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區域科技創新力

重鑄區域科技創新力

《重鑄區域科技創新力》的研究重點是長江三角洲科技創新能力演進的特徵,而且更多地是以次級區域(地市級)和縣級區域的經驗來解釋;另一重點則是從創新成果的經濟價值出發來討論國家科技資源和教育資源如何與工業生產力的融合問題。科技與教育資源應當跟隨工業實力才會有更高的配置效率,說明科技必須找到具有商業化價值的製造部門,而不問這些製造業位於大城市還是縣級區域。今天,次級和縣級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正在蓬勃興起,而對它的科技創新力發展軌跡的關注似乎被忽略了。中央政府和各級區域政府的決策者能夠從《重鑄區域科技創新力》中找到怎樣選擇產業發展重點和明確技術創新重點的思路,也能夠更好地正確評價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的資源配置模式的成敗之處。

基本介紹

  • 書名:重鑄區域科技創新力
  • 作者:殷醒民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2282862, 9787302282860 
  • 外文名:Reshaping Regional Technology Power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9頁
  • 開本:16
  • 品牌:清華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重鑄區域科技創新力》適合經濟方面的師生閱讀,也可供決策者參考,還可為對區域科技創新力有興趣的讀者提供有益的資料。

作者簡介

殷醒民,英國蘇薩克斯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際亞洲研究》、《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家》、《中國述評》、《發展政策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中國工業增長模式的實證研究》、《製造業結構的深化和經濟發展--1978-1998年製造業內部結構的調整》、《企業購併的金融經濟學解釋》、《中國工業與技術發展》、《技術擴散效應論》、《中國工業生產力"數量"革命的證據與闡釋》等著作10餘部。主要研究領域是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和金融經濟學。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區域技術創新力提升的新視角
1.1 重化工業化的創新需求規律
1.2 從“增長奇蹟”到“創新奇蹟”
1.3 長江三角洲創新驅動經濟成長的證據
1.4 技術創新資源的創造與集聚效應
1.5 本書的組織結構
第2章 長江三角洲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2.1 引言
2.2 長江三角洲製造業結構調整中的重點更替
2.3 製造業產值與勞動力結構調整的差異性
2.4 應對經濟衝擊的地方產業結構調整政策
2.5 勞動生產率優勢與結構最佳化方向
2.6 未來5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
第3章 資本積累與長江三角洲先進制造業“資本深化”的方向性轉變
3.1 引言
3.2 有關製造業資本積累的理論
3.3 長江三角洲先進制造業的投資重點
3.3.1 先進制造業的分類
3.3.2 上海製造業投資的重點變化
3.4 先進制造業技術密集度的測定
3.4.1 人均固定資產淨值的分析方法運用
3.4.2 產值增長倍數的產業差異
3.5 資本積累率與先進制造業利潤率的比較
3.5.1 利潤結構的重化工業特徵
3.5.2 資本報酬率的上升和下降
3.6 尋找先進制造業“資本深化”的重點部門
3.7 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4章 長江三角洲82個工業區的空間分布模式
4.1 問題的提出
4.2 次級區域城市化率測定的誤差
4.2.1 次級區域城市化的測定
4.2.2 區域製造業勞動力占人口比率的證據
4.3 工業區的興起與生產力的空間集聚
4.3.1 江蘇工業區的空間分布
4.3.2 浙江工業區的空間分布
4.4 長江三角洲城市生產力空間布局的重構
4.4.1 製造業在空間結構上的集聚和分散趨勢
