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創建於1956年,最初的名稱為衛生工程系,1988年更名為城市建設工程系,1994年更名為城市建設學院,2000年更名為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學院下設學院下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專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是我校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設定、並在國內首批新辦並招生專業。根據國家新興戰略產業政策需要和學校專業改革試點要求,我院今年招收工科實驗班,主要培養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環境生態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1956年
  • 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
  • 國家級基地:八個
學院介紹,組織機構,學院領導,師資力量,專業設定,重點學科,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實驗室概況,知名校友,

學院介紹

學院創建於1956年,原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衛生工程系,2000年更名為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學院現有教師14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6名,7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學院下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專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是我校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設定、並在國內首批新辦並招生專業。根據國家新興戰略產業政策需要和學校專業改革試點要求,我院招收工科實驗班,主要培養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環境生態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
學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土木工程(共建)、熱能與動力工程(共建)4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具備完整的從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人才培養體系。學院現有八個國家級基地和平台:低碳綠色建築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三峽庫區水質安全與生態重建國家“985”科技創新平台、城鎮人居環境質量保障科學與工程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低碳綠色建築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重慶大學城環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重慶大學-凌志環保有限公司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重慶大學-重慶燃氣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三峽庫區環境與生態部重點實驗室;九個省級基地平台:三峽庫區環境與生態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人類聚居區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研究中心、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實驗研究中心、人類聚居區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綜合利用實驗室、三峽庫區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實驗室、三峽庫區水質安全與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城鎮污水處理工程技術中心等。

組織機構

管理機構
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團委、聯合辦學辦公室
教學機構
水科學與工程系、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系、環境工程系、生態系
實驗機構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與生態建設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研究中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實驗研究中心、網路與計算中心

學院領導

【院 長】何強教授
【副院長】劉猛教授、吉方英教授、吳正松教授
【書 記】蒲清平教授
【副書記】高微教授

師資力量

教授:方芳何強、胡學斌、蔣紹階龍天渝王圃翟俊張勤張智鄭懷禮周健、柴宏祥、
副教授:郭蔚華、姜文超、李哲、劉智萍、向文英、陽春、曾曉嵐、趙彬趙純、艾海男、付國楷、古勵、劉鴻霞、姚娟娟
講師:梁建軍、林艷、田偉博、向平、謝安、袁斌
教授:丁勇付祥釗李百戰劉方劉紅、劉猛、盧軍彭世尼、卿曉霞、王厚華王勇鄭潔、白雪蓮、李楠、肖益民、張華玲、喻偉
副教授:陳金華傅斌、黃小美、康侍民、林真國、龍莉莉、羅慶、蘇芬仙、譚順民、陽東、楊永川、臧子旋、張玉梅、高川雲、高亞峰、
講師:姜凌、林玉梓、劉曉東劉勇、彭曉青、謝玲、楊露露、張家嵐、周杰、周尚軍
環境工程
教授:丁文川吉芳英彭緒亞、謝更新、許勁、
副教授:安強、方俊華、高俊敏、李娟李偉民劉國濤、劉元元、汪昆平、王濤、徐璇、許曉毅、葉姜瑜、石德智、魏雲梅
講師:胡碧波、劉斌羅寧、肖海文、趙春平

