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莊全圖

避暑山莊全圖

避暑山莊,亦稱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區北部。清康熙皇帝在平定中國南部三藩之亂後,根據政治上的需要,便將注意力轉向北方,決定在古北口外建立圍場,每歲行圍,以便習武。承德避暑山莊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起來的。它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四十七年(1708)初具規模,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全部建成。建築物達110餘處,占地面積564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基本介紹

  • 書名:避暑山莊全圖
  • 作者:(清)錢維城
  • 出版時間:清乾隆年間
  • 開本:142x224cm
繪畫之避暑山莊全圖,基本資料,相關介紹,其它信息,乾隆年間避暑山莊全圖,

繪畫之避暑山莊全圖

基本資料

清光緒年間(1875-1908)紙底彩繪本。一幅,圖縱211厘米,橫383厘米。

相關介紹

山莊群山環抱,氣候宜人。山莊南部為宮殿區,北部為苑景區。苑景區又分湖區、平原、山巒三個景區,既有天設地造的山水草林之秀,又有人工建築的宮殿亭榭之美。康熙、乾隆欽定的72個景點散布其中,各景隨四時變化,取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觀命名。如“煙雨樓”等組群建築典雅明潔,構圖別致,一派江南景色;“松鶴齋”、“月色江聲”等組群建築則具有北方樸素的民居形制;“萬樹園”富有蒙古草原風光;山巒區俊秀的寺廟、齋、軒,別具一格,使山莊成為我國各地勝跡的縮影。從康熙(1662-1722)後期開始,直到鹹豐(1851-1861)年間,清代帝王每年夏季都到山莊避暑巡幸,並處理朝政。因此,避暑山莊成為清代北京皇宮之外的又一處政治中心和處理民族事務的重要場所。在山莊之外的東面和北面山麓的平台上,星羅棋布地建有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陀宗乘之廟、普寧寺、普佑寺、廣安寺、殊像寺、羅漢堂、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等12座寺廟,俗稱“外八廟”,為少數民族首領朝覲時的住所。外八廟建於1713-1780年間。這些雄偉壯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寺廟,環繞在避暑山莊的周圍,形似眾星捧月,把滿、漢、蒙、回藏、維各民族的感情與文化融匯在一起。山莊周圍有許多奇峰怪石,各呈體態,惟妙惟肖,饒有情趣,與避暑山莊和外八廟融合成一處優美的風景勝地。該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它信息

《避暑山莊全圖》是一幅清皇家園林專題地圖。該圖生動地表現了清乾(隆)、嘉(慶)時期承德離宮與外八廟及附近山水勝景全貌。圖中以紅色貼簽分別標示出康熙四字題名的36景和乾隆三字題名的36景。作者採用中國古代地圖形象繪法,將如此豐富的內容繪於一幅有限的圖面上,頗具匠心。全圖內容詳細,畫工精巧,圖象逼真,色彩絢麗,立體感強,堪稱中國古代同類地圖中的精品。

乾隆年間避暑山莊全圖

基本信息
29×19.5cm
公元1736~1795年(清乾隆年間),
141.5×224cm
紙底彩繪。
本圖是一幅清皇離宮專題地圖。全圖採用形象繪法,生動地表現了承德離宮與外八廟及附近山水勝景之全貌。堪稱中國古代同類地圖中的精品。
現藏於北京圖書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