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鳳凰台

鄭州鳳凰台

鄭州鳳凰台位於鄭州舊城城東偏南處一地,是鄭州八景之一。鄭州舊城城東偏南數里,有一片風光旖旎的湖泊,古稱僕射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州鳳凰台
  • 景點級別:AAA
  • 著名景點:鳳台荷香
  • 大米:皇帝的貢米
  • 史實記載:《鄭州志》
  • 人文精神:人文名勝、熱愛自然風光
景點歷史,景點傳說,景點特產,景點傳說,

景點歷史

現存最早的鄭州舊志明嘉靖《鄭州志》載:“僕射陂,在州東。後魏文帝賜李沖,因名之。”僕射是古代官職名,秦漢時相當於尚書,漢末至唐宋時相當於宰相,鄭州僕射陂因僕射李沖而得名,成為鄭州歷史文化名勝,屢屢被文人墨客形之歌詠。明代,永樂進士、卒諡文清公的薛瑄(1389-1464),永樂間鄭州鄉貢馮振,宣德間河南提學僉事曹璉,河南參議高信,都曾寫詩歌詠僕射陂,那“荷芰分香花有艷,鯨鰲伴月水無波”的詩句曾經給人以無窮遐想。
明萬曆間,任戶部主事的鄭州人陰化陽在僕射陂岸邊鳳凰台周圍購田建園,台上建“來儀亭”,台南北建牌坊三座,台東建“石淙莊”,莊內有“鳴鳳堂”、“蘧覺軒”、“望遠亭”、“先月樓”、“棲雲塢”、“茹翠洞”等,另建“君子亭”、“知樂亭”、“猗猗院”等。他在《東山勝地記》中記曰:“鄭巽隅有鳳凰台,遙睇山巒,雲翠飛動。”“台之自北而東,綠柳長廊,碧荷水殿,夏秋間,極目注望,荷香十里。識者擬之為東山勝地。余素有山水之癖,遂竭孚囊以買山。” “至君子亭,則池塘環抱,如坐冰壺中。芰荷之紅白動盪,恍若能解語者。”“每攜達人著屐登眺,其西之雉堞,峙在咫尺,而城中塔影,又隱隱雲樹間。自西而北望,則太行山、紫荊山若從雲際飛來。正西南而望,則遠而嵩少,近而梅泰,足豁雙眸。台正南,其山岫又環繞如屏,與嵩少梅泰若一脈逶迤。”

景點傳說

大禹治水時期,洪水淹沒了黃河沿岸的村落。陝西一魏姓老人帶著一家四口,坐在木排上,順黃河水漂到了鳳凰台附近。突然,他們看到不遠處的大水中的一個土丘上,臥著一對鳳凰,老人說:“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我們就把木排停在這裡吧。” 水退後,老人發現鳳凰臥的地方原來是一個高高的土台,從此這裡就名為“鳳凰台”。
如今的鳳凰台成了一座孤島如今的鳳凰台成了一座孤島

景點特產

老魏介紹,村裡的大米一直是皇帝的貢米。“鳳凰台以北50米,有個自來泉,農民在泉水漫過的那片土地上種下稻子,產出的粳米又香又大,三粒米加在一起有一寸長,傳說蒸熟後在鍋內粒粒不倒。此米被命名為‘鳳台仙’米。 該米從明清時代,就作為進奉宮廷的貢米。”其種植面積小,無法推廣,一向被視為珍品。
這裡離鄭州近,到上世紀80年代,相繼建起了開發區,生產“鳳台仙”的稻田被占,“鳳台仙”從此絕跡。鳳凰台下可能是商代遺址,雖然村子拆遷,村民家搬走了,不少村民有事沒事還來台邊轉轉。村民朱先生說,鳳凰台是鄭州的驕傲,傳說無可考究,但台邊挖出很多文物。2008年7月14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認為這裡為商代遺址,因為挖出的瓦罐和陶器的特徵都屬商代的。

