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歧視下的民營企業融資行為及策略選擇研究

金融歧視下的民營企業融資行為及策略選擇研究

《金融歧視下的民營企業融資行為及策略選擇研究》是2016年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吉甫。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章節目錄,

書籍信息

叢 書 名:三友會計論叢
作   者:蔡吉甫
定   價:¥38
譯   者:
版   次:1-1
I S B N:978-7-5654-2196-9
開   本:32
出版時間:2016-03-15
頁   碼:209

內容簡介

本書以民營企業的融資行為和策略選擇為中心議題,利用信貸配給理論、軟預算約束理論、商業信用再分配理論、尋租理論和法與金融理論,結合我國轉軌經濟的制度背景,從金融歧視的邏輯視角對下列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1)正規金融市場上的信貸配給和所有制歧視是否導致民營企業為緩解其資金短缺問題被迫轉向成本較高的商業信用?(2)在可供民營企業選擇的商業信用融資模式中,具有不同交易成本和風險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和預收賬款與銀行借款之間的替代關係有何不同?(3)體制內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經濟體如何將其獲得的銀行借款通過商業信用渠道再轉貸給在正規金融市場上受到歧視的民營企業,從而構成民營企業非正規融資的一個重要來源?(4)為緩解正規金融市場上的所有制歧視帶來的信貸資金供給不足問題,對商業信用存在較高融資需求的民營企業會採取何種措施以獲取成本較低的商業信用模式?(5)商業信用和銀行借款何者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更重要?即非正規融資渠道能夠多大程度上替代正規金融體系?(6)政治關聯和法治、金融發展能否幫助民營企業克服正規金融市場上的信貸配給和所有制歧視,提高銀行借款的可獲得性,減少企業對商業信用的依賴?(7)市場化融資策略(法治、金融發展)和非市場化融資策略(政治關聯)的效果有何不同?

章節目錄

第1 章 導論/
1.1 研究背景與選題意義/
1.2 相關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標與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內容與可能的創新/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與商業信用相關的研究/
2.2 政治關聯與銀行借款/
2.3 制度環境與銀行借款/
2.4 對既有研究成果的現實思考/
第3章 信貸配給、銀行歧視與商業信用/
3.1 引言/
3.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3 研究設計/
3.4 實證結果與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銀行借款、金融漏損與商業信用/
4.1 引言/
4.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3 研究設計/
4.4 實證結果與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財務報告質量、銀行借款與商業信用模式選擇/
5.1 引言/
5.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5.3 研究設計/
5.4 實證結果與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商業信用、銀行借款與公司績效/
6.1 引言/
6.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6.3 研究設計/
6.4 實證結果與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政治關聯、銀行借款與商業信用/
7.1 引言/
7.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7.3 研究設計/
7.4 實證結果與分析/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法治、金融發展、銀行借款與商業信用/
8.1 引言/
8.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8.3 研究設計/
8.4 實證結果與分析/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政治關聯、法治、金融發展、銀行借款與商業信用
9.1 引言/
9.2 制度背景、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9.3 研究設計/
9.4 實證結果與分析/
9.5 本章小結/
第10章 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未來研究展望/
10.1 研究結論/
10.2 政策建議/
10.3 研究不足和未來研究展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