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稚石

金稚石(1888-1965年),無為縣無城鎮人。童年時,從父親金城(清末無為最後一個舉人)入私塾,讀四書五經、八股文、試帖詩。1906年就讀無為簡易師範,1907年入蕪湖皖江中學學習,1910年考入安慶巡警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稚石
  • 出生地:無為縣無城鎮
  • 出生日期:1888
  • 逝世日期:1965
人物生平,人物事件,個人成就,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當時警校中同盟會活動非常活躍,在此環境下,他逐漸認識到黑暗腐敗的清政府非推翻不可,並積極投身反清活動。

人物事件

辛亥革命後,淮上起義軍進軍無為,他欣喜雀躍,積極參加迎接活動。不久他考入安慶江淮大學,就讀於法律別科。五四時期,他接觸了《新青年》、《覺悟》等進步報刊,眼界大開,思想發生了急劇變化,認識到要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必須普及教育。1920年代至30年代初,他在無為縣光明國小、陡溝王村國小、無為縣立中學擔任過教師。
1933年,舊友徐庭瑤被任命為保定行營主任兼十七軍軍長。徐為報答他當年的資助,邀請他至軍中擔任司令部秘書。他赴任不久,因看不慣軍中逞凶壓榨等腐敗現象和眷念教育工作,遂辭職回鄉。徐無奈只得聘請他在無為徐家私人圖書館任館長。

個人成就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離開徐家圖書館,仍到無為縣中任教,並在摯友王試之家私塾兼課,除要求學生學習本身課程外,還指導學生閱讀《拓荒者》、《嚮導》、《狂人日記》、《女神》等進步書刊,啟發學生愛國意識,喚起學生抗日救國熱忱。
1940年6月,無城淪陷,他逃難到無為東鄉王村。當時生活極為艱苦,他利用一家農戶的腳屋,因陋就簡,辦起了一所新型學校——王村學堂。學堂除傳授各方面文化知識外,還把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論持久戰》、《整頓三風》等文獻作為補充材料,向學生積極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救國政策,為新四軍皖中抗日根據地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幹部。當年王村學堂的學生、現任福州教育學院院長王春生回憶說:“金先生是無為的陶行知,王村學堂猶如曉莊師範。”又說:“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課堂’的教育理論,金先生給注入新的內容。新就新在他認為當時最重要的‘生活’就是‘抗日’,最新的社會就是共產黨新四軍領導的根據地。”
1941年5月,新四軍七師成立,拓展了皖中革命根據地,組建了無為縣民主政府。1942年7月,中共皖中區黨委決定成立皖中參議會。7月25日至28日,無為縣參議會在恍城召開,並邀請和縣、巢縣、廬江、桐城等縣代表參加,民主選舉產生第一屆皖中參議會,金稚石以全票當選為議長,副議長為周新武、陳可亭。1944年3月,皖中聯中復辦,他又兼任該校校長。1945年5月,他和幾位同志被選為皖江地區代表赴延安出席解放區人民代表大會,後來因國內形勢急劇變化,沒有成行,他一直引為憾事。
他和無為許多進步人士結交朋友,和呂惠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摯友。1945年10月,新四軍七師北撤,他和呂惠生(時任皖江行政公署主任)分水陸兩路分頭撤退,以後再也沒見面。直到1946年4月,他在淮陰才知道呂壯烈犧牲的確切訊息,老淚縱橫地寫了如下一幅輓聯,表示哀悼:
揚子咽濤聲,千古皖江遺恨在;
民主潮功烈,史書首頁讓君先。
金稚石和張愷帆(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也有深厚的友誼。1959年,張愷帆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在下放勞動前,特來向金辭別,並把呂惠生生前最珍貴的一本日記本交他保存。
1945年北撤時,七師政委曾希聖同志拉著金的手說:“金議長,你年紀大了,留下來做保衛家園的工作吧!”他堅定地說:“沒關係,身體還可以,和大家一道走。”一個年逾花甲的老人,撇開妻子兒女,堅定不移地追隨革命,對所有人員撤退都是一個極大鼓舞。後來在盱眙縣黃花塘新四軍軍部駐地召開幹部大會時,他和譚震林、曾希聖等領導同志坐在主席台上,華東局組織部幹部科長溫仰春講話時特別指出:“向不辭勞苦隨軍撤退的金稚石老先生致敬!”
1946年夏,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他隨部隊從淮陰經漣水到了山東。在參加山東地方土改後,他毅然地向組織遞了入黨申請書。以後華東局組織部長曾山和他作了一次懇切的談話,鼓勵他在革命道路上繼續前進。1949年6月,他被批准加入共產黨,多年願望終於實現。他激動地說:“我是一個舊知識分子,黨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今後我一定為黨的事業奮鬥終生。”
解放後,金稚石被選為皖北行署委員,後又擔任合肥女中、合肥第二初級中學校長,1954年當選為省人民代表,1955年被選為省政協常委,1956年任省博物館副館長,1958年起任省政府參事室主任。
從1964年初起,他斷斷續續地生病住院,不少省黨政領導同志前去探望,他深受感動,並在病榻上賦詩一首,以表達對黨的無限感激之情:
十年碌碌依人成,老病才知黨恩深。
坐食猶愧名位擁,葑菲不棄得優生。
1965年9月23日,他因膽結石病情惡化,在合肥省立醫院不幸與世長辭,享年78歲。

歷史評價

金稚石的一生,為人民教育事業和解放事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省黨校校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衛道行在《懷念老師金稚石》一文中指出:“金稚石的一生,是追隨革命,追求光明,從事教育的一生,也是他為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