三徙”,於宣德三年(1428年)遷至今靈武市為靈州“新城”。為防黃河水患繼續沖圮,靈州新城不再被河水淹沒、遷徙,清初,新靈州城修建了一座鎮河塔。鎮河塔,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始建,至今2015年,已有347年。寺與塔同時建,初名鎮海塔,東塔鎮海寺,今名寧夏靈武鎮河塔,東塔寺,因塔在清靈州城東門外,又名東塔。

著名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和柴福善編著《中華名塔大觀》中,清康熙靈州鎮河塔,是收入書中的244座中華名塔之一。書中未發現有第二座鎮河塔。網上搜尋沿黃城市也沒有第二個鎮河塔,因此今寧夏靈武鎮河塔是沿黃城市唯一鎮河塔。清康熙靈州鎮河塔,屬於一座風水塔。另一位著名古建築學家張馭寰《中國風水塔》一書,把寧夏靈武鎮河塔列入為全國唯一的一座沿黃河城市以“鎮河”命名的風水塔——鎮河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河塔
  • 出土地點:今寧夏靈武市
  • 館藏地點:今寧夏靈武市東塔寺內
  • 所屬年代:清代
目錄,建塔背景,歷史沿革,建築特色,文物保護,傳說有誤,風水塔,

    目錄

    1.建塔背景 2.歷史沿革 3.建築特色 4.文物保護 5.傳說有誤 6.風水塔 7.九日重遊東塔寺 8.鎮河塔記.
    9.東塔鎮 10.靈武市東塔學校

    建塔背景

    大明工部尚書、駐守新靈州河東兵備道張九德指出:古靈州,“城凡三徙,皆以河故”。
    中國古代,黃河流經之地,既得黃河之利,同時,也受黃河泛濫之害。對於水患,古代人想盡許多辦法,首先是治理黃河,疏導河道,同時,也出於迷信,用風水建築,來“鎮、“壓”黃河水患。例如,沿黃河許多城都有鎮河牛,如古代黃河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就有唐代開元黃河鐵牛;寧夏青銅峽1950年發現唐代黃河鐵牛。沿黃河城市鎮河的“鐵牛”不少記載,但,“鎮河”的塔,至今發現的只有清康熙靈州鎮河塔。
    鎮河塔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宣德三年(1438年)的44年間,今寧夏古代歷史名城——靈州城,因水患而“城凡三徙”。新靈州人一方面積極治理黃河水患;另一方面,也修建了鎮河塔,以“鎮”黃河水患。
    靈州,始建於西漢惠帝四年(前191年)。至2015年已經有2206年的歷史名城,故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古城。《前漢書》記載:“靈洲,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號非苑,莽曰令周。師古曰:‘苑謂馬牧也。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高下,未嘗淪沒,故號靈洲。又曰河奇也。二苑皆在北焉。’”東漢改為靈州。可見古靈州城,最初是建在黃河沙洲之中,是一座黃河沿岸的濱河城市。唐代詩人呂溫(771~811)《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詩:“山橫舊秦塞,河繞古靈州。”是對顏師古靈州城“是在河之洲”的濱河城市,生動的描述。古靈州得益於黃河灌溉之利,本是“塞北江南”,魚米之鄉,但也累受黃河之害,黃河經常改道,淹沒農田,並曾淹沒古靈州城。
    鎮河塔
