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緒(遼聖宗耶律隆緒)

耶律隆緒

遼聖宗耶律隆緒一般指本詞條

耶律隆緒(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遼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賢長子。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為皇帝,改元統和,改國號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蕭綽奉遺詔攝政。室昉韓德讓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以為輔佐,和輯契丹貴族,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統和四年(986年)遼軍大敗宋北伐之師,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征,屢敗宋軍訂立“澶淵之盟”。兩朝各守舊界。此後一百多年,遼宋未大戰。為制扼宋,對党項施以拉攏之策。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親政,在位期間,對內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在統治集團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達鼎盛。對外實行聯合党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

他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所作曲達百餘首。漢文化修養頗高,史稱“道、佛二教,皆洞徹其宗旨”。1031年駕崩,葬慶陵

基本介紹

  • 本名:耶律隆緒
  • 別稱:文殊奴
  • 所處時代:遼朝
  • 民族族群:契丹族
  • 出生時間:972年1月16日
  • 去世時間:1031年6月25日
  • 主要作品:《傳國璽詩》、譯《諷諫集》
  • 主要成就:向高麗及西北諸部發動戰爭,聲威傳中亞;壓制宋朝,四方稱臣 
  • 主要成就:仿唐制,完成中國北方封建化
  • 主要成就:使大契丹達到全盛
  • 諡號:文武大孝宣皇帝
  • 廟號:聖宗
  • 年號:統和、開泰、太平
  • 在位時間:982年—1031年6月25日
  • 陵墓:慶陵
人物生平,幼年登基,初敗宋軍,四方來朝,兩伐宋朝,正式親政,東征西討,太平之治,病重逝世,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人物評價,個人作品,家族成員,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軼事典故,藝術形象,陵墓,

人物生平

幼年登基

保寧三年(971年)十二月,耶律隆緒出生,為耶律賢長子。自幼喜好書法,十歲即能賦詩。乾亨二年(980年),封梁王。
乾亨四年(982年)秋九月二十四日,景宗駕崩。二十五日,耶律隆緒即位於景宗靈柩前,是為遼聖宗,時年十二歲。皇后奉遺詔攝政,下詔曉諭諸道。冬十月初一,聖宗初次臨朝視政。初三,群臣上尊號曰昭聖皇帝,尊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初七,至顯州。
統和元年(983年),改尊號為天輔皇帝。並復國號大遼為大契丹。夏四月初一,任命樞密副使耶律末只兼任侍中,為東京留守。二十七日,大臣們認為皇太后參預政事應該有尊號,請下詔有司讓他們詳定冊封禮。八月十一日,與耶律斜軫在皇太后蕭綽面前交換弓箭、鞍馬,約以為友。二十九日,韓德威上表請求討伐再次叛離的党項諸部,耶律隆緒下詔允許;並徵發偏師數千人前往相助。九月初一,因東京、平州發生旱災、蝗災,詔令賑濟。十九日,有司請求以皇帝生日作為千齡節,得到允許。蕭綽認為已故的于越屋只有輔導皇上之功,應該錄用其子孫做官,於是任命其子泮泱為林牙。
統和二年(984年),二十四日,五國烏隈於厥節度使耶律隗窪因所轄諸部難於治理,請求皇帝詔賜尚方寶劍,讓他便宜行事,聖宗答應了他的請求。二十五日,聖宗與諸王和大臣比賽射技。二十六日,韓德威征伐党項回師,途中趁勢襲擊河東,向聖宗獻俘。夏四月初七,宣徽使、同平章事耶律普寧、都監蕭勤德進獻征伐女真所獲俘虜,授普寧為兼政事令,勤德為神武衛大將軍,並分別賜給他們金器等物。初十,皇太后親自前往判決積壓案件。十一日,祭祀風伯。十二日,任命宣徽南院使劉承規為承德軍節度使,崇德宮都部署、保義軍節度使張德筠為宣徽北院使。八月十四日,東京留守兼侍中耶律末只奏稱女真術不直、賽里等八個部族請求舉眾內附,耶律隆緒詔令接納他們。
統和三年(985年)七月初一,詔令諸道修繕甲冑兵器,為東征高麗做準備。二十四日,派使者檢查東京諸軍的兵器和東征道路。以平章事蕭道寧為昭德軍節度使,武定軍節度使、守司空兼政事令郭襲為天平軍節度使,以大同軍節度使、守太子太師兼政事令劉延構為義成軍節度使,追贈尚父秦王韓匡嗣為尚書令。八月初一,因為遼東沼澤低濕,停止征伐高麗。任命樞密使耶律斜軫為都統、駙馬都尉蕭懇德為監軍,率軍討伐女真。十八日,東征都統奏稱道路仍然十分泥濘,不能進行東征,詔令他們待沼澤乾燥之後再行征討。二十一日,以韓德讓為兼政事令。二十六日,東征女真。

