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掛毯

金絲掛毯

金絲掛毯是河北省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古代稱“紅繡毯”、“紅線毯”,用真絲和金銀線編織而成,絨頭長,色澤典雅,已有2000多年歷史。它富麗典雅,精細名貴,是會堂、客廳的華貴裝飾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絲掛毯
  • 產地:河北
  • 分類:掛毯
簡介,製作,原料,工具,畫圖樣,染線,上徑線,織活,盤金,平毯,總結,

簡介

河北涿縣繼承和發展了古代絲毯的傳統,構圖嚴謹,色彩絢麗,織工精細。產品有絲絨片和絲盤金兩種。圖案有繪畫式、波斯式、東方式等多種。其中高道數的產品在工藝上可與世界聞名的伊朗絲毯媲美。 織毯技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美麗的花紋,典雅的色彩,精湛的工藝著稱於世,是裝飾居室的上好選擇。按用途可以分為以實用為主的地毯和以觀賞為主的掛毯兩類。
金絲掛毯,過去也叫“紅線毯”和“紅繡毯”。它富麗典雅,精細名貴,是會堂、客廳的華貴裝飾品。
河北生產絲毯有悠久的歷史,目前在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在全國都占第一位。涿州市是絲毯的主要產地,全市城鄉能工巧匠六七千人。生產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雄厚的涿州市金絲掛毯廠生產的掛毯,
曾榮獲1982年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和國家“金杯獎”。
涿州市織毯技術有悠久的歷史。古往今來,涿州勞動人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融進千絲萬縷的絲線中,編織出許多絢麗多彩的絲毯。他們以新穎的立意、嚴密的構圖、典雅的彩繪,創造出了我國獨具一格的“絲盤金”和“絲絨片”掛毯。其中,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哪吒鬧海”等絲毯圖案,成為絲毯百花園裡的奇花異草。近年來,涿州絲毯藝人又創作編織出一批古樸高雅的絲毯珍品,如“五神圖”、“少林寺”、“鄭和下西洋”、“嫦娥奔月”等。“五神圖”掛毯取材於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絲毯畫面群峰兀立,輕雲繚繞,鵲橋高架,宮殿飄渺;人物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整個圖案構思巧妙,色彩明快,堪稱佳作珍品。 涿州市生產的金絲掛毯,可以與世界上有名的絲毯王國伊朗相媲美。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世界五大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可以看到涿州生產的精細、典雅的金絲掛毯。

製作

原料

金絲掛毯的原料主要包括:金絲棉線,和優質羊毛線。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織毯的過程中用金絲紡織一部分圖案。這種金絲是用18K黃金輾壓成金鉑,然後加工成金線纏繞在棉線上形成的;其次是工藝的不同,它採用盤金的編織方法,而不是普通的8字扣。

工具

主要有上經線的織架,鑷子耙子剪刀砍刀等等。
在這裡我們主要說說織架的結構。因為編織掛毯時的經線靠織架來固定,而隨後的主要工序也是在架子上完成的。大型織架可以固定在開花板和地面之間,小型織架比較適合編織面積小的毯子,可以固定在牆上。織架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上樑、絞椽、側柱、底梁。
除了織架以外,還要用到其它附助工具,它們分別是:織經棍,贊棒,絞棒通常編織一幅掛毯要通過以下幾個主要步驟來完成畫圖樣,染線,上經線,過底線,打底子,織活,盤金,平毯。

畫圖樣

先找一張實物大小的白紙,先將掛毯圖樣的主體部分畫出來。最後再畫其它的裝飾部分。要求線條清晰流暢,注意不要來回描畫。然後找一張半透明的方格紙鋪在畫好的圖樣上進行描拓,這時您會發現,描畫出的圖案不再是單一的線條,而是由各種不同形狀的符號來代替。有小叉子,短斜線,或小圓圈等等不同的形狀。這樣做是為什麼呢?原來圖案設計者在畫圖時就會對掛毯圖案上所需要的顏色進行設計,然後在畫圖時標註出來。而各種不同的顏色往往會用不同的符號標註出來。例如小叉子代表金絲,短斜線代表紅色,小圓圈代表棕色等等。

