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農村商業銀行

金寨農村商業銀行

安徽省金寨農村商業銀行司是由金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註冊資本2億元。金寨農商行實行一級法人、統一核算、分級管理、授權經營的管理體制,總部內設15個職能部門,全轄設立29個支行、1個營業部,分支機構遍布金寨城鄉,現有員工369人。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金寨農村商業銀行
  • 總部地點:安徽省
  • 公司類型:金融機構
  • 員工數:369人
  • 註冊資本:2億元
  • 全轄設立支行:29個
簡介,發展歷程,網點機構,

簡介

截止2012年7月底,金寨農商行各項存款餘額為33.7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22.06億元。在農村合作金融的大舞台上,金寨農商行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服務城鎮居民的四個定位,奉行“嚴格、規範、謹慎、誠信、創新”的十字社風,精心打造“百姓身邊的銀行,中小企業主辦行”。
金寨農商行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闊步邁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我行將繼續堅持又好又快的發展思路,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努力增加市場份額,著力提高盈利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為地方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貢獻力量,以一流的業績回報社會、回報客戶。
金寨農村商業銀行金寨農村商業銀行

發展歷程

五十年代:艱苦創業
1953年春,縣境第一個信用互助組在白大區迎峰鄉成立。1954年5月1日,縣境第一個信用社在丁埠正式成立。截止1955年6月底,全縣建立信用社142個,信用部4個,分布在146個鄉內,入社農戶47023戶,初步形成了以國家銀行為領導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1956年底,區鄉合併,信用社經合併擴建、整頓提高,轉為212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信用部,實現了一社一部。1958年後,為適應人民公社化的需要,將原高級農業社的信用部,按公社管轄範圍,轉建為22個信用社部,112個分部,組成了完整的農村金融網。農村信用社很快成為農民擺脫貧困和發展生產的重要力量。
六七十年代:跌宕起伏
1959年以後的20年是信用社發展曲折反覆階段。由於受極左路線的影響,先後被下放給人民公社、生產大隊、貧下中農管理,基本成為基層社隊的財務部門,體制發生多變,但紮根農村,為農民服務的基本內涵仍然保留下來。1977年底,信用社被列為國家銀行在農村的基層金融機構。
八十年代:改革探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縣域經濟日益繁榮,信用合作事業更加發達,信用社於1983年至1984年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1985年5月,召開了全縣首屆信用合作社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縣聯社常務委員會,正式成立了金寨縣信用合作聯社。在民主管理、業務經營、組織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促進了農村信用社業務發展和內部管理。
九十年代:蓬勃發展
1996年8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當年底,我縣農村信用社正式與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係。金寨縣成立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我縣農村信用社改革及管理工作。隨後,農村信用社行業管理職能改由人民銀行行使。並按合作制原則進行了規範,進一步明確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宗旨。
新世紀:深化改革
2004年12月,省聯社成立後,金寨縣信用聯社堅持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與我縣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在省聯社的領導下進行了體制改革,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探索出了一條與農村經濟發展互動共贏的道路。六年來,全聯社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大局,突出階段性工作重點,循序漸進,分步實施,在產權制度改革、經營機制轉換等深層次問題上,堅持穩健推進,不斷彰顯機制活力。全面落實科技先行戰略,加快電子化建設進程,實現了服務手段和功能的大步跨越,標誌著我縣農村信用社改革與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2012:化繭成蝶
2012年8月,有著50多年歷史的金寨縣農村信用社化繭成蝶,改制成功,成為全市首家農村商業銀行。這是金寨農商行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實現又一次騰飛的新起點,標誌著金寨農商行進入了科學化決策、現代化管理、規範化運營的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網點機構

金寨農村商業銀行 - 網點機構金寨農村商業銀行 - 網點機構
白塔畈支行
張沖支行
斑竹園支行
全軍支行
麻埠支行
燕子河支行
南溪支行
江店支行
馬店支行
天堂寨支行
湯家匯支行
梅山支行
徐沖支行
長嶺支行
銀山畈支行
梅江支行
吳家店支行
古碑支行
雙河支行
關廟支行
沙河支行
槐樹灣支行
桃嶺支行
果子園支行
青山支行
花石支行
鐵沖支行
金寨農商行營業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