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鎮(浙江省遂昌縣金竹鎮)

金竹鎮(浙江省遂昌縣金竹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竹鎮位於遂昌縣城妙高鎮西北部,駐地距縣城約48公里,東南部和應村鄉、大柘鎮相鄰,西接湖山鄉,北毗高坪鄉並和衢州市衢江區交界,鎮人民政府駐地金竹村鎮前街28號,海拔250米,全鎮總面積14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竹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浙江遂昌
  • 下轄地區:金竹村,梭溪村,古樓村等
  • 政府駐地:金竹村鎮前街28號
  • 電話區號:0578
  • 郵政區碼:323307
  • 地理位置:遂昌縣西北部
  • 面積:140平方公里
  • 人口:1.5648萬
  • 方言:吳語-上麗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傅正友公祠,華溪飛瀑,局下龍井,石姆岩
  • 車牌代碼:浙K
簡介,發展歷史,所轄行政村,事業發展,經濟發展,交通,特色景點,

簡介

金竹鎮有耕地面積891公頃,山地面積12261公頃,茶園面積256公頃,果園面積152公頃。全鎮轄行政村29個,自然村138個,生產隊217個,居委會1個,至2008年底,全鎮共4621戶15648人,黨員643人,其中金竹、早塢、古樓、王村、梭溪5個村人口最為集中。金竹鎮是典型的革命老區,唐公憲、曾友昔、傅以和、殷鐵飛等早期革命者都在金竹帶領民眾開展過革命鬥爭,現健在的農村老黨員還有13名,其中塘嶺村是中共遂昌縣委舊址。同時金竹又是庫區移民鎮,全鎮29個行政村中有16個行政村有庫區移民。
金竹鎮

發展歷史

鎮名因政府駐地金竹而得名,“金竹”則源於一則美麗的傳說。“金竹”為傳說中皇子金寶和村姑竹如兩人名字各取一字而成。1949年稱金樓鄉,1950年分設金葉、樓川兩鄉,1956年兩鄉合併稱金葉鄉,1958年11月稱五星公社金葉生產大隊,1959年2月稱湖山公社金葉、樓川兩管理區,1961年7月亦溪、長樹源、半山蜈蚣社大隊劃歸里高公社,金葉、樓川兩管理區合併稱金葉公社,屬湖山區,1981年湖山區更名金竹區,金葉公社更名金竹公社,1983年4月將古樓、三星、安山、官塢、嶺勝、發展6個大隊劃出建置古樓公社,1984年1月政社分設,金竹公社改稱金竹鄉,屬金竹區。1992年浙江省實行“撤區、擴鎮、並鄉”,將古樓鄉及梭溪鄉的王村等16個行政村併入,稱金竹鎮。
金竹鎮

所轄行政村

所轄行政村是:金竹村 交塘村 薴上村 華溪村 古樓村 早塢村 梭溪村 夏東村 嶺坑村 王村村 大西塢村 官塢村 嶺勝村 上古樓村 雲內村 銀坑村 長樹源村 塘嶺頭村 蘭蓬村 弄內村 回龍寨村 葉村村 洋嶺頭村 安山村 百萬突村 王川村 奕溪村 西岸村 官坊村 。
金竹鎮
全縣20個鄉鎮當中,金竹鎮地理位置相對偏僻,是烏溪江上游以丘陵中山為主的山區鄉鎮,地域廣闊,山多地少,勞力富足,是遂昌縣人口第三大鎮和重點產糧鎮之一,也是全縣油茶、板栗等農副產品的主產地和集散地。經濟同以前相比,有了較大發展,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822萬元。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107萬元。2004年工業總產值3618萬元,農業總產值448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580元。2008年人均收入5094元。

事業發展

金竹鎮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現有金竹鎮中心國小、古樓中心國小、梭溪中心國小、葉村國小,2004年9月,全鎮國小學生數為753人,教職工5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在校鞏固率100%,至今培養出了七位博士生,其中北大3位。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全鎮共收繳醫療保險金22.3760萬元,農民參保率達80%以上。2004年,全鎮有4950戶13446人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89%。至今有固定電話裝機1255部,行動電話擁有量1500部,建制鎮區生活用煤氣普及率95%,有線電視入戶率92%,2003年下山遷移人口30餘人,磚混結構房屋247座,彩電、冰櫃已成為金竹鎮農戶常用的電器。2004年,新增電話300多門,實施烏溪江市庫區民眾下山脫貧工作,全鎮共公示下山脫貧348戶,1476人。2004年是該鎮的交通建設年,其中,梭溪橋至王村公路拓寬工程,長13.5公里,金竹段9.9公里,直接受益人口達4000多人。2004年完成投資100餘萬元的小流域生態治理工程,新建水渠18條,1.3萬米;防洪壩3處。完成葉村畈土地整改260餘公頃,新修機耕路3公里,總投入300多萬元。

經濟發展

201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8240萬元,同比增長18.6%。其中,工業總產值達17230萬元,農業總產值達1101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0325元,同比增長15.8%。

