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中榮村

郝中榮村隸屬萊城區羊里鎮,位於萊城西北16公里、東北距羊里4公里處。耕地面積1682畝,662戶,2059人。全村共有6個姓氏,各個姓氏人口不等,郝氏現有1443人,趙氏有159人,谷氏168人,聶氏37人,魏氏有34人,馬氏有9人,共有1850人。6個家族祖祖輩輩和睦相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郝中榮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1850人
  • 耕地面積:1682畝
村莊名片,人文自然,

村莊名片

郝中榮村隸屬萊城區羊里鎮,位於萊城西北16公里、東北距羊里4公里處。耕地面積1682畝,662戶,2059人。全村共有6個姓氏,各個姓氏人口不等,郝氏現有1443人,趙氏有159人,谷氏168人,聶氏37人,魏氏有34人,馬氏有9人,共有1850人。6個家族祖祖輩輩和睦相處。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中榮保·郝家中榮”。1945年,該村劃為魯西區;1947年劃為儀封區;1955年入農業社,秋後又劃為紅旗公社;1959年劃為羊里公社;1960年,又劃為寨里公社;1984年撤公社為辦事處,郝中榮村隸屬羊里辦事處;1985年辦事處改為鄉鎮,該村屬羊里鎮至今。
改革開放以來,郝中榮村人人都抱著競爭的勁頭,來擺脫以前的貧困面貌。在物產方面,主要是生薑大蒜。尤其是大蒜,下一季種植玉米,這樣既有經濟作物,又有糧食。生薑雖然不穩產,但也有價格昂貴時期,在經濟方面十分得利。村民有錢花,有糧吃,居住條件也隨之改善。原來的坯屋破牆,都換成新磚瓦房。有的還蓋起了二層小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中興修兩條大街,縱橫貫穿東西南北,十字路口處,寬敞繁華,商旅客人多聚於此,熱鬧非凡。中心路北,原名土地廟,自1999年秋,由鎮醫院扶持,在此興修第八診所;路南有私營鑫達樓一座,百貨齊全,便利民眾。該處四通八達,是銷售生薑、大蒜的重要基地,貿易交流的中心。東北隅有塊原名“靴筒”的平坦寶地,1965年,在此建立國中學校;1982年,與辛興合校,同時,四中榮村的國小合併於此。
隨著物產豐富、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事業也生氣勃勃的日益發展。畢業學生成績斐然,人才輩出。該村大專學歷以上者,計有40餘名。其中,有的已走上領導崗位,有的出國留洋定居,有的為學術出國循環往來。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為此,村人都感到自豪。

人文自然

郝中榮村地處平原,南與辛興接壤,北靠匯河,東與王中榮毗鄰,西與李中榮相接。據《郝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郝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因村旁有中庸廟,冠以姓氏,曾名郝家中庸,後諧音成郝家中榮。
村正北有一孤立高聳的土丘,形如小山,名曰“大寨”。南隔大灣與村邊隅門對峙,因其門高大,故曰“凝瑞”。大寨以東有片地勢高峻平坦的土地,據石碑記載,為唐朝修建的福興寺原址。此寺的建築宏偉壯麗,中有大殿四梁八柱,紅牆金瓦架式堅固,上有龍鳳及張口獸等裝飾,蔚為壯觀。前有出廈,後有涼亭,左右廂房相配謹嚴,遊人至此舉首仰望,耀眼金字“大雄寶殿”映人眼帘。進至殿內,四壁粉牆皆為繪畫詩詞。東山高壁有草書絕句一首:“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西山壁有宋代蔡確《夏日登車蓋亭》詩:“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北牆後門以東,題有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後門西壁題李白詩曰:“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前門兩邊壁上繪圖上方題寫唐代李嘉裙的詩句:“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前門東邊壁上繪圖上方題寫唐詩《太上隱者荅(答)人》:“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看到這些畫景和詩詞,使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大殿前面有韋馱廟房一座,韋馱為佛教護法天神。此房南面有整齊石碑數頁,以磚鑲嵌甚為堅固。南有寺房數間,中間為走廊,出進方便。東南角有大鐘樓一座,用方石築起,合抱粗的橫樑上,高掛著大鐘,重約五百餘斤。偶遇急事,鳴鐘告知四莊,莊長便迅速集合於寺,商討對策。大殿後門通向涼亭,此亭建築十分雅致。出亭向東有土石高築假山一座,其高越過垣牆,登高眺望,美景盡收眼底。寺院周圍有柏樹環繞,茂密成蔭,為夏天農夫乘涼之所。寺前有東西路一條,沿路有大影壁列座,供行人禦寒乘涼歇腳。寺院前後左右,有田數畝,其收入為看寺人及貧困之家生活之需。該寺原為神道而設,自民國十八年改為四莊大學堂。1937年,漢奸亓象德擴大據點,在該寺修築圍牆,此時,我人民政府恐其養奸成害,立即發動人民子弟兵一火焚之,一掃而光,從此福興寺成為一片焦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