    古靈州曾經歷“城凡三徙”。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黃河發大水,河水過青銅峽以後,兇猛的洪水到達今寧夏吳忠市古靈州城所在古城灣一帶,因地勢較低,河水突然改道向東北衝去,淹沒古靈州城,泛濫的河水一直往東繞一個大灣,再向北流。今吳忠市北至今留存有“河崖子”的遺蹟,就是當年黃河改道的歷史見證。黃河發大水,青銅峽之下,古靈州城,首當其衝,被黃河水淹沒。大明慶靖王朱栴《寧夏志》記載了古靈州城三次淹沒、遷徙的情況。他指出:靈州,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受到黃河水“沖圮”:“故城居大河南(吳忠禮箋證:“河南應為河東”),今尤存其頹垣遺址,其西南角被河水衝激崩圮”;“洪武間築城於故城北十餘里”,“永樂間亦被河水沖圮”;“今(宣德間)之新城,(新城即新靈州城,今寧夏靈武市)宣德間陳寧陽、海太監奉旨,相度地形,卜沙山西,大河東,西去故城五里余”,“地土高爽,視舊為勝。”說明古靈州在洪武間、永樂間、宣德間三次被黃河水“沖圮”,而三次向東北遷徙,最後,古靈州城由今寧夏吳忠市古城,第三次遷徙,遷至靈州“新城”(朱栴語)今寧夏靈武市。“大河東”,說明靈州“新城”是黃河改道緊貼城西流過,但,靈州“新城”地勢比較高,屬於鄂爾多斯台地邊緣,正如朱栴所說的“地土高爽”。
    明代工部尚書、駐守靈州的河東道張九德《新築靈州河堤碑記》指出:“靈州阻河而城,其西南當河流之沖。復趨而北,可十里。每夏秋湍激,受害不啻,雖秦、漢二渠溉田至數千頃,而利與害錯,其侵城實甚。”說明濱河而建的古靈州,既收黃河之利,也受黃河之害,這害就是黃河水泛濫改道不斷“侵城實甚。”張九德接著指出:“洪武甲子(洪武十七年即1384年)迄今(今即明萬曆四十三年、1620年),城凡三徙,皆以河故。”張九德進一步確證朱栴所說故址在今吳忠市境內的古靈州在明代初年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宣德三年(1428年)的44年中,曾三次遷徙,由今吳忠市第三次遷徙,至今日的寧夏靈武市。古靈州歷史在新靈州城繼續延續。因此,今日吳忠市與靈武市,原本就是一家人,兩城離城相距僅有30里(15公里),一說34里(17公里)無論在經濟、文化、風俗、習慣、民族等各方面,都相同,兩市均為回族聚居市,回族人口均超過或接近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兩市人民語言均屬“吳忠方言”(吳銀官話),兩市民眾許多家甚至都還是親戚。所以,吳忠與靈武,都源於一個古靈州,都是古靈州的繼承者,都擁有古靈州的輝煌歷史和文化。
    張九德到新靈州(今靈武市)出任靈州河東兵備道的時候,黃河逼近新靈州城下,情況再次發生嚴重危急,他指出:“而河亦益徙而東,自不佞來受事不一載,去城僅數十武矣。” (古時候六尺為步,半步為武,數十武,意思是幾十個半步遠,就是非常近,黃河河水距城不遠,已經到新靈州城城牆外面附近了。) 以至於靈州城“人情洶洶,議徙民、徙城”。當地官員要求第四次次搬遷百姓搬遷靈州城。
    張九德於明天啟三年(1623年)正月至天啟五年(1625年)四月,兩年時間,採取了以石塊為材料,在黃河“故道”今吳忠市西部河岸,築建“靈州河堤”,同時,疏浚秦、漢二渠,成功地阻止了黃河水害,加之靈州“新城”“地土高爽”,河堤建城之後,黃河水“去城已數十里矣!"河水後退了,終於沒有再次淹沒靈州新城,成功地阻止了黃河水害,使第三次遷徙的新靈州城(今靈武市)免遭第四次淹沒、遷徙的禍害。但明末清初,黃河水患仍然繼續不斷發生,繼續不斷衝擊新靈州城。遷至“地土高爽”的靈州“新城”(今靈武市)人,經歷明末清初的黃河水患以及戰亂之苦,不想再第四次被黃河水淹沒,由於當時人們還信仰宗教風水,認為佛塔可以藉助佛的力量“鎮”住黃河,不讓黃河肆虐泛濫沖圮新靈州城。於是,到清初康熙年間,新靈州便修建了鎮河塔(鎮海塔),以防該城市第四次被淹沒而遷徙。這就是鎮河塔建塔的歷史背景。

