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巍(1924年湖南大學教授)

鍾巍(1924年湖南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鍾巍(1895-1950)號篤余,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2月26日)生於湖南新化大同鎮洪溪(今新邵坪上鎮洪溪鄉)。1902年在辛亥革命先驅周叔川先生辦第一所新式學堂--致用學校、大同高小(現新邵二中)免費學習;民國二年(1913)考入湖南高等工業學校中專礦科,1917年成績優異畢業,隨後考入北京大學土木科,民國十年(1921年)北大畢業。以勤工儉學赴法國留學,在里昂大學電機科畢業,獲碩士學位。1924年回國,在湖南大學任工科教授,志在“實業救國”1926年-1949年期間,在湖南水口山鉛鋅礦、湘西慈利縣雄黃礦、新化錫礦及金牛山金礦等礦務局擔任總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鍾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新化
  • 出生日期:1895.2.26
  • 逝世日期:1950.12
  • 職業:礦業工程師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里昂大學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鍾巍在北大學習期間,對《新青年》等進步書刊愛不釋手,對李大釗、魯迅等人推崇備至。民國八年4月,巴黎和會在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的把持下,拒絕我國收回山東半島權益的要求,並強迫我國承認日本帝國主義提出的二十一條,激起全國人民的憤怒。五月四日下午,北京學生3000餘人在天安門集合,提出“外御強權,內懲國賊”的愛國口號,遊行隊伍直奔賣國賊曹汝霖的住宅趙家樓。匡互生擊碎玻璃、掰開鐵柵,鍾巍、陳藎民等相繼而入,打開大門,學生蜂擁而進。火燒了趙家樓,痛擊了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當時報上刊登了“兩個寶古佬爬窗進趙家樓”的訊息。那時的湖南舊稱寶慶,邵陽人鐵骨錚錚、剛烈如火,遂有“寶古佬”之稱。一個是武藝高強的匡互生,一個是勇敢威猛家鄉人稱“篤余猛子”的鐘巍。
1921年,鍾巍北大畢業,赴法國勤工儉學,就讀於里昂大學電機科。在法國學習期間,他參加了旅居巴黎共產主義小組,以及包括“新民學會”、“世界工學會”、“勤工儉學會”在內的其他一些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活動。當時,他與周恩來,趙世炎、向警予、蔡暢、李維漢、蔡和森、徐特立等革命家交往密切。在韶山毛主席紀念館還陳列著周恩來等11位同志與鍾巍的合影,這張珍貴的照片寫明每一位合影者名字,是見證鍾巍革命歷程的重要見證。
民國十四年,鍾巍應湖南省建設廳長鄧壽荃的邀請,主持全省採礦事業,兼水口山鉛鋅礦礦務局總工程師。民國十八年,任慈利雄黃礦礦務局長。民國二十六年,省建設廳委任他為桃源金礦礦務局局長。民國三十六年,鍾巍出任醴陵煤礦礦務局局長。
中年時期鍾巍是一名純粹的科技專家,對政治已毫無興趣,但是他在學生時代是個激進分子,思想一直傾向進步。1937年4月份,當李大釗被殺害後,一部分在北京、新化讀書或工作的大同人,如陳歷坤、劉蔭仁、周維渥、頑霽、謝序仁、謝翔霄、鍾輔文等一批共產黨人先後回到家鄉,在大同高小(今新邵二中)成立中共湘中特委,陳歷坤任書記。1938年中秋節晚上陳歷坤被捕,11月9日慘遭殺害。劉蔭仁、周維渥、謝序仁等11名共產黨員也先後被捕,新邵二中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時,鍾巍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憑藉他的聲望,一直設法保護他們,暗中救下保護11名共產黨員方得幸免於難。他一直相信共產黨,盼望新中國成立。
解放前夕,鍾巍的老朋友與他商量是不是先帶著一家老小遠走他鄉去香港時,他始終相信新中國會重用知識分子,因而沒有同意走。1950年初,時翁徐文同志任中南有色金屬管理局副局長兼湖南錫礦山礦務局黨委書記、局長,他早就聽說鍾巍在青年時代及在錫礦山的聲望,主動登門請他,安排為錫礦山總工程師。鍾巍高興地赴任。積極為國家礦山的開發和發展獻計獻策。然而在煥發活力的鐘巍正在滿腔熱忱為之奮鬥、為新中國礦山開發幹得起勁時,不幸的是,卻於1950年12月去世,年僅55歲。逝於悲傷無奈的年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