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涅盤

釋迦牟尼佛涅盤

【釋迦牟尼佛涅槃】釋迦牟尼佛涅槃在農曆二月十五。

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佛陀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宣布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周那)奉獻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南傳記載為痢疾,北傳記載為背痛)。釋迦牟尼口渴,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釋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走到拘屍那醯連尼耶跋提河的岸邊,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雜阿含經》記載為“繩床”),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臥,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r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於此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迦牟尼佛涅槃
  • 人物:釋迦牟尼
  • 時間:農曆二月十五
  • 年齡:八十歲
簡介,另一種傳說,涅槃的意義,涅槃的種類,就小乘方面,就大乘方面,就大小相對言,

簡介

釋迦牟尼佛,俗世人稱“佛祖”,其實在佛教眼中,他是現世教化眾生的佛陀.佛教的教義,全賴釋迦牟尼佛傳播於世。 釋迦牟尼:在歷史上實有其人,他的生活年代大體與中國的孔子同時。釋迦是一個部落的名稱,牟尼是能仁,能寂,合起來可理解為“釋迦族的聖人”,原名叫喬答摩悉達多,釋迦佛的另一個稱呼“如來佛”,如來的意思是指從如實(絕對真理)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釋迦牟尼於公元前566年出生於喜馬拉雅山南坡的迦毗罹王國,其父為該國淨飯王,一天其母摩耶夫人夢見一頭白象·伴隨道白光從空中降下投入她的右肋,從而有了身孕。農厝四月初八這一天,摩耶夫人遵照習慣回娘家,走到藍毗尼花園,手攀無憂樹枝坐下休息,一陣和風吹過,喬達摩,悉達多從摩耶夫人右肋誕生,這時天空出現了兩條龍,一條吐涼水,一條吐溫水為其沐浴,喬達摩悉達多沐浴後即站起來向前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接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環顧四方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全身出現金黃色,雙頰豐滿如雄獅,毛髮均向上生長,其母生他七天即逝世了。姨母波波提夫人擔負撫育之責。十六七歲娶拘利城善覺王之女耶輪陀羅生子名羅候羅。他看到社會殘酷無情,人們受著生老病死種種苦難。毅然拋棄舒適生活,出家修行。先隨婆羅門教苦修,日食一麻一麥,瘦的皮包骨,卻一無所獲,於是用尼連禪河水洗去六年的污垢,因身體虛弱爬不上岸,幸虧樹神垂下樹枝才抓住上了岸,這時牧羊女見他可憐,端來一碗乳糜,吃後才恢復了體力,這就是衍化出的“臘八粥”。走到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沉思,四十九天恆出——條正道:“人有了我”,而產生慾念”,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只有達到“涅槃”,才;能脫離痛苦”。擺脫輪迴,要想達到就要修道。他所創立的理論被稱作“佛教”。從此釋迦喬達摩,悉達多成了“佛陀”,簡稱為“佛”,世人尊其為釋迦牟尼。 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星悟道後,又在樹下靜坐了七天,觀察思維,探索弘傳教理度化眾生的方法,之後就由菩提樹下動身,打算到鹿野苑先去度化離去的的侍者橋陳如等五人,世尊在途中接受了諦婆沙和跋利迦等諸商人的供養,並接受諸人所請,為其授皈依。這是世尊度化眾生的開始,這些商人也就成了佛門最早的在家信眾——優婆塞。