    歷史沿革

    據康熙年間《重建鎮河塔碑記》(康熙六十一年立)記載: 鎮河塔始建於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塔與寺,同時竣工。塔建於寺內,寺在塔周圍。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靈州發生地震,塔身被震裂。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再次發生特大地震,鎮河塔連同寺廟塌為一片廢墟。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原地重建,因連年自然災害,糧食欠收,財力艱難,三年間塔身僅建起三層便中道而止。經過10年籌備,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3次開工再建,直至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歷時20年,終於建成今日鎮河塔。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地方紳士許相等人提出“無下殿不足壯觀”,建議修下殿。經多方募化,兩年後又在上殿對面依次建成中殿、下殿。1935年後,又在塔身周圍分別建起一座八卦亭。當時寺院占地30畝,圍牆高兩丈,牆外有一丈多寬的護寺河,河兩岸種植樹木。1963年,鎮河塔被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古建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鎮河塔寺院及圍牆全部被拆除,寺院內外樹木全部被砍光,護寺河也被填平。
    鎮河塔

    建築特色

    鎮河塔為8角13層空心厚壁樓閣式建築,塔身通高43.6米,塔底直徑13.5米。塔門面西,塔門上額刻著“鎮河”兩個醒目大字。塔室內底部有一口浸水井,水井上方有木梯可盤旋而上,越往上層,腹徑愈小。塔內壁塗白灰,一至二層之間繪有人物、花卉、飛鳥等圖案,第三層有雍正三年刻制的佛經金剛咒文、募捐者姓名及其施捨錢兩數目。塔身逐級收縮,每層有7層懸磚與3層稜角牙磚出檐,各層轉角處木鐸龍頭上懸掛有銅、鐵鑄風鈴。在塔頂八面磚雕琉璃蓮花座上,托有綠色琉璃寶葫蘆形頂。塔外壁為米黃色,顯得玲瓏、古樸、壯觀。塔內留有望窗7處,即南3個、北2個、東1個、西1個,室內受光均勻,體現出古代匠人對光學的巧妙運用。鎮河塔寺院寬廣,兩側建有天王殿,塔東依次為觀音殿和大雄寶殿。
    八卦羅漢殿圍繞塔身而建,內塑十八羅漢,形態各異,羅漢簇擁著睡佛,神態安詳。殿堂周圍牆壁上繪有以佛經故事為內容的彩色壁畫,畫中人物形象逼真。
    兩個半世紀以來,鎮河塔經歷了幾個朝代的動亂和自然災害破壞,依然披星掛月,巍然屹立於綠野平疇之中,體現出古代匠人的高超建築技藝。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舉辦傳統廟會。

    文物保護

    余建英登高補古塔