專業設定

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共有四個不可專業,其中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創建於1955年,是國家優勢特色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創建於1956年,是國家優勢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專業創建於1985年,是國家戰略新興發展專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創建於2012年。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的必須、生產的要素,水賦予我們一切。面對世界缺水、中國缺水的嚴峻形勢,為了人們飲用健康的水,保障舒適的水環境,工業使用特殊的水,實施發展的高科技,節約並保護水資源,治理與回用污染水,減少城市泛濫的水……同學,怎么辦?請您報考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利用、珍惜、保護水,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也就是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人士追求的目標。
我校是全國最早開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之一,本專業2004年首批以優秀成績通過國家註冊設備工程師專業教育評估,2009年又以優秀成績通過複評,學生畢業後享有報考國家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的優先權,通過英國特許水務與環境管理學會(CIWEM)國際認證。本專業是教育部批准建設的國家級優勢特色專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本專業的任務是以水的社會循環為主要對象,培養從事城鎮與工業給水、城鎮與工業排水、建築給水排水、水污染控制、水資源保護、節水與防洪、污水再生與回用等領域的規劃與工程設計、建設與管理、技術諮詢、產品開發和科學研究等工作領域的高素質、創新型的工程套用與科學研究型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外語、工程製圖、計算機基礎及套用、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水分析化學、電工學及電子學、工程測量、水文學、水處理生物學、泵與泵站、水資源保護與取水工程、給水排水管道系統、水質工程學、水處理工藝設計、建築及高層建築給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與項目管理、水工程經濟、水工程法規、工業水處理、水工藝設備、水工藝儀表與控制。
就業方向:可到政府的城建市政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市政、建築及其它專業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供水與排水集團(公司)、水廠和污水廠等公用事業單位;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築工程公司、機電設備安裝公司、環保工程與設備製造公司、具有國際國內業務的水業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公司;其它與水科學與工程有關的單位;大、中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工作。亦可報考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城鎮生態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規劃等學科的研究生以及出國深造。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
現代社會離不開建築環境和能源的保障。不論是太空梭上天、潛艇下海、計算機晶片製造、還是人居環境的安全、健康和舒適都離不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在人類日益重視環境與節能的今天,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承擔著更大的社會責任、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和持續發展機會。
我校是全國最早開設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專業,最早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註冊設備工程師專業教育評估的學校之一,2007、2012年又以優秀成績通過複評。學生畢業後享有報考國家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的優先權。2012年率先通過英國皇家建築設備工程師學會(CIBSE)和國際燃氣協會(IGEM)的專業國際認證。本專業擁有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燃氣工程卓越工程師培養資格,是教育部批准建設的國家級特色專業
本專業的任務是創造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建築環境和滿足生產與科學研究要求的工藝環境。同時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電力、燃氣等常規能源和地源、空氣源等新能源)。我們的畢業生不僅在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地下工程、國防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領域的特殊人工環境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築電工學、建築環境學、流體輸配管網、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冷熱源工程、燃氣輸配、建築環境測試技術、燃料與燃燒、建築設備管理、建築設備自動化、燃氣燃燒設備、供熱工程、建築供配電、建築給排水、建築消防設備工程等。
就業方向:可到建築、工業、燃氣、城市規劃、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各類設計研究院、城鎮燃氣公司、熱力公司、能源管理公司和消防公司、空調燃氣設備生產及銷售公司、燃氣設備製造公司、房地產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政府管理部門、相關軍事機構。亦可報考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城市環境與生態工程、環境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規劃等學科的研究生以及出國深造。近三年本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8%以上。每年有15%的學生享有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資格。
環境工程專業
我國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和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已開發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複合型特點,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改變,壓力還在加大。同學,您感覺到壓力了嗎?您已立志於環境保護事業了嗎?來環境工程專業吧!
我校是全國較早開設環境工程專業的學校之一,2005年取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是教育部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新興戰略產業優勢特色專業。
本專業是通過評價人類生產和社會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用具體的工程、規劃和管理措施,控制環境污染,保護環境與資源,推動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本專業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具備污染防治、環境規劃及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有進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和運營管理能力、制定環境規劃和進行環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環境工程領域的研究和開發能力的高素質實踐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化學、大學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工程原理、空氣污染氣象學環境生態學、環境監測、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評價環境經濟等。
就業方向:可到環境保護、建設等行政管理部門;污水廠、固廢處理場等公用事業單位;環保科研院所、環保、市政等專業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研究院;環境諮詢公司、環境工程及設備製造公司、建築工程公司以及其它與環保有關的單位。亦可報考環境科學與工程城市環境生態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規劃等學科的研究生或出國深造。
環境生態工程
生態與環境問題是當今社會面臨的最主要挑戰,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從來只眷顧有準備的人,環境生態專業人才將有廣闊的社會需求和發展空間。
我院環境生態工程專業作為國內首批新辦並招生專業,將系統學習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景觀規劃等多學科領域基礎理論知識並加以交叉融合,突出土建環境工程和景觀規劃相關的專業培養特色。培養具有環境污染生態修復,城鎮生態規劃和管理,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既具有巨觀運作能力,又可以在相關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素質人才。
主幹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化學、大學物理、普通生物學、微生物生態學、生物化學、生態學導論、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原理、生態環境監測、城鎮生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環境經濟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生態工程、景觀規劃與設計(含景觀生態學)、城市生態學、濕地生態學等。
就業方向:可到環境保護、市政園林和城建規劃等政府部門從事管理和監察等工作,以及到設計院、房地產公司、環保公司、研究院、企業和高校從事生態規劃和設計、環境污染治理的工程建設和技術開發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規劃等學科的研究生以及出國深造。

重點學科

國家級: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低碳綠色建築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級基地:低碳綠色建築人居環境質量保障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985”科技創新平台:三峽庫區水質安全與生態重建研究院
211工程” 重點學科:城鎮人居環境質量保障科學與工程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重慶大學-凌志環保有限公司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重慶大學-重慶燃氣國家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省部級:
三峽庫區水環境安全與生態建設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人類聚居區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
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重點學科
——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分析化學、水生生物學、套用化學、生態學、自然地理學、植物學
博士學位授權點
——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城市環境與生態工程、城鎮建設安全工程、分析化學、水生生物學、生態學、自然地理學、城市規劃、建築技術、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碩士學位授權點
——環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環境科學和城市環境與生態工程