一、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穩步加快中心鎮建設步伐。
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工作要求,集中力量推進人口集聚平台建設,全面推進中心鎮建設。
1、集鎮面貌持續改善。小區建設拉開集鎮框架,縣級異地轉移農民安置小區二期項目於2012年8月份全面啟動,目前已完成青苗補償款和土地徵用補償款發放,徵用地清表和場地平整也已完成,正在著手進行安置和其他相關工作;公路改建破解交通制約,峽湖金公路金竹段共需拆遷各類建築59座,截至目前,已拆除房屋50座,公路主體工程將於1月底竣工;“三改一拆”最佳化空間環境,共拆除違法建築面積32102.96平方米,任務完成率188.84%,全縣排名第4,加大重點區域集中整治力度,改善河道和公路沿線環境,完成“兩違”處置114宗。
2、市政設施不斷完善。金竹客運中心項目基本完工,金竹惠民橋及接線工程加緊施工;投資200萬元完成百勝、龍溪、嶺內和梭溪塘嶺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投資300餘萬元推進金竹灌區水利設施建造和山塘水庫修復兩個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的85%;投資1196萬元開展金竹溪山區小流域農業生態工程建設,共涉及金竹、夏東、葉村、百勝、嶺內、王川、早塢等七個行政村,目前一、二標段已完成總量的50%,三、四標段已完成總量的30%。
3、重點項目齊頭並進。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共立項14個,可開發面積1700多畝,其中,已開工項目12個,全年已完成土地開發783畝,超額完成縣裡下達的目標任務;投資260萬元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項目建設,一、二期工程已順利完工,三期工程正在建設當中;完成交塘村、夏東村的村莊整治省級提升村項目和王川村、茶竹嶺村的污水處理項目,有效改善了村莊環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
(二)以經濟發展為要務,不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2013年,我鎮延續產業相互促進的科學引領,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深入挖掘資源優勢,不斷最佳化發展模式,引導農戶由一產向三產轉移,在轉型升級上實現新突破。
1、農業生產穩中有升。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1010萬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1080畝,總產量達到7145噸,其中制種面積1447畝,產值450萬元;蔬菜面積6915畝,產值1700餘萬元,其中山地蔬菜面積3660畝,產值1196萬元;山油茶種植面積2.6萬畝,產值突破2000萬元,全鎮發展茶葉8200畝,茶葉總產值2310萬元,板栗15000畝,產值突破700萬元,打造了“回龍寨”、“文泰”等有區域影響力的農業產業品牌。梭溪塘嶺、王村、交塘、蘭蓬四個行政村共發展高山蔬菜“農超對接”基地330畝、中藥材基地200畝、茶葉280畝、紅葉石楠360畝、吊瓜120畝,香榧苗木基地100畝,形成了以合作社進行土地承包,加快土地流轉,促進產業升級的又一新模式。
2、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堅持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作為助推全鎮經濟發展的主抓手,不斷最佳化服務和投資環境,全年共引進項目6個,引進資金5000餘萬元;努力壯大企業規模,加大力度培育行銷隊伍,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和核心競爭力,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與農戶建立緊密、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工業總產值1.723億元。
3、多元產業共同發展。建立了王村、交塘、蘭蓬、金竹等來料加工專業村,全年共發放來料加工費870.9萬元,從業人員穩定在950人以上;有效藉助全縣鄉村休閒旅遊業興起的有利契機,發揮區位和生態優勢,對接湖山旅遊度假區和高坪石姆岩風景區的旅遊資源輻射,農家樂、旅遊觀光、休閒養生等高層次服務業開始起步。

交通

(1)至遂昌縣城公路段:2014年1月中旬,改建後的峽金湖線已經全面通車。金竹每天大約20分鐘一班客車往返於縣城之間,票價15元/人,歷時55分鐘左右。(2)至衢州市龍游縣公路段:每天有一趟往返於遂昌縣石練鎮和龍游縣的客車經過金竹,金竹至龍遊歷時約2.5小時,票價23元/人,該車早晨7點左右途經金竹發往龍游,下午3點20左右途經金竹返回。(3)至衢州市衢江區大洲鎮公路段:公路屬於四級公路,公路迂迴曲折漫長,沒有直達客車。

特色景點

傅正友公祠  
建於光緒29年(1903),位於金竹鎮塘嶺頭村。傅正友公祠是第一屆中共遂昌縣委和團縣委舊址,是遂昌縣委縣政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作為鎮文化中心和歷史傳統教育基地之一。1928年5月,受上級黨組織指派,中共黨員付以和等一批黨員在此成立了中共遂昌縣委。
石姆岩
位於金竹鎮華溪村對面,石姆岩為石姆岩風景區由岱嶺上突起的山峰,最高點海拔1236米,為石姆岩景區的最高峰和主峰,高出岱嶺山地約159米,其地形好似母體負嬰,因而得名“石姆”。當地也有傳說此岩與江山江郎山為夫妻岩,後有村姑用趕鴨棍指點而分開。與石姆岩相距160米處有金鐘岩,形似金鐘,海拔1228.5米,石姆岩與金鐘岩之間形成一道“天門”,相傳為神仙升天途徑之地,岩間滴水不斷,植被繁茂。
華溪飛瀑
華溪飛瀑位於華溪村西北方的一條峽谷盡端,距華溪村約1公里,海拔500米,飛瀑分上下兩級,總落差約40米,瀑布從懸崖頂端流下,在瀑布頂部上有五株喬木,其中三株為馬尾松,一株桂花,一株黃檀樹,最高者10米。
局下龍井
局下龍井位於局下銀礦山山腰部位,距局下銀礦洞僅百餘米,海拔648米,為一深潭。據傳深達200餘米,因舊時開採銀礦,使山體內洞洞相連,潭水注入洞中,深潭因此形成。潭水呈墨綠色,能見度5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