    解放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靈武鎮河塔進行了多次維修。1962年秋,在一場暴風雨中,鎮河塔頂琉璃瓦被雷擊毀。為防止以後再遭雷擊,縣政府決定出資修補塔頂並安裝避雷針。縣文化館負責人經多方打聽,找到了藝高膽大、在靈武建築行業小有名氣的泥瓦師余建英。
    余建英是山東煙臺人,少年時逢抗日戰爭,日本鬼子在掃蕩中把他家族50多人殺害。為躲避戰亂,他隻身一人逃往寧夏,學得一手高超的泥瓦手藝。余建英說話聲音宏亮,他雖然身材高大,但行動卻很敏捷,幹活十分麻利,一把瓦刀在他手裡運用自如。
    到40多米高的塔頂幹活,不僅需要過人的膽量,更需要高超的技巧。余建英和結拜弟兄何義經過多次商議,拿出補塔方案。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晌午,余建英和幾個助手攜帶著工具來到塔下。那天,從靈武城內趕來觀看補塔的人群黑壓壓一大片,人們都為余建英捏了一把汗。
    余建英從鎮河塔內沿木梯爬到頂層,將兩根椽子從南邊視窗伸了出去,北邊兩頭則牢牢綁在塔內木梯上,把一塊寬木板鋪在椽子上,用鐵釘釘死後,在板上豎起一架木梯。他從梯子爬上去,塔頂是一個直徑一米多長的圓形琉璃瓦建築。余建英在琉璃瓦邊的花欄桿上搭起工作檯,站在工作檯上正好夠著被雷擊的地方。他將被雷擊碎的磚瓦清除乾淨後,把和好的水泥一點點提上來灌入破洞。破洞補好後,余建英把避雷針用鐵絲牢牢地綁在被雷擊後殘留的一截木樁上。此後40多年來,鎮河塔巍然屹立,安然無恙。
    余建英在塔頂維修時,從塔頂寶葫蘆形頂東側琉璃磚空隙發現一隻用銅釘相連的木盆,盆內置放一件與鎮河塔形狀相似的一座銅塔及一尊銅佛像。在銅佛腹中發現元代藏文經卷31卷,經卷現存自治區博物館,銅塔和銅佛像幾經輾轉後,至今下落不明。
    作為古靈州“新城”的今靈武市,是從被淹沒的古靈州城遷來,理應遷來不少殘存的古靈州文物。古靈州城原址今吳忠市早在明宣德年間還有古靈州城遺址,朱栴曾經見過:“今尤存其頹垣遺址”;解放初期,吳忠古城還有“城墩子”,現在,2015年,631年過去了,除地下出土文物以外,地上除留下古城以及瓦渠、早元、板橋等古靈州遺存,已經看不到古靈州城遺址和文物,因此,今靈武鎮河塔保存古靈州佛經等文物,十分珍貴。
    鎮河塔
    再次維修鎮河塔
    2002年以來,由於鎮河塔周圍農田逐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塔基浸水。在塔頂琉璃瓦裂縫處,鳥糞中的野枸杞種子在雨後生根發芽。幾年時間枸杞樹竟長至3米多高,樹根將琉璃磚撐出一道一米長的裂縫。如不及時進行維修,塔頂琉璃瓦將有塌落的危險。
    2006年10月,山西省文物技術中心技術人員現場監測後,設計出維修方案,由靈武市人民政府出資,在文物部門的監督下對鎮河塔實施了維修。
    維修人員用鋼管從八卦殿屋頂搭起40多米高腳手架,將塔頂裂縫處野枸杞樹進行了剷除,對塔體殘缺、破損的百餘只鐵鑄風鈴進行了更換。維修人員在清理塔頂散落的琉璃磚時,發現磚平面寫有“乾隆四年六月造”字樣。在塔頂圓形琉璃磚夾縫中,堆積的鳥糞厚達一尺多深,在鳥糞中發現清代鎦金銅香爐一件、木雕佛塔一件、玉片數件,數十顆米粒大小的珍珠已風化殘毀。維修工程結束後,文物工作者妥善將這批文物進行存放。維修工作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在維修過程中注意保存原來的建築形制、建築結構、建築材料和工藝技術。
    鎮河塔