染線

染色之前要準備黃色和紅色的染料,以及純鹼。 首先,將清水在爐子上加熱,當水溫達到60度-80攝氏度之間的時候,先把黃色染料投入水中進行攪拌,在這裡選用的是一種用來染毛線的普通染料,在市場上即可買到。待染料在水中完全融解之後,再把等量紅色染料投入水中,充分融化之後,再放入純鹼,它的作用是為了固定顏色。最後將準備好的毛線放入水中,不斷攪拌,讓棉線能均勻地染上顏色。染料、純鹼和水的比例是1:1:100,毛線在水中染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將染好顏色的毛線從熱水中撈出,瀝乾水份,放入另外一個盛有清水的盆中地行漂洗,這樣做的目地是為了洗掉毛線上的浮色,避免織好的毯子出現掉色現象。所以第一次漂洗之後還要進行第二次漂洗,直到盆里的水顏色變淺為止,最後再晾乾就可以使用了。 染好的線要放在紡車上纏成線團,這樣更方便使用。纏線團的時候,有時是二股線有時是三股線,以編織掛毯的密度為標準。 編織掛毯就像織布一樣,主要由經線和緯線交疊而成。所不同的是,掛毯的編織要比織布簡單一些,經線和緯線只以最基本的橫豎形式進行交錯。然後用各種毛線以不同的編結方式織在經線上,再用緯線固定起來,所以,上經線的步驟在編織掛毯時就顯得很重要了。

上徑線

:織毯用的經線用的是市面上買回來的棉線。上經線之前要調整底梁的水平。調整的方法是用搬手擰底梁兩邊的螺絲,我們會看到底梁隨著搬手的擰動,位置發生了改變。這時要一邊調整一邊觀察水平尺上的指針,直到水平尺上的指釷指向中間的位置時,就可以將兩邊的螺絲擰緊了。 上經線時由一站一坐兩個人配合完成。先拿出一根鐵棍,把棉線系在鐵棍的一頭,它又被叫做支經棍。把系好棉線的鐵棍繞過上樑和底梁之後再緊挨著底梁放置平穩,再將棉線由上樑的前方拉下來,在支經棍上繞一圈,然後再把線從上樑的後面拉下來,繞過底梁在支經棍上纏繞第二圈。 接下來就一直重複這兩個動作,直到上夠97根經線為止。為了方便操作,可以用可以每隔一段距離用顏色鮮艷的線做一個標記,以免編織時出現混亂。另外,要拿尺子量一下,每10對經線在靠近底梁附近時的尺寸為2寸,而在靠近上樑部分就應該是2寸2分,這種安排是為了在編織過程中能保持掛毯幅面不至於出現越織越窄的情況,全部經線上好之後,在最邊緣部分打幾個結。 還要把織經棍上的經線分出前後兩個部分。具體方法是:用一隻手指壓住一根經線,然後另一隻手挑起與它相鄰的另一根經線,後面的經線重複壓線挑線的動作。分出一部分之後,把前後經之間用一根木棍隔開,再進行下一部分的操作,直到最後將所有的經線全部分成前後兩部分為止。 接下來找出兩根棉線,把它們分別系在底梁後面用不到的棉線上,另一端做成一個繩套,然後讓兩個繩套分別套在贊棒的兩端。為了讓贊棒更加穩定,左右兩邊分別用小木塊夾在贊棒與木棍之間。贊棒的材質一般選用竹竿,長度為1米。 拿起一根棉線,一頭系在贊棒上,再將線搭在左手手背上,右手穿入贊棒和木棍之後將線交到左手,將棉線從後面拉回來在贊棒上打個結,然後再重複同樣的動作,直到把前經中的每一根經線都用棉線連線到贊棒上為止,這也被稱為贊經。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將每一對經線細分開,並且通過推動絞棒改變前後經的位置,實現前後經的交叉。織毯時贊棒都是成對出現。可以根據所織毯子的幅寬來確定使用的數量,一般情況下,幅寬在一米以上的毯子要用到二對以上的贊棒,今天我們織的掛毯的幅寬很小,所以只用一對贊棒就可以了。 調整底樑上的螺絲,使經線繃緊,是為了讓上樑與底梁的距離拉大繃緊經線,能更好的保持織成品的細密程。至於調整底梁的幅度,可以通過用手抓彈經線,測試鬆緊程度的方式來完成。 查看是否有漏掉的經線,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將兩根贊棒上的經線從中間分開,然後拿一根線繩分別系在上面,線繩的另一端分別套在絞棒的兩個凹槽內,再將絞棒固定要絞椽上,調整好線繩的長度。絞椽是織架上的一個橫樑,而絞棒是織毯工人用來轉換前後經的助力工具,工人通過推拉絞棒來更換前後經,從而完成後續的工作。 過托底線、打底子: 在距離底梁15厘米的地方過一根棉線,它被稱為托底線,整幅作品將以這條線為開始,先向上織出一條2厘米的邊,在此基礎上就開始織毛活了。這根棉線的兩端分別綁在支架的兩根測柱上,兩邊繫緊之後,用水平尺量一下,調整兩邊的高度,直到平衡為止。第一根線過完之後,推動絞棒,讓前後經位置交叉,然後再過第二根托底線,並且用專門的耙子砸實,最後再過第三根托底線。然後用尺子量一下,看整幅經線寬度是否與設計尺寸相同。 過完托底線之後,看看三條底線與經線交錯在一起,形成的間距,會發現有大有小,如果在這種狀態下就開始織毯,直接的後果就是織縫不均勻,成品鬆散不緻密,所以就要用鑷子把每個與托底線相交的經線之間的空隙調整均勻,讓它們大小一致,每個空隙 的大小保持在0.3厘米就可以了。
接下來還要在托底線的上方用棉線織一個邊。主要起到回固的作用,當然也是為了美觀。從經線的中間開始,用棉線在每根經線上打兩個結,方向為一正一反,織完第一行之後要用水平尺找水平,然後再織第二行,一直織到大約1.5厘米寬為止。
這些工作都作好之後,將剛才畫好的圖紙固定在織架上,就可以進行編織了。