科學研究

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已成為各級政府亟待妥善解決的重要問題,學院各學科專業面對著巨大的國家需求和市場機遇,承擔了大量國家級科研課題和國際合作項目,年科研經費突破1億元,科研經費位居全校前列。
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荷蘭、丹麥等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關係,並與英國劍橋大學、英國拉夫伯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開展了合作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項目,獲得了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為優秀本科生的國外繼續學習提供了優質的通道。
基金項目:
Ø近三年學院申報成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項;
Ø近年來負責主持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水專項等國家級課題近50項;
Ø負責主持歐盟合作、中荷政府合作、中德政府合作、英國全球基金、英國自然科學基金、美國能源基金以及中美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20餘項;
Ø省部級科研項目60餘項;
Ø科研項目契約總經費近3億餘元(人民幣);
Ø主編(主審)、參編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政策、法規等40餘部(項);取得科研成果二百餘項,多項成果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
論文發表:
v近年來發表論文11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的論文345餘篇、EI檢索的論文300餘篇,在CSCD核心期刊源發表的論文567餘篇。
學術會議:
2013年學院先後主辦了:v“可持續城市建設與建築環境”高層專家國際論壇 v“第六屆建築與環境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暨第三屆“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築聯盟大會” 暨“國際綠色校園聯盟”(IGCA)成立大會 v“第四屆中日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學術交流會等3個國際學術會議
學科建設規劃
通過五年的建設努力,將市政工程和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建成國家級重點學科;增列環境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水文學與水資源、水文學及河流動力學、生態學、微生物學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人才培養

學院高度重視本科教育,教學管理規範,治學嚴謹,學生綜合素質良好,獲得社會廣泛讚譽。工程界都公認我院畢業生: “素質高,能吃苦,專業技術工作上手快,獨立工作能力強”。
學生獲獎:
中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
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特等獎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
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一等獎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學競賽 一等獎
學生就業:
學院歷年畢業生就業率高。每年畢業生供需比例達到1:5以上,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8%以上。
世界青年創新金獎世界青年創新金獎
美國數模競賽最高獎美國數模競賽最高獎

實驗室概況

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設有6個實驗中心(實驗室)和1個網路中心:
重慶市三峽庫區人類聚居區水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重慶市三峽庫區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一角實驗室一角
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研究中心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實驗研究中心
城環網路與計算中心
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研究中心是建設部、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包括給水室、污水室、微生物室、生化室、環境監測室、流體力學室、水泵室、固廢室。現有用房面積2872m2。實驗人員共11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6人。每年能為給水排水專業開出26個教學實驗。實驗中心現有各類實驗儀器設備約200種、600台(套),價值約為375萬元 。

知名校友

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
周琪,男,1977年入校,現任同濟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黃霞,女,1977年入校,現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熊中元,男,1977年入校,現任西北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羅萬申,男,1977年入校,現任西南市政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鄧志光,男,1977年入校,現任中南市政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黃勇,男,1977年入校,現任蘇州科技大學副校長
邱建林,男,1977年入校,現任重慶市規劃局副局長
趙世明,男,1977年入校,現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謝東海,男,1978年入校,現任上海偉仁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力,男,1978年入校,現任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王峰清,男,1981年入校,現任重慶水務集團總工程師
李彥春,男,1988年入校,現任中國市政西南設計研究院院長
應憲,男,1988年入校,現任深圳越眾集團董事長
閻斌,男,2001年入校,現任龍湖地產集團(重慶)副總經理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
(原暖通空調專業和城市燃氣專業)
任正非,男,1963年入校,現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潘傑客,男,1977年入校,現任泛華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寬,男,1977年入校,現任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
陳重,男,1978年入校,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
潘雲鋼,男,1979年入校,現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王頌秋,男,1980年入校,現任重慶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立,男,1980年入校,現任重慶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吳星,男,1980年入校,現任京能集團集團副總經理
成祖德,男,1982年入校,現任安徽省淮南市副市長
王為為,男,1985年入校,現任中華煤氣副總裁
李曉峰,男,1989年入校,現任華聞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陶磊,男,1989年入校,現任成都市建築設計院院長
吳江濤,男,1990年入校,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熱流中心特聘教授,主任
陳勇,男,1992年入校,現任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環境工程
張永良,男,1985年入校,現任中國國民黨革委廣州市委副主委
何永全,男,1985年入校,現任重慶市環衛集團總工程師
於莉,女,1986年入校,現任河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
吳勝軍,男,1988年入校,現任重慶市江北區環保局局長
譚明卓,男,1990年入校,現任江門慧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