    傳說有誤

    寧夏民間和網上廣泛流傳著一個關於鎮河塔的傳說,此傳說有誤。傳說如下:
    “古時候,黃河兩岸經常發生水災,大片的良田和村莊被淹沒,人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有一年春天,在靈州發生了一件怪事:從城邊西湖中間的一口泉眼裡“咕嘟、咕嘟”往外冒像墨汁一樣的黑水,黑乎乎的泥水一直涌到靈州城下,老百姓都著了慌,大人小孩哭喊成一團。有好幾百名壯漢去堵那個泉眼,可是什麼辦法都想了,就是堵不住。許多老百姓都忙著收拾鋪蓋準備去逃難。就在這個時候,從須彌山那邊走來倆姐妹,她們到賀蘭山武當廟趕廟會,正好路過此地。姐姐個兒瘦高走得快,妹妹稍矮走得慢。姐姐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來等妹妹。這天,姐姐走到了興州(今銀川),妹妹才到靈州(今靈武)。妹妹看到城內一片混亂,就向人們打聽是咋回事,人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她。可話還沒說完,天上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西湖的水還沒堵住,黃河又決了口。渾濁的黃河水沖塌了靈州城牆西南拐子,眼看就漫上了火神廟和南鼓樓。突然間,妹妹被一個浪頭捲入水中,人們看見妹妹剛才站立的地方,噴出幾十米高的水柱,水柱落下後,現出一座高塔,頃刻間就把黃河水鎮下去了。黃河水又折向西流去,一直快淹到興州了。姐姐在興州聽說妹妹被水淹沒的訊息後,十分傷感,她發誓要與妹妹朝夕相望,一同鎮守黃河。剎那間,她也跳入黃河,變成一座高塔。
    從此,姐妹倆日夜相望,默默無言。因為妹妹塔在黃河以東,人們稱為東塔,又叫鎮河塔;姐姐塔在黃河以西,人們稱為西塔,又叫承天寺塔。說來也怪,自從姐妹倆變成了鎮河塔和承天寺塔後,寧夏一帶黃河兩岸再也沒有發生過水災。人們就在這兩座塔的周圍修建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世態永遠平安。”
    鎮河塔
    這個靈武鎮河塔與銀川承天寺塔是姐妹塔,並且遙遙相望的傳說,有許多欠妥之處:
    第一:最重要的是,“從須彌山那邊走來倆姐妹,她們到賀蘭山武當廟趕廟會,正好路過此地。”“姐妹倆變成了鎮河塔和承天寺塔”。銀川承天寺塔始建於西夏(1050年)。
    管律、陳明猷《嘉靖寧夏新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2-154頁,
    靈武鎮河塔始建於清康熙七年(1668年),二塔始建時間相差613年的兩個女子,怎么可能是姐妹?這是不符合事實,也是違反科學的。
    第二、“姐姐走到興州,妹妹才到靈州”,今銀川西夏時候稱為興州,西夏時候沒有今靈武,西夏的靈州是古靈州故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古城。而今靈武市是明宣德三年1428年所建。西夏的人不可能走到明朝宣德三年的靈州的城。因此,這又是一處謬誤。
    第三、“因為妹妹塔在黃河以東,人們稱為東塔,又叫鎮河塔;姐姐塔在黃河以西,人們稱為西塔,又叫承天寺塔。”“ 姐妹倆日夜相望,默默無言”。還有不少說鎮河塔與承天寺塔“遙遙相望”的。實際上,銀川與靈武相距舊志記載為九十里:“靈州守御千戶所,北至寧夏(今銀川市)九十里”。(管律、陳明猷《嘉靖寧夏新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180頁。)既然相距90里,兩塔就不可能望見。承天寺塔建於西夏,在興州今銀川市城西,故稱為西塔;鎮河塔,在清靈州今靈武市東2里,故稱為東塔。兩個塔沒有關係。西塔與東塔之說,源自河東河西,沒有依據。
    第四、西夏所建今銀川承天寺塔,屬於一座佛塔,而清朝康熙年間所建今靈武鎮河塔,屬於一座風水塔。不同類型,因此,也不能是姐妹塔。