世尊到鹿野苑的時候,先前侍從太子的橋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舍婆闍、跋陀羅闍五個人,以為世尊是退轉淨行的沙門,初相約世尊到時不起立問訊。及至世尊到時,五人都不覺起立敬禮,或為敷坐,或執衣缽。世尊就問道:“你們已共約見我時不起立,現在又為何供我使役呢?”
五人深感慚愧,就問世尊說:“瞿曇(世尊的姓),修道有進步吧? ”
世尊告訴五人說:“你們怎能對無上之尊而稱姓呢?雖然我心如空,無所分別,但你們這等驕慢,將招不善之報啊!”接著又告訴他們說:“你們莫以小智輕量我道成與不成,我已捨棄苦樂,行於中道,內心寂定,遠離生老病死苦患,得成了正覺。”
五人聞知,歡喜踴躍。世尊知道五個人皆已悔過.就初轉法輪,為他們說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修行法門,令五人離垢證果,為佛弟子。後人稱此五人為五比丘,這是世間有比丘的開始。
到這個時候,世間三寶,悉已具足。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釋迦牟尼佛,法寶即四諦聖法,僧寶就是最初被度的五比丘。
世尊度化五比丘後,就暫時安居在鹿野苑中。不久波羅奈國長者耶舍,和他的親友五十人都來向世尊皈依又遣弟子赴四方弘化,他自己並親到摩迦陀苦行林中,度化事火外道優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及伽耶迦葉三弟兄。他們三弟兄尚有弟子千人,同時皈依世尊,於是世尊的聲教四被,遠近尊揚。
世尊想到未成道時,頻婆娑羅王有:“若成道時,願先見度。”的約言,於是帶領千餘弟子,走向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聞說世尊來到,欣喜萬分,親自迎接世尊到迦蘭陀竹園中,聽受經法,受持五戒。他並在竹園中建造寺宇供世尊居住,這就是僧伽最初有寺宇之始的竹林精舍。
這時婆羅門中有舍利弗及大目犍連二人,都聰明智慧,名望素著,各有一百弟子修習道行,一天舍利弗途中遇到世尊弟子馬勝比丘,見他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中頗為敬羨,便問馬勝比丘道:
“請問令師是誰,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 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年紀幼稚,受學日淺,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
舍利弗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
馬勝遂說偈道:“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釋迦摩尼釋迦摩尼
舍利弗聽了,大有感悟,回去告知目犍連,帶著弟子一同皈依世尊。
這二人皈依後,世尊因他二人學識優越,對他二人特別重視,這就引起舊弟子中有以為不平的,世尊因說四句偈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自此,僧團中漸漸有了戒律的制定.戒,梵文叫波羅提木叉。
橋薩羅國的須達多長者,受世尊教化,與太子祗陀共建只園精舍——這就是有名的祗樹給孤獨園。此後世尊就常往來於竹林精舍與柢園精舍之間,以這兩個地方作為說法的重要地點。
這時淨飯王聽說太子成道,並在鄰國王舍城說法。就遣使者請世尊回國一行,世尊就回到迦毗羅城父親族說法。阿難陀,阿那律諸王子都隨世尊出了家。後來世尊之子羅侯羅也剃度出家,世尊因他年歲過小,就為他制定了沙彌十戒,這是僧團中有沙彌的開始。
世尊如是前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度人無數,到了世壽八十歲的時候,這時三藏教典已經盡備,四眾弟子普沐教澤,度生之事漸畢,就在拘屍那伽羅城外希連若跋提河畔示疾,擇在娑羅雙樹間,命阿難敷設床座,示以即將涅粲。
這時諸大弟子都傷感無比,就推阿難向世尊請示四事:“一、佛滅後依誰為師?二、依何安居?三、如何調伏惡性比丘?四、如何結集經典令人證信?”世尊指示說:“第一依戒為師;第二依四念處為安住;第三惡性比丘默擯;第四在經典前冠以‘如是我聞’四字令人證信。”這時有外道婆羅門須跋陀羅趕來求度,成為世尊最後的度化弟子。
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八十高齡,傳教已四十五年,佛教已被南亞大多數人所接受,各地均建立了寺廟,出家的和在家的信徒倍增,這時,釋迦牟尼背疾復發,自知將要謝世,便來到拘屍那伽的跋提河邊,在兩棵婆樹間弟子阿難系好繩床,釋迦牟尼:頭朝北,面朝西,側臥於繩床上,他的右手支著頭,左手放在身,雙足併攏,在農曆二月十五,進入“涅槃”,心臟停止了跳動。

