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院

里院

青島的里院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世紀四十年代,達到鼎盛時期。據1933年的統計資料,青島有各類里院建築506處,房間16701間,建國時青島留存的里院仍有400多處。

里院是青島頗具特色的地域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相比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福建的土樓,它是由西式洋樓與四合院巧妙結合而來的。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里院曾作為青島中下層市民的民居形式而普遍存在著。它不僅是老青島人避風擋雨的居所,更是青島歷史的見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里院
  • 拼音:lǐ yuàn
  • 五筆:ㄌㄧˇ ㄧㄨㄢˋ
  • 別稱:裏院
概述,來由,布局,現狀,

概述

里院(裏院),靠後面的院子。又指青島特有的民居建築。
里院最早誕生於20世紀初的大鮑島中國城內,是由當時青島著名的德國建築公司之一的希姆森公司(中文名祥福洋行)的建築設計師阿爾弗萊德·希姆森設計的,後來隨著不斷改進逐漸演化成了最具青島本土特色的民居形式。
1922年《青島概要》稱其為“華洋折中式”建築。里院大多平行街道而建,其外部輪廓由城市街道走向決定,常為方形,四周圍合,中心形成一個大院,兩到三層,底層多為商業用途,二層以上為住宅。這種里院不同於中國傳統布局,與之類似的中國里坊一般規模遠大於青島里院,里坊有封閉的坊牆,基本生活需求在坊內可以解決,但里院一般較小,院內沒有牆壁,彼此之間沒有阻隔。里院街區與中國傳統的街坊布局也不同,中國傳統街坊由街巷組成,分割成長條形地段,每個地段由若干院落並聯。中山路北段里院臨街拱型的過道和門窗設計顯然也是參照了歐式建築的風格。
從平面布局來看,這種里院街坊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西方近代規劃模式,但是每一個街坊中的院落及其內部構成卻兼具中式建築的特點,比西方集合住宅更加人性化。每一戶多是單間居室,有少量套間。院落入口常設立一個中國傳統的影壁遮擋 。為使中國人適應西方的高層樓,用置於院子一側的木質拱廊和室外樓梯相連。這樣,即使是對於二、三層樓,也可以做到像中國傳統的帶院房子的建築一樣,有一條通道可使各房間直接連線戶外。
里院建築大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屬於院內天井式的居住院落,多為兩層,少數三層或四層,其依據青島地勢而建,高低大小不一,造型各不相同。作為中西式合璧的獨特建築,一層臨街的房屋面積較大,常用於開辦店鋪,樓上為多個小型單間用來居住,是
根據1933年青島市社會局的統計,當時全市的里院有506處,房間16701間,住戶10669家。

來由

德占時期,德國人在青島進行了格網規劃,因此形成了不規則四邊形、五邊形等街區形狀,而歐洲的聯排式住宅,TOWN HOUSE,在20世紀初葉隨沿海租界的開發而大量建設,並在各地本土化,形成不同的建築形態,青島的里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青島的里院大多由青島人自建而成,其外部輪廓由城市街道走向決定,常為方形,四周圍合,中心形成一個大院,建築一般是兩到三層的木頭結構,後期也有四到五層的磚混結構,底層多為商業用途,二層以上為住宅。

布局

從平面布局來看,里院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西方近代規劃模式,但每一個院落及其內部構成卻兼具中式建築的特點,比西方集合住宅更加人性化。為使中國人適應西方的高層樓,用置於院子一側的木質拱廊和室外樓梯相連。這樣,即使是對於二、三層樓,也可以做到像中國傳統的帶院房子的建築一樣,有一條通道可使各房間直接連線戶外。里院建築雖然外表並不富麗堂皇,但是它規模適中,空間組合變化多端,材料技術較為成熟,裝飾裝修得當,建造過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和青島城市的歷史變化。

現狀

隨著城市改造的蠶食,分布在北部與西部城區的里院建築所剩無幾,現存里院建築僅剩有六片。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海泊路63號的積慶里(也稱廣興里)、黃島路17號的平康五里等。
青島灣老城區改造計畫的推行,著名的黃島路市場徹底的告別了過去的所謂“髒亂差”,在拍攝時我和平康五里的大爺大媽們聊天,得知這裡也會在2017年年後進行徹底的改造。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它記錄留存下來。
里院建築大多已經年久失修,無法滿足現階段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亟待整改,但同時,里院作為青島城市歷史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留給後輩的寶貴財富,無論是從建築、文化、藝術、社會等領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如何保護、如何更新,我相信這是對規劃者的一大挑戰,怎樣修舊如舊,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歷史面貌,傳遞遺存的歷史信息,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