    風水塔

    清康熙靈州鎮河塔是一座風水塔。風水塔或稱為水口塔,是明清時期開始的一種中國風水文化。“塔是中國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標誌和象徵,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塔分兩類:一類古代建築的塔是佛塔,另一類“明清時期,全國各地普建風水塔,構成了一道道頗具特色的人文景觀。”什麼是風水塔?“凡是有風水意義的塔,諸如鎮山、鎮水、辟邪、點綴河山、顯示教化等,都稱之為風水塔。”“風水塔又分兩類,一類是水口塔,另一類是文峰塔,水口塔一般建於河流畔,起鎮水的作用。清康熙靈州鎮河塔,即今寧夏靈武鎮河塔,就是建於明末清初黃河改道之後的黃河河畔,是一座為防止黃河泛濫淹沒城池而修建的風水塔(水口塔)。明末清初時,黃河水已經到了靈州城西城牆之下,鎮河塔,就是為了鎮住這泛濫的河水而建,起鎮壓河水的作用。
    風水塔的一個特點是,塔一般都建於城市的東南方向,即巽方,暗含取“紫氣東來”的風水意義。例如,西安奎星塔、武漢洪山風水塔、湖北鐘洋文峰塔、陝西涇陽崇文塔等,都建於該城市東南。清康熙靈州鎮河塔,也建於新靈州(今寧夏靈武市)東門外距城2里的城東南方向。建塔的清朝靈州人相信,“紫氣都來”,可以鎮住西來的黃河之水,阻止河水淹沒新靈州城,保佑新靈州城黎民百姓的安全。
    鎮河塔
    7.九日重遊東塔寺
    九日重遊東塔寺
    華原 梁楚翹
    (一)
    勝地經年到,清樽九日開。
    河流當檻曲,塔影過城來。
    霜冷黃花瘦,風疏碧草摧。
    坐臨無限意,目極小山隈。
    (二)
    古剎堪憑眺,攜囊上紫薇。
    夕陽孤鳥沒,斷澗白雲飛。
    曲徑僧歸晚,空壇客過稀。
    徘徊金像下,秋色冷岩扉。
    九日重遊東塔寺》為兩首五言律詩。是現存清代唯一的一首關於清康熙靈州鎮河塔、寺的詩作。見於《嘉慶靈州志跡》一書。
    “東塔寺”即東塔鎮河寺,亦即東塔鎮海寺。以寺內有鎮海塔(鎮河塔),寺和塔均建於新靈州今靈武市城東,故名'東塔寺"、“東塔”。
    “九日重遊”為舊曆九月九日。古人有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詩人作為靈州學正梁楚翹,住在靈州,應該是已經遊歷過靈州東塔寺,於九月九日登高日,再次遊歷東塔寺,故曰“重遊”。
    詩中“塔影過城來”,正是描述請清康熙靈州鎮河塔的塔影,越過新靈州城的寫照。
    作者梁楚翹,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靈州學正,《嘉慶靈州志跡》記載:“靈州學正,每歲俸銀四十兩。”“靈州舊設訓導…… 雍正三年改設學正……梁楚翹 耀州人,乾隆五十八年任。”說明,梁楚翹為華原,即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靈州學正。
    鎮河塔
    1、《中文百科》《九日重遊東塔寺》載:“梁楚翹,陝西耀州(今陝西耀縣)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州同。”
    2、《寧夏曆代詩詞集》載:“梁楚翹 耀州華原人,乾隆五十八年任靈州訓導。”東塔寺,即東塔鎮海寺,在今靈武縣東門外。”
    考以上二說,均有誤:
    1、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4號):撤銷耀縣,設立銅川市耀州區。因此,2015年就不能再說是“陝西耀州(今陝西耀縣)人。”
    2、說梁楚翹為“花馬池州同”、“州訓導”也欠妥,應以《嘉慶靈州志跡》記載為準。
    東塔寺,即東塔鎮海寺、東塔鎮河寺,“東塔鎮海寺,在城東門外。”
    3、“在今靈武縣”有誤,因為,1996年,靈武縣撤縣設市(縣級市),由吳忠市代管。2002年,靈武縣級市自吳忠市析出,由銀川市代管。因此,2011年3月出版的《寧夏曆代詩詞集》一書,不應再出現“在今靈武縣”的表述。
    8.鎮河塔記
    寧夏文史館館員、作家、寧夏地方歷史學家、1945年出生於靈武縣的楊森翔先生,少年時代在靈武中學讀國中時,曾親自多次登上自己家鄉靈武縣的鎮河塔,並專門寫了一篇《鎮河塔記》的中學生作文。在楊森翔著1996年出版的《荒原的呼喚》一書中,收入了作者以1961年國中二年級作文為底稿、1978年修改補充發表的三登鎮河塔的散文《鎮河塔記》 (原載《寧夏文藝》)1978年第3期)。這是寧夏靈武市本地土生土長的作者楊森翔先生,早年撰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鎮河塔遊記文,作品以作者親自登上43.6米高的靈武鎮河塔,極目四望、思緒萬千的親身實際感受,用文學語言,把鎮河塔的前世今生,以及鎮河塔所在自己可愛的家鄉今靈武市的今昔變化,活靈活現地奉獻在讀者們的面前,發人深思,耐人尋味,同時,也是廣大讀者了解中國沿黃河城市唯一的一座鎮河塔——清康熙靈州今寧夏靈武鎮河塔的珍貴資料:
    鎮河塔
    鎮河塔記
    楊森翔
    鎮河塔雄偉、莊嚴、聳入雲霄,坐落在靈武城東南二里許的園林深處。它不僅是靈武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徵,而且還是新舊時代兩重天的歷史見證。
    塔名鎮河,其中茹含了靈武人民的多少辛酸記憶。
    歷史上,據記載,古代黃河一出青銅峽口,就像脫韁的野馬,毫無拘束,東遊西盪,隨意將平地化為明河。古靈州城因河水衝擊,三易城址。今天的靈武城,正是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古靈州第三次遷徙時所建,因高踞於馬鞍山的台地上,才歷五百年而未“淹沒”。因此,唐肅宗即位的古靈州城遺址,今天已經不復再見。但是,奔騰的黃河還是不斷地沖刷到新靈州城下,沖毀良田,截斷道路,為害人民。由於擔心城址再遷,清康熙七年(1668年),人們又在今靈武城東南二里較高處,開始建立了一座縮入雲霄的玉塔,是為鎮河塔。
    鎮河塔,高十三層,磚木結構。頂部有一琉璃瓦塔尖,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底層東西南北皆有配殿。其中,在塔後西配殿前廊北壁,嵌有《重建鎮河塔碑記》(康熙六十一年立)石碑一方。碑文大意說:塔之修建,猶如在河邊埋下一根繫船的木樁,而靈州城則如一隻漂泊在河上的船,只要把船系在樁上,洪水就再也不致把船沖走了。這雖然是風水先生的胡言亂語,卻反映了靈武人民兩千多年來,累遭洪水之害的血淚經歷。自清初建塔之日至解放前夕,靈武城雖然未再搬遷,但黃河為害卻未有一日少減。人民是多么盼望能徹底根治水害啊!這樣,有許多感人的傳說便在民間流傳。其中有一“姊妹鐘”的故事,尤為動人。故事說:古時,靈武城西的湖底下有個碩大無朋的海眼,噴湧出滾滾泉流,淹沒無邊的原野,眼看威脅著靈武城和城內居民的生命安全。有一貧家女子為了拯救父老鄉親於水深火熱中,便躍身撲入湖中,變為一口巨鐘,扣住海眼,使洪水減退。她的相依為命的姐姐因思念妹妹,經常站在湖邊大聲呼喊,久而久之,也化為一口巨鐘,被人民懸掛在鎮河塔的大殿里。每當人們敲動塔上的巨鐘,西湖底便響起洪亮的回聲。人們說,那是姐姐在呼喚妹妹,妹妹在回應姐姐。
    鎮河塔
    大河東去,逝者如斯。那些血淚鑄成的故事早已過去。今天,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真正制服了橫行的黃河,靈洲大地展現出一片新貌。
    還是讓我們登上鎮河塔,漸次觀察這種歷史的巨變吧!
    五十年代初期,我第一次登上鎮河塔。極目四望,只見,城西、城南還是一片汪洋,蘆葦叢生,野鴨成群。叼魚郎在空中飛旋,白鷺在河邊漫步,黃河為害的蹤跡明顯可見。不過,人民政府已經著手執行改造它的計畫了。你可以看到,在野湖荒崗深處,有一頂頂帳篷出現,拖拉機噴著白煙,緊張地在露出水面的灘地上奔忙。那時全國第三個最早的國營農場——靈武農場向這萬古荒灘宣戰了。但向城北、城東看去,則是明沙一片,幾個烽火墩靜靜地站在那裡遙遙相望,可以看得見上面蹲著幾隻大頭老鷹。古人以“高台蹲健鶻,荒磧臥明蛇”的詩句來形容這裡的乾旱荒漠景象,確實是很逼真的。為什麼只有一城之隔,在自然景觀上就出現如此巨大的變化呢?黨和人民政府派了一批又一批科學工作者來此進行考察。據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的考察結論:這與城西川地上黃河的擺動有很大關係。舊日黃河自青銅峽以下,因是一片沖積平原,河槽極不穩定。東遊西盪,自古已然。既至北流過了靈武城,由於右岸馬鞍山的約束,東西擺動的幅度驟然縮小。因此,靈武城西南,也就是黃河擺動最大的地方,曾經形成一大片屢遭洪水泛濫的河漫灘。夏秋黃河水漲之時,不但河槽易於改道,而且還在河漫灘上沉澱下大量泥沙。其後,經過秋冬之間烈日的暴曬,就變成了十分鬆散的物質。一經冬春之際,本地盛行的西北風的吹揚,就大量堆積在川地以東靈武城南的高地上,並且繼續隨風向東南移動,從而形成了一條橫亘縣境的大沙灘。因此,要想治理這一片沙漠,就必須固定黃河,興建水利樞紐工程。
    鎮河塔
    我第二次登上鎮河塔,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放眼古老的大地,看到:原是明洋一片的城西原野,雖有湖泊連屬,更有稻田棋布。國營靈武農場已在亂湖灘上紮下了根,開出了花,結出了果。一條條防風林帶和排灌溝渠,把大地劃成了一個個方形的格子。見此情景,真有“北來南客添鄉思,仿佛江南水國鄉”之感。而城東明沙覆蓋的丘陵地帶,也出現了片片綠洲,塊塊良田。烽火墩雖仍然屹立於陽光下,但那上面蹲著的已不是“健鶻”,而是紅色的測量覘標。湖灘在改造,沙漠在改造。中國人民有志氣,因蘇聯(原稿為“蘇修”)撕毀契約,撤走專家,拿走圖紙,逼迫停工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終於在六十年代末全部完成。塞上江南又添了一顆明光錚亮的珍珠。古老大地的建設速度更快了。
