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蘭

金粟蘭

金粟蘭(學名:Chloranthus spicatus (Thunb.) Makino)是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多年生常綠草本或半灌木花卉。直立或稍伏地,高30~60厘米。葉對生,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鈍齒,齒尖有一腺體;葉面光滑、濃綠,稍呈泡狀皺起。穗狀花序頂生,成圓錐花序式排列。花小,兩性,無花被,黃綠色,有濃郁的蘭花香味。花期8-10月份。

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等地;生長於海拔150-990米山坡、溝谷密林下。

金粟蘭花金黃色,枝葉青翠,香似蘭花,宜盆栽。花和根狀莖可提取芳香油,鮮花極香,摻入茶葉,稱珠三茶,全株可入藥。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觀賞,藥用,

形態特徵

半灌木,直立或稍平臥,高30-60厘米;圓柱形,無毛。葉對生,厚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5-11厘米,寬2.5-5.5厘米,頂端急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齒端有一腺體,腹面深綠色,光亮,背面淡黃綠色,側脈6-8對,兩面稍凸起;葉柄長8-18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托葉微小。
穗狀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狀,通常頂生,少有腋生;苞片三角形;花小,黃綠色,極芳香;雄蕊3枚,藥隔合生成一卵狀體,上部不整齊3裂,中央裂片較大,有時末端又淺3裂,有1個2室的花葯,兩側裂片較小,各有1個1室的花葯;子房倒卵形。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金粟蘭多生長於海拔150-990米山坡、溝谷密林下。分布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等地。但野生者較少見,多為栽培;日本也有栽培。

繁殖方法

分株:金粟蘭根際多萌櫱,分株繁殖至為方便。分株在初夏或秋末進行,分時將植株取出,去掉一些四周的鬚根,然後從莖基易分處分為帶根的數叢,栽後置蔭蔽處一周,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壓條:從春末到秋初均可進行,將徒長枝壓入土中,覆土厚度3-6厘米。可將壓入部分先行刻傷,2-4枝並壓,以促進髮根和成叢。三個月後即可切離分栽。
扦插:在五至六月或秋季進行,選取當年生枝梢齊節剪成4-7屬米長的插條,剪去下部葉片;扦插於粗沙或泥土中,保持濕潤;注意遮蔽陽光,一個多月即可生根。

栽培技術

金粟蘭喜蔭蔽和空氣濕潤的環境,忌強光直射;喜溫暖,不耐寒;適生於肥沃、疏鬆、富含腐植質的微酸性沙質壤土或山泥。金粟蘭適宜於盆栽。盆底應墊碎瓦片和粗沙,以利排水,培養土中可加入適量的腐熟餅肥。三月下旬和九月下旬翻盆換土為宜。金粟蘭喜散射光,夏季應搬入蔭棚,但晚上要揭棚承露。盆土保持濕潤,但不能積水。溫度過高時還要在葉面灑水。雨水過多時,須加以遮蓋。施肥一般用菜葉水和餅肥水,而以魚腥水最好。開花前多施,開花後少施。盆內應保持通風良好。冬季須束草防寒或搬入南向的房間,如有溫室則更好。分株後長出的新枝細長,須插竿扶持。

病蟲防治

病害

  • 日灼病
危害症狀:春夏之交久雨初睛後的強光,易導致新梢嫩葉被灼傷,初顯失綠泛白態,無明顯的病斑界線,後變成深褐色枯焦。
防治方法:摘去被灼傷葉片,嚴重時可剪去受害的梢端,加強遮陰和水肥管理,可很快恢復生機。
危害症狀:秋末冬初,在北方地區尚未老熟的嫩梢易遭霜打而受冷害,葉片仿佛被沸水燙過,後變褐發黑。
防治方法:及時剪去受寒害的新梢嫩葉,加強保溫防寒工作,來年春天可從莖蔓的中下部萌發新芽。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拔除銷毀,並進行消毒;發病初期用50%的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根莖處,或用50%根腐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根莖處。

蟲害

危害症狀:最初葉片出現水漬狀半透明小點,黃綠色,葉背處微紅,葉脈隆起,擴大後成多角形壞死斑,紅棕色至褐色。病葉變黑脫落。線蟲在病芽、病葉、地面落葉和土壤中越冬,隨澆水或雨水淋濺傳播,從氣孔侵入為害。
防治方法:清除病殘體燒毀,土壤消毒可用10%的克線磷顆粒劑撒施。
危害症狀:高溫高濕、通風不良、光線不好易誘發介殼蟲為害。
防治方法:發生初期用25%的倍樂霸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殺,15天后補噴1次效果較好。
危害症狀:潮濕陰暗、通風不佳易發生鼠婦啃食嫩根和莖基部,造成植株莖部缺刻或潰爛。
防治方法: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灑花盆底部。

主要價值

觀賞

金粟蘭形態優美,枝葉青翠,未開花時顯得優雅素靜而又飽含勃勃生機。花開時,一串串金黃色小花閃爍在碧綠的葉叢中,芬芳四溢,沁人肺腑,是生活之良友。地植與盆栽,其綠碧翠欲滴,花香似蘭,種於庭院房前屋後或室內人工假山水園,或植於盆內,置放廳堂、門前、花廊下、書房、茶几、會議室或窗台處處皆宜,不僅能美化環境,淨化濁氣,其芳香濃馥的花香能使人解除疲勞,為之興奮。

藥用

花和根狀莖可提取芳香油,鮮花極香,常用於熏茶葉。全株入藥,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根狀莖搗爛可治療瘡。有毒,用時宜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