織活

織活主要是將毛線或絲線固定在事先準備好的經線上的過程,有比較獨特的固定方法,叫做“8字扣”。我們先從掛毯的底部開始編織。編織的時候要注意看好圖紙,防止顏色出現誤差。
首先將圖紙的中心位置與織架上經線的中心位置相對應,然後找到相同顏色的毛線,在與之對應的位置上開始編織。
編織的手法如下:先按照圖紙找好一對經線,先挑起後經,然後將線頭從前經繞過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8”字形的纏繞,就是前面提到的“8字扣”。編完之後,把這個扣壓到底線上,再用砍刀將線砍斷,留出3厘米的長度,如果用絲線的話就留得稍微短一些,按照圖紙上標明的顏色將這一行全部編織完成,然後過一道棉線,用手指先把棉線壓下去,再用耙子把它們砸實。注意,要用力均勻,直到棉線與經線緊密交叉在一起。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將毛線固定在經線上了。
然後推動膠棒,將前、後經調換位置,再過一次線,過完線之後,再用剪刀把織好的活修剪整齊。此後所有織毛活的部分都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編織,這種織活的方法具有牢固耐磨的優點,並且方法簡單,比較容易掌握。經過五六天的時間之後,掛毯底部的圖案已經呈現出來了,下面就要編織海水部分了。在這一部分,我們將採用金絲掛毯比較獨特的盤金工藝進行編織。

盤金

按照圖紙上面標明盤金絲的位置,在織出的毯子上找到相對應的位置,然後拿起來金絲繞過選好的經線,這裡的一對經線是原始成對經線組合而成的,就是一對經線的後經和相鄰一對經線的前經合在一起組成的。拿起其中的一股金絲從這對經線後面繞過去,接下來,再拿起另一股金絲按照同樣的方法纏繞。到第二行的時候方向與此相反,用的是同樣的方法。在這裡要注意的是,盤完一道金絲換行時,不需要像織毛活那樣過線。而是直接盤第二道金絲,這就是盤金。
盤金部分織好之後,其它部分的編織仍然採用織毛的方法來操作,只是需要注意,每織完一道活進行修剪時,不要剪斷金絲。之後不要忘了紡織側邊,方法是用棉線在每根經線上纏繞兩次,纏繞的方向相反,這樣,既可以鎖住織在經線上的毛線,同時又起到美觀的作用,每織完一道活都要重複相同的動作。就這樣大約一個月之後,這塊毯子的紡織工作就到尾聲了,這時,整幅掛毯的圖案已經完全呈現在我們面前。在最後編織結束時,還要用棉線織出一道1-2厘米的邊,起固定和美觀的作用。編織方法與剛開始打底子時相同,所不同的是先打底然後再過托底線。
掛毯織好之後,用扳手將底梁調松,用剪子將毯子上下兩邊的棉線剪開,預留大約5-8厘米的長度,做為掛毯的裝飾穗.

平毯

織完一塊毯之後,要進行後續的加工。將織好的掛毯平放在案頭,用剪刀將毛線部分剪齊。修剪時要注意根據不同的情況更換剪刀。大面積修剪時用大剪刀,修剪細部時就要換成小剪刀了。在修剪金絲圖案部分的時候,要著重將輪廓處毛線修剪整齊,以保持輪廓清晰。一般修剪後的長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

總結

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紡織金絲掛毯的工藝,就會發現,要想順利地織好一塊毯子,還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經線的上下兩個部分並不是直上直下,一般來講上面略寬於下面;其次,過線時不能繃太緊,只需用手指按下去就可以,然後用耙子砸實;第三,織活時從整幅掛毯的中間向兩邊織起,便於對照圖紙,經免織錯;第四,平毯 時要保證各個部位修剪的長度相同,避免產生凹凸不平的情況,影響掛毯的美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