    今天,當我第三次登上鎮河塔的時候,已經是一九七八年了。這正是春和景明時節。按照昔日的習慣,我先向城西、城南看去,但見:乾渠、溝渠、支渠、斗渠、毛渠,像金絲銀線織滿了大地,形成了閃閃發光的水網。千年荒湖枯灘變成了機耕園田。昔日靠祈禱上蒼賜收的土地,如今成了稻、麥兩熟的高產田。那螞蚱飛、蛤蟆叫、牛虻咬的窮苦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向城東、城北望去,秦渠、漢渠、東乾渠別絡分流,爬上了高高的馬鞍山台地。它不但澆灌著城西南川地上的良田萬頃,而且也滋潤著城東北的沙區百里,使荒漠上出現了成片成片的果林,整座整座的工廠。如今,百花盛開,蜂蝶齊舞,歌聲鳥語,煙囪高聳,一派興旺景象。如果將視線移向蜿蜒於沙帶的長渠並隨之向前看去,就會見到渠水激濺著岸邊的青草,歡欣地流著,苜蓿地、果園裡全部都注滿了春水,春風吹起千萬朵浪花,輕輕地拍打著堤岸和田埂。真箇是“三春雪水桃花泛,二月和風柳眼舒。”此時登塔,真有心曠神怡,百感交集。再看黃河,浩浩蕩蕩,氣派壯觀,尤若來自天際,但不再是那樣調皮搗蛋,東遊西盪了。它按照人們的意志,循規蹈矩地順槽而下,不敢越雷池半步。——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用自己勞動的雙手,終於真正鎮住了滔滔黃河。昔日建塔者的治黃願望,到現在已變成了現實。物換星移,往者已矣。而聞名天下的鎮河塔,作為一種古蹟和這種巨大變化的歷史見證者,坐落在園林中,聳立在古城旁,仿佛也換髮了青春的光彩。
    (楊森翔《鎮河塔記》,原載《寧夏文藝》1978年第3期;收入楊森翔著《荒原的呼喚》,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8-181頁)
    9.東塔鎮
    東塔鎮是一個地名用詞,在我國,有兩個名叫東塔鎮的地方,分別是四川三台縣東塔鎮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東塔鎮;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東塔鎮,地處靈武市郊,地理條件優越,土地肥沃,塞上“花果之鄉。
    東塔鎮為寧夏靈武市轄鄉。因境內有鎮河塔,即東塔,以塔名為鎮名。新中國成立初屬一區,1954年置城鎮鄉,1958年改星火公社,1961年更名城關公社,1964年再改名東塔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於市境東南部,距市府3公里。面積252平方公里,人口2.3萬。大古鐵路和靈白公路過境。轄東塔、果園、新園、園藝、黎明、宋橋、安家湖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和小麥,兼產瓜果、蔬菜。境內有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河塔(俗稱東塔)。
    由吳忠市至靈武,乘城際公交,票價2元,中間經10站,半小時可到靈武市。
    鎮河塔
    10.靈武市東塔學校
    靈武市東塔學校始建於1964年,因學校位於鎮河塔所在東塔鎮,以東塔塔名為校名。在歷經了兩次布局調整後,現被確定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占地2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6164平方米。2011年學校積極回響全國危房項目改造工程,新建教學樓一幢,18個教學班2100平方米,可容納近千名學生就讀。學校有功能齊全的專用教室和初具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開通了校內電話系統,智慧型廣播系統,建設了學校網站,實現了10M光纖寬頻連線。2009年學校率先在全市實現了班班多媒體、教師人手筆記本電腦與校園無線區域網路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滿足了師生的教學需求。學校現有2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205人,教師59人,其中中教高級職稱3人,中教一級2人,中教二級1人;小教高級職稱22人,小教一級5人;自治區級骨幹教師1人,銀川市級骨幹教師2人,靈武市級骨幹教師6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BSL2015.3.12.-20.-23-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