另一種傳說

相傳釋迦牟尼佛在世之最後一年,離摩揭陀國,北渡恆河,經毗舍離,至波婆城,受金工純陀之供養,因食蘇迦拉摩達伐(即栴檀樹茸)而罹病。臨終前於拘孫河作最後之沐浴,復至拘屍那揭羅城沙羅雙樹林,頭北面西呈吉祥臥。夜半,釋迦牟尼佛將舍壽前,對諸弟子作最後的教誡,而後平靜地入滅。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入滅,佛教稱每年此日為佛涅槃日。
關於佛涅槃日之具體日期,歷來佛教經典記載不一。《長阿含經》卷四,定佛涅槃日為二月八日;《大般涅槃經》卷一、《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定佛涅架日為二月十五日;《大唐西域記》卷六,則為衛塞月後半十五日;《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則為八月八日;《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一、《大唐西域記》卷六援引說一切有部所傳,為迦刺衣迦月後半八日;《灌洗佛形像經》則為四月八日。總的說來南傳、藏傳佛教歷來將佛涅槃和佛誕日、佛成道日定在同一天,而我國漢傳佛教則將這三個節日區分開來,其中佛涅槃日習慣定為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日,此例沿襲至今。寺院於此日通常舉行一些簡單的慶祝活動。

涅槃的意義

涅槃是梵語,正音為波利匿縛男,舊雲涅槃,今順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雲涅槃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雲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云:涅名為出,盤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
若據新譯——玄奘法師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說:即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圓),三惑煩惱徹底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寂),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到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槃的境界——圓寂。圓約進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約滅惡方面言(斷惑滅苦)。據此研究起來,圓寂似乎大乘無為的涅槃,寂靜、滅度等為小乘涅槃。
要之,圓寂也就是指得“圓明寂照之真心”。因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圓),永離一切煩惱(寂)故。成佛即證此真心,故涅槃並非諸佛的專有品,不過凡夫一向為夢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證得。所謂迷則顛倒夢想,悟則究竟涅槃。
當知夢想,根本是由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是證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涅槃的種類

現在再來把它的種類介紹一下:涅槃有二種,一、有餘,二、無餘,要詳細明白它當分三段來講:

就小乘方面

證得阿羅漢果,對於招感生死業因的見思惑,雖已斷盡而更不生起,但尚有前業所招的生死果報身未滅(生命體猶存),叫做有餘涅槃(尚有餘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滅故)。若連以前煩惱業所受之身亦滅,更不隨業受生死,叫做無餘涅槃(無餘外生死苦果可滅故)。換言之: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煩惱業惑已經解脫,即眾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現實生命體亦同稱解脫,此為無餘涅槃。以上為小乘的有餘、無餘涅槃(此有餘、無餘同為一體,因同斷見思,同證真理。其不同處,唯在有漏依身上滅,未滅上分)。

就大乘方面

若變易生死因盡為有餘涅槃,變易的果盡為無餘涅槃。此為大乘的有餘、無餘涅槃。

就大小相對言

小乘所證涅槃為“有餘”,因為它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塵沙、無明煩惱未斷,變易生死未了,故曰有餘。至於大乘所證的涅槃,則為“無餘”,因為它是三惑全斷,二種生死永滅,再“無”其“余”的煩惱可斷,生死可了,故曰無餘。此為大小相對的有餘、無餘涅槃。
又近代的學者說:果報身未滅為有餘(雖惑斷而身尚在)待果報身滅時,始稱為無餘的涅槃。
更對於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解,詳細可再分為三點說明:
1、小乘滅生死而涅槃,大乘達生死即涅槃,這叫做本性寂滅非寂滅異,此其一也。
2、小乘唯斷界內見思,大乘並斷界外(三界外)塵沙、無明,這叫做界內界外斷惑異,此其二也。
3、小乘無身無智,未徹證法身般若之德;大乘則身知具足,眾德圓備,這叫做眾德具不具異,此其三也。我來引一段經文補釋這眾德具不具的道理,使讀者易懂。
“法華玄贊”二云:“一、真如之體靈明妙覺,名為般若”;彼為覺性故也。小乘之涅槃體非覺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體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彼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小乘之涅槃非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體眾苦都盡,名為“解脫”;彼離分段變易故。小乘之涅槃唯離分段,未脫變易,故非圓滿解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