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鶴鎮

野鶴鎮

野鶴鎮,隸屬於重慶市忠縣,地處忠縣縣城北部,東鄰石寶鎮、萬州區郭村鎮,南與塗井鄉汝溪鎮接壤,西鄰汝溪鎮,北接萬州天城鎮,距忠縣政府駐地24.7千米,區域總面積58平方千米。

清末,野鶴鎮境域屬汝溪鄉;1992年6月,由野鶴鄉改為野鶴鎮。截至2018年末,野鶴鎮戶籍人口為26158人。截至2020年6月,野鶴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野鶴社區141號。

野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工業以蔬菜粗加工為主。2018年,野鶴鎮有工業企業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鶴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市忠縣
  • 地理位置:忠縣縣城北部
  • 面積:58 km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野鶴社區141號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4312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渝F
  • 人口:26158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

建置沿革

清末,屬汝溪鄉。
民國二十年(1931年),置趕場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與塗井鄉合併建維新聯保,屬二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稱趕場聯保。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為趕場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屬四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復屬二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屬四區。
1950年,屬三區。
1953年,趕場鄉分為衡山、家坪、趕場3鄉。
1956年,衡山、家坪、趕場3鄉合併為趕場鄉。
1958年,趕場鄉改為趕場公社。
1981年1月,趕場公社更名為野鶴公社。
1983年,野鶴公社改為野鶴鄉。
1992年6月,野鶴鄉改為野鶴鎮。

行政區劃

1997年,野鶴鎮下轄新式、家田、彭家、野鶴、龍堡、羊馬、東子、馬道、稻穀、叢林、代橋、樓子12個行政村。
2011年,野鶴鎮下轄野鶴1個社區,樓子、家田、羊馬、白寺、東子、稻穀、愉幸、桐溪、清河、立樹、蝴蝶11個行政村;下設6個居民小組、8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野鶴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野鶴社區、新場社區、羊馬村、東子村、稻穀村、樓子村、愉幸村、桐溪村、立樹村、清和村、白寺村、家田村,鎮人民政府駐野鶴社區14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野鶴鎮地處忠縣縣城北部,東鄰石寶鎮、萬州區郭村鎮,南與塗井鄉汝溪鎮接壤,西鄰汝溪鎮,北接萬州天城鎮,距忠縣政府駐地24.7千米,區域總面積58平方千米。
野鶴鎮

地形地貌

野鶴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主要山脈有四方山,境內最高峰四方山位於野鶴鎮白寺村,海拔843米;最低點宦家騰位於立樹村,海拔315米。

氣候

野鶴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6.5℃,7月平均氣溫35℃;平均氣溫年較差6—7℃,最大日較差5—6℃;年平均降水量1197毫米。

水文

野鶴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溪河、桐溪溝2條,河流總長度52千米。

自然災害

野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大風、冰雹、雪災等。

自然資源

野鶴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砂岩;有林地1743.25公頃。

人口

2011年,野鶴鎮總人口2688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213人,城鎮化率19.4%;另有流動人口9872人。總人口中,男性14075人,占52.34%;女性12812人,占47.66%;以漢族為主,達26815人,占99.73%;有土家、蒙古、苗、回、壯等11個少數民族,共72人,占0.27%。2011年,野鶴鎮人口出生率2.07‰,人口死亡率1.02‰,人口自然增長率1.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5.2人。
2017年末,野鶴鎮常住人口為15591人。
截至2018年末,野鶴鎮戶籍人口為2615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野鶴鎮財政總收入732萬元,比2010年增長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5.3萬元。2011年,野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466元。
2018年,野鶴鎮有工業企業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農業

2011年,野鶴鎮有耕地面積2.3萬畝,人均0.9年,農業總產值0.9億元,比2010年增長22.2%,農業增加值8352萬元。野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野鶴鎮生產糧食1.5萬噸,人均550千克,其中水稻0.7萬噸,小麥0.2萬噸,玉米0.2萬噸。野鶴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野鶴鎮蔬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0.3萬噸,主要品種有青菜頭、海椒等,其中青菜頭產量0.3萬噸,海椒產量699噸。野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野鶴鎮生豬飼養量38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39.6萬羽。2011年,野鶴鎮生產肉類2015噸;畜牧業總產值960萬元。野鶴鎮漁業以養殖為主。2011年,野鶴鎮漁業總產值150萬元。

工業

野鶴鎮是蔬菜粗加工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形成了以榨菜粗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野鶴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381萬元,比2010年增長23.9%,工業增加值1584萬元。2011年,野鶴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00人,其中有大中型工業企業5家,職工300人,比2010年增長25%。

商貿

2011年末,野鶴鎮有商業網點5個,職工2000人。2011年,野鶴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593萬元,比2010年增長22%。

金融

2011年末,野鶴鎮有兩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15億元,比2010年增長1.3%;人均儲蓄5578.9元;各項貸款餘額350億元,比2010年增長2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野鶴鎮有幼稚園9所,在園幼兒375人,專任教師10人;國小12所,在校生858人,專任教師4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生323人,專任教師20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野鶴鎮主要學校有野鶴中心國小、新場國小。2011年,野鶴鎮教育經費達4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2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2010年增長11%。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野鶴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人,經營管理人才11人,技能人才34人,農村實用人才23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野鶴鎮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演職人員30人,年演出800場次,觀眾達40000人次;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12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8000冊;有電子閱覽室1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0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實現總產值25萬元。2011年末,野鶴鎮有體育場地2處;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9.5%。2011年末,野鶴鎮有廣播喇叭527隻,入戶率94.5%,通響率95%。2011年末,野鶴鎮廣播綜合覆蓋率83%,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000餘戶,電視綜合覆蓋率8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野鶴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20個;病床40張,固定資產總值386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2名,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人。2011年,野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6萬人次;住院手術21台次,出院病人0.12萬人次。2011年,野鶴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4.3/10萬,12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社會保障

2011年,野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7戶,人數134人,支出3.6萬元,比2010年增長12.6%,月人均214元,比2010年增長14%;醫療救助243人次,支出20.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01人次,共支出8.1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7戶,人數1574人,支出128萬元,比2010年增長12.1%,月人均68元,比2010年增長31%;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38人次,共支出8.15萬元,比2010年增長7.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4.8萬元。2011年,野鶴鎮全鎮三無人員及農村五保老人共179人,支出54.8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6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65萬人,參保率92%。

交通

野鶴鎮有S103省道過境,境內長6.3千米,雙向兩車道,通往萬州。2011年末,野鶴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17.2千米。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野鶴鎮因境內有一地叫做野鶴壩而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