景點傳說

清代,僕射陂被稱作城湖,康熙《鄭州志》載:“城湖,即僕射陂也,在州東五里堡南,廣可十餘頃,水光如鑒。前對鳳凰台,如屏如幛。夏月荷花盛開,香風襲人。一郡之勝概也。北魏以此賜僕射李沖,因名。唐玄宗更名廣仁池。今金水改注城東,每溢入湖中,漸覺淤淺。”“鳳凰台,在州東門外二里許,世傳有鳳凰集,故名。”經歷明末戰亂,陰氏故居已經不存,但鳳凰台依舊巍然,君子亭依舊完好。康熙二十九年鄭州學正徐杜《鄭州攬勝賦》曰:“東郊有湖,方可十里。澄澈如鑒,一泓清水。”“翠鳥翔于波上,錦鱗游於淵底。迎岸弱柳垂絲,滿塘鞭蕖放蕊。秔稻離離,恍若南國蒔種;漁舟泛泛,疑是滄浪停艤。君子亭邊,可以乘興納涼;東山脊上,得以極目眺視。”這裡仍然是鄭州人休閒旅遊的最佳去處。
順治《鄭州志》的參修者鄭州生員張檉,曾經與友人一起到東湖賞荷,詩人與朋友們坐於亭內,模仿古人的樣子,用荷葉製成碧筒杯,用剝了皮的荷柄作吸管飲酒品茶,別有一番清香,別有一番雅趣。亭的周圍泉清波碧,魚躍鳥翔,荷花盛開,香氣襲人;綠柳長廊,碧荷水殿,這如笙簧般的蟬鳴,這如鼓樂般的蛙唱,是天然的伴奏,是勸酒的樂章。他寫詩說:“水宮仙子漾清濆,坐對波光魚鳥群。酒酌碧筒香欲咽,茶烹細蕊味偏芬。蟬笙樹里喧天籟,蛙鼓池邊侑客醺。冉冉新妝誰共賞,濂溪別後有東君。”
另一位鄭州詩人時弘化,在一次集體春遊東湖時,看到湖心水面像鏡子一般明朗,湖邊山岡像屏風一樣亮麗,剛剛長出的荷葉小如錢幣緊貼水面,水中菖蒲劍葉新抽色澤青青,一切都顯得那么開闊敞亮,那么鮮活生動,他寫詩說:“湖心開似鑒,岡面敞如屏。貼水荷錢綠,迎風蒲劍青。”當時,城湖水面備有遊船供應遊人玩賞,康熙二十年(1681)任鄭州州學訓導的寶豐人吳駿,曾寫有古體詩《澄湖約諸公泛舟》:“解纜放中流,清風來正緩。泬寥天際空,觸目秋光滿。意適物彌佳,舟移境自轉。”描寫了泛舟澄湖的陶醉心情。時弘化還寫有古體詩《東湖》:“僕射陂邊煙景多,雲錦十里翻風荷。面面高嶺開帳幕,平湖一望漾碧波。亭名君子邃且阿,幾似會稽山陰之換鵝。步苔徑兮穿薜蘿,更尋小樓直上,窺見轘箕嵩少,遠峰環列如青螺。”可見游湖期間還可登山望遠,走過布滿蒼苔薜蘿的山徑,踏上山巔亭樓,可以環視周圍環列的山峰。
順治進士、曾任陝西省安塞縣知縣的鄭州人張抱,晚年回鄉後也曾寫詩歌詠鳳凰台:“鳳凰台上鳳凰游,四壁薰風拂細流。過雨芰荷走珠顆,迎暉山塢疑丹丘。蟬鳴綠樹深深地,鷗泛碧波曲曲洲。對此正堪娛永日,肯將盈昃恣閒愁。”詩歌說:“鳳凰台上相傳曾有鳳凰出沒,台畔香風陣陣水面漣漪輕柔。新雨後的菱葉荷葉滾動著顆顆水珠,陽光下的山丘仿佛是海市仙樓。知了在茂林深處鳴唱,鷗鳥在湖面波中嬉遊。面對著怡人美景正可盡日陶醉,誰願把大好時光用來對付閒愁!”詩人筆下的鳳凰台,四面香風襲人,水波粼粼,雨後新晴,美景如畫。
鄭州八景的記載,最早見於乾隆十一年知州張鉞主修的《鄭州志》(刊刻於乾隆十三年)。在他主修的《鄭州志》里,在卷首刻繪了鄭州八景圖,並分別配以他手書的七言絕句各一首,分別是《圃田春草》、《汴河新柳》、《鳳台荷香》、《梅峰遠眺》、《古塔晴雲》、《海寺晨鐘》、《卦台仙景》、《龍崗雪霽》;在卷十二《藝文志》中,又收錄了他八首五言律詩,詩題與八景名同。張鉞,字有虔,號毅亭,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今屬河北)人,乾隆三至六年(1738—1741)乾隆八年至十二年(1743—1747)兩任鄭州知州。他的七言絕句《鳳台荷香》是:“台荒不見鳳來翔,路轉迴廊得小涼。十里薰風三尺水,紅雲擎出翠雲鄉。”他的五言律詩《鳳台荷香》是:“僕射陂邊水,螺痕鏡里青。鳳凰難出穴,君子尚余亭。盪槳通花氣,搴筒繞鷺汀。避炎應第一,磅礴思沉冥。”在這首五律詩中說:廣闊的僕射陂水,倒影著青翠的遠山。鳳凰台沒有了鳳凰,君子不見只剩了君子亭。手拿竹筒,在荷花散發的氣息中盪槳,在白鷺棲遲的汀渚邊泛舟。統觀全詩,頗多弦外之音:他看僕射陂中之遠山倒影,只是虛幻的“鏡里青”而已;他未至鳳台即先發感慨:“誰見過鳳凰?