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邦生

鄔邦生

鄔邦生,漢族,1935年6月出生,廣東懷集人,號腕稿堂主懷陽山戈,中國書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鄔邦生幼年開始書畫創作,21歲踏上軍人生涯,後轉業至地方,曾任湖南省書協專職副主席、湖南省畫院副院長,現為廣東書協、美協理事,肇慶畫院名譽院長。代表作品有《課餘》《離村時》《守紀模範》《比學趕幫好》等,出版了《百家畫庫·中國美術家鄔邦生專集》《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鄔邦生專集》《中國畫二十家·鄔邦生》等畫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鄔邦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懷集縣
  • 出生日期:1935年
  • 職業:書畫家
  • 畢業院校:解放軍藝術學院
  • 代表作品:《百家畫庫·中國美術家鄔邦生專集》《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鄔邦生專集》等
人物生平,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創作特點,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35年6月,鄔邦生出生在廣東省懷集縣馬寧鎮一個小山村。幼年時期,其啟蒙老師是他的爺爺,爺爺告訴他寫字首先要練好腕力,打牢基礎,腳踏實地從第一步做起,他就把能用來寫的紙以及能當紙用的物體,包括沙洲、地坪都用上了,晨昏寒暑,勤練不輟,還向當地藝人請教書法、雕刻的技巧功夫。
鄔邦生老師鄔邦生老師
1950年,國小畢業後,考上了懷集一中。中學老師是從大城市調來的,接受過正規教育,教學水平高,他們開闊了鄔邦生的創作思維,使其更喜歡畫畫。同年,他第一次報名參軍,因年齡過小,而不能如願。後來又報名參家空軍,但其條件不足,又一次落榜。
1953年,國中畢業,轉在懷集縣文化館打雜、國小當“孩子王”。
1956年, 21歲的鄔邦生第三次報名參軍,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行列。
1961年,鄔邦生在部隊讀完高中,部隊安排他留校當教導主任。他發覺自己不適合做行政工作,就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讀書(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畢業後,被分到廣州軍區文工團搞舞台美術。
1968年,從事專業美術創作的他,被借調到湖南長沙從事宣傳工作,從此,他在藝術天地縱橫馳騁,潑墨丹青。
1981年,到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任創作研究部長、副秘書長,後歷任湖南省文聯委員、湖南省政協文化組成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協湖南分會秘書長、湖南省直書法協會主席等職務。
1993年,調入廣東省肇慶市文聯任副主席、廣東省美協、書協理事藝委,肇慶市美協、書協,肇慶市畫院名譽主席、院長。

個人生活

鄔邦生妻子是李佩珍,兩人為同學,妻子而為了丈夫的藝術事業,犧牲了她自已的人生追求,全力支持鄔邦生的事業發展。

主要作品

《課餘》《比學趕幫好》《離村時》等代表作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水墨華錦組舞》被上海世博會出版發行。《支部建在連上》《夜過山村無蹄聲》《雷雨聲中》《獅韻》《自詩草書中堂》等作品刊入《毛主席紀念堂珍藏作品集》《新時代中國畫作品集》《中國美術全集》,並在中國國內外專業美術刊物多次發表作品。中央電視台、廣東衛視台錄製了《邦生畫鹿》專題片,他的傳略被收入《美術辭林》《中國文藝家傳集》《世界人物辭海》。出版了《百家畫庫·中國美術家鄔邦生專集》《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鄔邦生專集》《中國畫二十家·鄔邦生》等畫冊。

創作特點

鄔邦生的行草書,具有明代書藝之雄健瀟灑的風采。如作品《揮毫書天地》,他注重章法、筆法、墨法,別開生面地參入了濃淡墨,道法自然揮灑,讀之給人感覺淡而厚、淡而美、淡而有力量;讓人感覺他明明在作書,卻揉入了畫的意境,給作品平添異樣的韻味和情趣。如若對照他的書法,再讀他的畫作,旋即發現他的畫也參入了書法,這正是鄔邦生先生“以書骨入畫求妙”,“以畫韻入書得神”的獨特藝術世界。

獲獎記錄

1988年,鄔邦生作品《鹿苑群姿》參加法國國際博覽會,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雷雨聲中》獲湖南省首屆文學藝術創作優秀作品獎。
《中國畫壇當代四大家》國畫佳作精美掛曆中將——吳冠中、范增、鄔邦生、黃永玉四位大師並稱為中國當代畫壇四大家。
2012年,鄔邦生被肇慶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授予肇慶市文藝界首批“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人物評價

“鄔邦生,人如其書,師法黃道周、沙孟海,卻不為黃、沙所囿;深得其結體險奇,章法疏朗之神韻,又博取眾家之長,別具風韻:險峻而不失穩重,粗獷而不失嫵媚,奔放而不失法度,大巧若拙,極耐品味。”(肇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吳超才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