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南

鄧小南

鄧小南,女,漢族,1950年6月生於北京鄧廣銘的女兒,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學婦女研究中心研究委員。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參事,國家級教學名師。曾任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1985年留校任教,多年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史、中國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婦女史。主要學術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潤學史叢稿》《宋代歷史探求》等。曾在哈佛大學等海外多所高校講學。在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其開設的“中國古代史(下)”“中國古代的政治與文化”“宋代政治制度史專題”等課程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2016年9月擔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小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0年6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宋史、中國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婦女史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歷史課題,學術著作,學術論文,獲獎記錄,人物軼事,

人物經歷

1978、9——1982、7 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生;
1982、9——1985、7 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
1985——1997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助教、講師、副教授;
1998年至今,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6月,被聘任為國務院參事室參事。
海外講學:
2003年3月~6月,韓國高麗大學東洋史學科,客座教授,講授“宋代歷史專題”(本科)、“唐宋課績與資格制度研究”(研究生)。
2006年 1月21日~2月11日,日本大阪市立大學,講學;4月6日~5月2日,訪問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中心。
2006年9月14日~2007年1月8日,台灣清華大學歷史所客座教授,講授“宋代史料選讀”、“宋代政治制度專題” 。
2008年9月15~2009年1月15日,應邀到台灣成功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學期。
2009年4月15日~8月15日,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任教,9月23日—2010年2月18日,應邀在德國圖賓根大學漢學系任客座教授
2016年9月20日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學術兼職
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2017-)、
2006年至今任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
2009年4月當選為中國史學會副會長、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分冊顧問。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歷史學科宋遼西夏金史分支主編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學術評審委員會委員
北京大學《國學研究》編委

主講課程

中國通史(隋--清,歷史系主幹基礎課),
宋遼金史專題課(本科高年級選修課),
唐宋婦女史研究(研究生選修課),
宋代史籍導讀(有關研究生必讀,讀書課),
宋代政治制度專題(宋史專業研究生必修課)。

主要貢獻

歷史課題

“中國近世的家族與社會”(台灣中研院史語所主持合作項目);
絲綢之路——吐魯番的歷史與文化”(與耶魯大學合作,美國路斯基金項目);
“祖宗之法”與宋代的官僚政治和制度”(中華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政治形態、官僚制度與政治文化”組成部分);
唐宋時期中央考察地方官員的信息渠道(中華社科基金項目);
華北地區水資源管理與民間社會組織(與法國遠東學院合作項目);
《中華文明史》(北京大學重點科研項目)。

學術著作

《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課績·資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唐宋女性與社會》,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8月;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聯書店,2006年9月;
《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朗潤學史叢稿》,中華書局2010年6月。

學術論文

《北宋的循資原則及其普遍作用》,《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北宋文官磨勘制度初探》,《歷史研究》1986年第6期;
《宋代文官差遣除授制度研究》,《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4期;
《試論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北京大學學報》1990年第2期;
《試論宋代資序體制的形成及其運作》,《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關於“泥馬渡康王”》,《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北宋蘇州的士人家族及其交遊圈》,《國學研究》第五輯,1996年3月;
《龔明之與宋代蘇州的龔氏家族——兼談南宋前期崑山士人家族的交遊與沉浮》,《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98年6月;
"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Feb.1999 (美國《亞洲研究》)。
《試論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時期為中心》,《國學研究》第七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中國的歷史世界:統合體系與多元發展》,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出版會,2002年2月。
《近臣與外官:試析北宋初期的樞密院及其長官人選》,《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從考古發掘資料看唐宋時期女性在門戶內外的活動》 ,《歷史、史學與性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關於"道理最大"——兼談宋人對於"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年第2期。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
《關於宋代政績考察中的“實跡”:要求與現實》, 《李埏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雲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 Autorite imperiale et gouvernement dans la Chine medievale ", 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s,59 annee n3, mai-juin 2004 (法國《年鑑學報》)。
《近年來宋史研究的新進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4年09期。
《談宋初“欲武臣讀書”與“用讀書人”》,《史學月刊》2005年7期。
《論五代宋初“胡、漢”語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年第5期。
《沈括研究的新突破——讀祖慧傳沈括評傳》,《中國史研究動態》2005年7期。
《歷史學視野中的政治文化》,《讀書》,2005年10期。
The “Ancestors’ family instructions”: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n Song China,Journal of Sung Yuan Studies V.35, March, 2006。
《宋代歷史再認識》,《河北學刊》,2006年5期。
多面的な政治業績と調查宋代の情報處理システム,《宋代社會の空間とコミユニケーション》頁97~130,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6月。
鄧小南
《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窺——以中日韓學界對於宋代政治史的研究為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3期。
《宋代信息渠道舉隅:以宋廷對地方政績的考察為例 》,《歷史研究》2008年3期。
《創新與因循:“祖宗之法”與宋代的政治變革 》,《河北學刊》,2008年5期。
《永遠的挑戰:略談歷史研究中的材料與議題 》,《史學月刊》,2009年1期。
《掩映之間——宋代尚書內省管窺》、《宋代的訊息傳遞與政令運行》專號導言(與黃寬重合寫),台灣《漢學研究》27卷2期,2009年7月。
《出土材料與唐宋女性研究》,發表於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篇》,聯經出版社,2009年5月。
《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再出發”》,《歷史研究》2009年第6期。
《南宋地方行政中的文書勾追——從「匣」談起》,朱鳳玉、汪娟編《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 台灣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獲獎記錄

2008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開展的“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工作結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的鄧小南被評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
2017年,《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獲得第四屆思勉原創獎。

人物軼事

鄧小南的父親是唐宋遼金史專家鄧廣銘先生,然而與我們想像中順理成章的“女承父業”不同,鄧小南真正接觸歷史學竟是在上大學以後,而直接授業的老師,都是鄧廣銘先生的學生。用鄧老師的話來說“我與父親,感覺上似乎是隔著一代人。”說到為什麼將宋史作為研究方向,鄧老師告訴我們,主要是因為她在接觸歷史中發現,秦漢時段的研究史料略顯不足,而明清時段則反之材料太多,過於繁雜,而同學中選擇學習宋史的較少,衡量個人有限的精力之後,她最終選擇了中古段的歷史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鄧老師寫的關於父親鄧廣銘的文章《父親最後的日子》,字裡行間濃濃的親情融合著兩代人對於學術的至死不渝的探索,對於獨立人格、品性的近乎苛刻的嚴格的自我要求,讓我們感動,更讓我們震撼,一代學人的風範,在文字中得到彰顯;一代大師的風采,在一個家庭中得到如此之好的傳承。“女承父業”,繼承的又豈止是學問,更是一種品性,一種人格。“我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應該說是人品上的正直磊落,以及學業上的一絲不苟,孜孜以求。”鄧老師這樣對我們說。
鄧小南是北大歷史系78級的學生,正值改革開放的第一年,也是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在這樣的大時代中,鄧老師曾經在“北大荒”生活過9年,在28歲時又重新走進課堂。鄧老師當年的同班同學閻步克榮新江等,現在都是北大歷史系富有名望的教授之一。回想起那樣的一個時代,那樣的大學生活,鄧老師說:“當時我們的感覺,是趕上了‘末班車’,很希望能夠把失去的時間再追回來。在‘科學的春天’這樣一種大環境下,大家十分珍視這種機會,心氣很高。沒有當時那個時代,沒有這樣一批傑出的同學,自然也就沒有我。”平淡而真切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給予鄧老師的,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始終珍惜著每一份前進的動力,始終抓住任何求學的機會,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也正是這樣一個時代,造就了這樣一代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之後史學發展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