哪裡有君子?”似乎對遊覽心不在焉;結句“磅礴思沉冥”卻未說破,只說“避炎第一”似乎言不由衷。聯繫張鉞入仕以來兩任鄭州知州,其中還有一次調任它州而未就,並且終身未能拔擢升遷,顯然不能算是“春風得意”,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張鉞寫此詩時大約心情不佳,他所避之“炎”,可能不僅是指天氣的炎熱,而是指某種煊赫的權勢,他既不願“趨炎附勢”,又無力與之抗衡,只有避之而已;他對“鳳凰難出穴,君子尚余亭”的社會現實有著深刻的認識,卻只能對著這湖光山色透露憤懣罷了。
接替張鉞任鄭州知州的何源洙,同樣的題目,在他筆下卻風格迥異,全詩充滿了一種昂揚奮發的情調。他的《鳳台荷香》是:“僕射陂前路,荷香遠引來。綠全侵沼水,紅欲上亭台。君子長棲野,伊人合溯洄。玉餐新入貢,努力事栽培。”首聯入題,寫游鳳凰台的原因,只是被“荷香遠引來”,“遠引”二字絕妙,未到鳳台而先被荷香陶醉,便見出鳳台之荷其香濃烈。次聯寫初到鳳凰台之所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綠”、“紅”二色,只此二字便見出蓮荷生機;“全侵”、“欲上”用擬人手法,寫蓮荷的盎然生氣,形象咄咄逼人,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荷葉將湖面完全覆蓋,荷花甚至開放到了君子亭和鳳凰台上。第三聯寫遊覽鳳凰台之所思,詩人因君子亭聯想到古之君子大多在民間棲隱,又因僕射陂聯想到《詩經·蒹葭》中對“伊人”的嚮往,表達了詩人對民間賢達和理想君主的盼望,以及對清明政治的追求。尾聯從鳳凰台荷香聯想到鳳凰台米香,以鄭州知州的角度,期望這裡的農民“努力事栽培”種好鳳凰台大米,雖然剛剛完成了鳳凰台大米的入貢,但以後還應該有更好的收成。全詩起承轉合運用自如,結尾意斷情連,靠鳳凰台荷花與鳳凰台大米共有的奇“香”,將自然景色與國家田賦聯繫起來,將作品的思想內涵推向了封建社會國家政治的高度。
清末的僕射陂風光依舊,此時與張鉞八景詩的創作時代已相距百有五十餘年,這裡仍是鄭州八景之一,被稱作“鳳台荷香”。民國五年的《鄭縣誌》,又收錄了光緒年間鄭州學正朱炎昭八首七言律詩:“鳳凰去後剩空台,台下陂塘面面開。亂把秧針將水刺,齊撐荷蓋接天來。閒鷗眠處清芬滿,孤鶩飛時落照巉。自有舟如蓮瓣小,香風搖盪綠雲隈。”朱炎昭,清歸德府鹿邑縣人,同治六年(1867)舉人,光緒二十年(1894)任鄭州學正,宣統三年升任衛輝府教授,善書畫,著有《蔬香閣詩草》。在他的筆下,先寫台,次寫荷,次寫香,最後寫蓮舟,娓娓道來,從頭至尾寫景,顯得從容不迫。首聯只寫鳳台和陂塘,雖然凰去台空,但陂水如同一面面明鏡敞開著襟懷。次聯寫荷,由於受不同條件的影響,蓮荷的生長有先有後,萌發晚的剛剛刺破水面,生長早的已經荷蓋接天,“亂把”、“齊撐”二語將蓮荷的無限生機表現到了極致,這是一曲生命的讚歌。第三聯寫荷香,這清芬的溫馨陶醉著閒眠的鷗鳥,吸引著孤鶩的縈懷。尾聯寫輕舟如蓮瓣之小巧,隨香風搖盪在綠色深處,給讀者留下了裊裊餘韻。
作為鄭州八景之一的“鳳台荷香”,由於河水沖積,風沙侵蝕,年代久遠,滄桑變易,山巒漸被平夷,湖泊漸被淤塞,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模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鄭州成為河南省省會,人口劇增,這裡逐漸被平整為農田。八十年代以後,隨著鄭州城市發展框架拉大,這裡又迅速進入市區城區之中,僕射陂、鳳凰台、君子亭,都已成為歷史陳跡,被埋入現代化的摩天大廈和現代化的園藝建築之下。但是,鄭州古人重視人文名勝、熱愛自然風光的精神,美化城市環境的努力,仍可為我們今天現代化建設所借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