4.4.2 工業生產力擴散與城市拓展
4.5 簡短的結語
第5章 FDI技術溢出效應中“人力資本門檻”的實證研究——來自長江三角洲16個城市的證據
5.1 引言
5.2 FDI技術溢出效應研究的國內文獻回顧
5.3 考慮FDI技術外溢效應的內生增長模型
5.4 計量方法和數據說明
5.4.1 計量方法和差異討論
5.4.2 計量模型和數據描述
5.4.3 數據來源及說明
5.5 FDI與經濟成長因果檢驗
5.5.1 平穩性檢驗
5.5.2 協整檢驗
5.5.3 Granger因果檢驗
5.5.4 估計方法和回歸結果_
5.6 回歸結果的進一步分析
5.6.1 長江三角洲地區FDI技術溢出效應
5.6.2 FDI技術溢出效應的人力資本門檻
5.6.3 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成長收斂性分析
5.6.4 其他結果的討論
5.7 結論
第6章 製造業結構升級的“資本深化”與“技術深化”次序——對上海實例的經驗研究
6.1 引言
6.2 區域產業政策的引導效應
6.3 機電產品出口能力的快速提升
6.3.1 不斷開放的製造業體系
6.3.2 出口結構的技術升級特點
6.4 工業技術創新資源投入與產出效應的匹配性
6.4.1 進入技術創新階段的判斷
6.4.2 信息技術和運輸設備製造業的主導地位
6.4.3 產業的盈利能力與創新投入的匹配性
6.5 是“技術深化”還是“資本深化”
6.6 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7章 上海先進制造業發展重點的戰略選擇:產品技術還是產業技術
7.1 先進制造業的提出
7.2 先進制造業發展中的優勢產業
7.2.1 先進制造業的初步確定
7.2.2 工業勞動生產率變動軌跡
7.2.3 重點製造業的利潤結構變動
7.3 電子信息產品先進制造領域的選擇
7.4 先進制造業發展中的外資因素
7.5 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8章 長江三角洲先進制造業空間結構演化中的聯動創新戰略
8.1 引言
8.2 知識擴散的地理空間與技術近似性
8.3 先進制造業的空間布局演化
8.4 資本深化中的先進制造業不同投資率
8.4.1 人均資產比率縮小的跡象
8.4.2 先進制造業的人均產值
8.4.3 為什麼外資主導的電子工業屬於低勞動生產率
8.5 盈利性與創新投入可能性的匹配問題
8.5.1 產業盈利性的區域特徵
8.5.2 技術創新資源的配置
8.6 結論及政策含義
第9章 區域工業增長中心變遷的空間結構度量——長江三角洲縣級區域工業生產力變動的經驗研究
9.1 問題的提出
9.2 長江三角洲工業增長中心的擴大趨勢
9.2.1 工業增長中心的就業創造
9.2.2 工業勞動力遷移的增長效應
9.3 縣級區域“工業革命”的證據
9.3.1 縣級工業生產力的興起
9.3.2 高速的工業投資增長率
9.4 資本深化的就業增長特點
9.5 結語
第10章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地域擴展與集聚趨勢
10.1 引言
10.2 縣級區域創新力的快速上升
10.2.1 研發強度與創新水平的區域/國家比較
10.2.2 超越省級區域工業與技術實力的“明星區域”
10.3 縣級區域專利創造的經濟價值評估
10.3.1 縣級區域創新力的提升
10.3.2 技術創新資源投入的增長
10.3.3 縣級區域技術力量的測算
10.4 工業與技術相互促進的空間結構一致性
10.5 對國家創新戰略的另一種含義
第11章 超級工業增長區域的技術化與人力資本化戰略
11.1 跨入內生增長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11.2 超級重化工業化的收入倍增效應與創新需求
11.2.1 一個快速上升的重工業化率
11.2.2 收入倍增的創新需求
11.3 區域生產資源與創新資源的空間錯配
11.3.1 資源配置的不同績效與次級區域的崛起
11.3.2 國家創新資源的空間分離與融合
11.4 重塑區域知識創造體系
11.4.1 高等教育創造人力資本作用提升的跡象
11.4.2 提高次級區域人力資本的供應能力
11.4.3 轉向次級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培育
11.5 次級區域工業技術化與人力資本化的再解釋
11.5.1 研發與教育投資的互補性
11.5.2 一個思辨性討論
11.5.3 需要擴展創新的地域基礎
11.6 結論
第12章 總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