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

廟宇鎮何故稱“廟宇”,其實明清時期,廟宇鎮叫坪龍壩。到清朝乾隆中後期, 隨著人口增多,商貿活躍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拓修了通往湖北建始縣的騾馬大道。

而各省移民所建立的商業同業會和公所,形成了經濟繁榮,興建廟宇也蔚然成風。在近1華里的老街上,頗具規模的有萬壽宮、帝主宮、泰山廟、禹王宮、財神 廟、觀音閣等寺廟會館。大小廟宇鱗次櫛比,各種廟會名目繁多,燒香拜佛絡繹不絕,呈現出濃郁的寺廟歷史文化。由此,“廟宇”便替代了“坪龍壩”的稱謂。現鎮內保存有清代所建造的“觀音閣”、禹王宮和陶家老屋,其建築具有傳統風貌,有重檐和單檐之分,均為磚木結構。此外,在場鎮附近還有寶潭寺、文昌宮、鎮平寺、長陽觀、祖師廟、地母廟、古東寺、黃經堂等幾處寺廟。另有清代晚期所建造的具有中西式結合建築風格的天主教堂,在偏僻的山區更顯別致。該教堂位於鎮中 心,是渝東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教堂。光緒二十年(1894年),法國神父德司望來廟宇創建教堂,曾受美國教會資助,於光緒二十九年落成,占地 5458平方米,建築面積2482平方米。建築為磚木結構,弧形頂,室內的壁畫、吊燈及淺浮雕圖案富麗堂皇。教堂鐘樓聳立其間, 在“文革”被拆毀前的近 80年內,每當洪亮的鐘聲敲響時,方圓十里清晰可聞、久久迴蕩。教堂的四周建有四個花園,種著奇花異草和無花果樹。現在廟宇盛產的無花果就是當時神父從法 國引進的。教會鼎盛時期,渝鄂邊區上千教徒在此作禮拜活動。至今仍有不少教徒在此進行宗教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