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社會工作制度

醫務社會工作制度就是醫院推出的以志願服務為核心的社會工作制度。其目的是讓醫務社會工作者與醫護技術人員一起為疾病的預防、治療和患者的康復而努力,共同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務社會工作制度
  • 外文名:Medical social work system
  • 概述:醫務社會工作制度就是醫
  • 簡介:針對中國醫療糾紛增多
  • 存在問題: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
  • 服務目標:以病人為中心
簡介,存在問題,

簡介

針對中國醫療糾紛增多、醫患矛盾突出的現狀,新醫改方案明確提出了開展醫務社會工作、增進醫患溝通的主張,讓醫務社會工作者與醫護技術人員一起為疾病的預防、治療和患者的康復而努力,共同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目標。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總結並借鑑國內外較為成熟的經驗,以志願服務作為開展醫務社會工作的切入點,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倫理全方位的服務,建立了包括志願服務體系、志願者評價體系以及管理體系等醫務社會工作模式。醫院自2009年4月成立醫務社會工作部以來,參與服務的志願者有500多人次,服務時間達651個小時。

存在問題

醫務社會工作制度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社會工作教育與社會工作服務理念,已被引入中國,但是20多年之間的發展速度極其緩慢,其中重要原因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覆蓋和淹沒了”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經濟成長式”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制度營造適宜的社會環境,社會工作同日趨商業化醫療服務間存在緊張的狀態。
經費短缺、編制緊張和社會輿論的壓力。
絕大多數醫院本身都處於一種進退兩難和等待觀望的狀態,一方面,醫院管理者想方設法去改善醫患關係,增設社會工作部和醫療糾紛協調辦公室;另一方面,醫院又面臨生存發展的現實問題,增設社會工作部和聘用醫務社會工作者越多,就意味著醫院“非創收性”負擔越大。同時,醫療機構是高知識密集、高專業技術密集和多專業學科相互合作的領域,各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設定已普遍超編,無法再增加新的專業技術崗位。因此,在醫療機構市場化生存環境與社會責任、社會福利性質之間潛在的結構性、體制性衝突的社會處境下,醫院內外夾擊與痛苦掙扎可想而知,這是醫療機構發展醫務社會工作制度所面臨的最大制度化約束。
社會工作教育制度與醫療衛生制度之間相互脫節,溝通不暢。兩種體系都獨自運行,相互依賴程度偏低,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性較強,而且較為封閉,目前社會工作專業學生較少接受有關醫學的教育,較難進入醫療衛生機構實習,較難獲得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就業機會。
國家巨觀制度安排與政策模式的限制。
這集中體現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定性上,醫療衛生事業在國家巨觀社會發展議程中所處戰略地位,醫療衛生機構社會責任和社會福利功能,醫護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地位,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和人才培養,無編制、無崗位、無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系列、無明確的職責和無經濟創收的能力,這些現實而嚴峻的問題制約著醫務社會工作制度的健康發展。不言而喻,如果沒有整體、系統、長遠、配套的改革措施,醫務社會工作制度建設將任重道遠。
醫務社會工作團體、組織專業化程度不高。只有通過社會服務實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讓公眾了解和感受到真真正正的專業化、人性化、個性化、福利性的社會服務,社會工作制度建設才有堅實的社會基礎和社會條件。
社會工作者的培養、使用、待遇、評價問題突出。
社會工作制度建設的國際慣例和基本模式是在專業化、連續性、綜合性的社會福利制度中,社會工作者與其他專業技術人員通力合作,分別從自身專業的角度共同幫助有需要的人群,這意味著社會工作者承擔有限社會福利責任,他們需要其他專業人員提供的支援性服務。但是,中國社會福利制度框架正在建構過程之中,社會工作者所掌握和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不多,公眾和社會管理者對其期望又普遍偏高。因此,社會工作者的服務能力與社會現實期望值之間存在明顯差距。社會工作者的培養、使用、待遇、評價問題突出,迫切需要政府出台相關政策。
社會工作制度建設是一項錯綜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是社會利益格局的大調整,是解決當前結構性社會矛盾、社會衝突的制度化方法。因此,必然影響各方面的利益,這是社會工作制度建設面臨的最大難題和嚴峻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