初敗宋軍

統和四年(986年)三月初六,于越休哥報告宋派曹彬崔彥進米信出雄州道,田重進出飛狐道,潘美楊繼業出雁門道前來進犯,岐溝、涿州、固安、新城均已陷落。耶律隆緒詔令宣徽使蒲領趕赴燕南,與休哥商議軍事;並分派使者徵發諸部兵馬增援休哥抵禦宋兵;復又派東京留守耶律抹只帶領大軍隨後進發,賜劍使他能夠擅專殺之權。初七,以領兵親征之事祭告陵廟、山川。初八,統軍使耶律頗德在固安擊敗宋軍,休哥截斷宋兵糧餉供應,生擒其將吏,俘獲牛馬、器械輜重甚多。夏四月初一,耶律隆緒駐於南京北郊。初二,惕隱瑤升、西南面招討使韓德威送上捷報。初三,宋將潘美攻陷雲州。初四,派抹只、謀魯姑、勤德等率領偏師增援休哥,並賜給旗鼓、杓纞印撫諭將士。初五,休哥又奏捷報,耶律隆緒用酒脯祭祀天地,率領群臣向皇太后祝賀勝利。詔令勤德回師。初八,頗德獻上俘獲的鎧甲器仗。初十,監軍、宣徽使蒲領奏報敵軍已經撤退。
統和五年(987年)夏四月初一臨幸南京。初五,皇上率領百官給皇太后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行禮完畢之後,群臣給皇帝上尊號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初六,下詔命有司分條奏上各將領功勞表冊,論功加恩行賞。
統和六年(988年)冬十月初二,派軍隊四面進攻涿州,城被攻破以後守將才投降。二十三日,籌寧奏報攻破狼山大捷。二十八日,又奏報在益津關擊敗宋軍。三十日,進軍長城口,宋定州守將李興派兵抵抗,休哥擊敗宋軍,追擊敗兵達五六里路之遠。十二月,遼大軍屯駐於宋朝境內。

四方來朝

統和七年(989年)春正月初一,班師。初十,李繼遷與兄弟繼捧互相仇視,請求與遼通好,耶律隆緒知道他心意不誠,沒有允許。十一日,曉諭諸軍赴易州。十七日,禁止部下砍伐百姓的桑樹梓樹。二十一日,進攻易州,宋兵出遂城前來救援,派鐵林軍迎擊,活捉宋軍五位指揮使。二十二日,大軍一齊進發,攻克易州,刺史劉墀投降,守城士兵南逃,耶律隆緒親率大軍截擊,宋軍不敢出城。當下任命馬質為刺史,趙質為兵馬都監。將易州軍民遷到燕京。二十九日,回宮途中駐於南京,六軍解除戒嚴狀態。二月初三,回鶻、于闐、師子等國朝貢。二十二日,吐蕃、党項朝貢。二十七日,阿薩蘭、于闐、轄烈均派使者進貢。四月十七日,吐渾還金、回鶻安進、吐蕃獨朵等人從宋國前來歸附,耶律隆緒賜給他們衣帶。
耶律隆緒銅像耶律隆緒銅像
統和八年(990年)二月初一,于闐、回鶻派使者進貢。二十六日,女真派使者進貢。三月初二,李繼遷派使者進貢。四月初五,女真派使者來進貢。二十五日,因遭遇旱災,諸部糧食缺乏,給予賑濟。五月十六日,女真宰相阿海進貢,被封為順化王。六月十三日,女真派使者進貢。九月初三,北女真四部請求內附遼朝。十一月十九日,因吐谷渾百姓鬧饑荒,賑濟之。十二月初二,女真派使者進貢。初九,派使者封李繼遷為夏國王。十二日,回鶻進貢。
統和九年(991年)春正月初三,女真派使者來進貢。初五,下詔禁止私自剃度僧尼。初九,至台湖。十四日,樞密使、監修國史室日方等獻上所修《實錄》,賜給他們財物若干。夏四月初五,回鶻進貢。初六,夏國王李繼遷派杜白前來感謝遼對他的冊封。十七日,避暑於炭山。六月二十日,突厥進貢。秋七月初六,統一檢括全國戶口。九月初四,鼻骨德前來進貢。冬十月初二,阿薩蘭回鶻進貢。十二日,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降附。十二月,夏國王李繼遷暗中歸附宋國,皇上派招討使韓德威持詔前去曉以利害。
統和十年(992年)十月十二日,夏國王派使者進貢。十八日,鐵驪進貢。十一月初三,回鶻進貢。十二月派東京留守蕭恆德等征伐高麗。
統和十一年(993年)正月十三日,回鶻進貢。十七日,將內府庫錢財賜給南京統軍司軍。高麗王治派朴良柔上表請罪,耶律隆緒下詔賜給他女真鴨綠江以東的數百里土地。
統和十二年(994年)正月初八,郎君耶律鼻舍等密謀叛亂,被誅殺。初十,任命南院大王耶律景為上京留守,封為漆水郡王。初七,高麗進貢。十二日,免掉諸部每年應輸納的羊和關稅之徵。十八日,回鶻前來進貢。三月初五,高麗派使者請求放回被俘虜的人員牲畜,皇上下詔讓高麗贖回。六月初一,下詔對州縣長吏有才能而無過失者,普降一級再考課任用之。初三,可汗州刺史賈俊進獻新曆法。七月十六日,女真派使者進貢。十八日,觀看收割。二十日,詔令契丹人犯下十惡不赦之罪者依漢律進行處罰。八月十八日,查看犯人口供,犯死罪以下的人犯均得到赦免。九月初三,室韋、党項、吐谷渾等進貢。十二日,宋再次派使者求和,仍不準。二十四日,阻卜等進貢。十月二十七日,下詔制定均稅法。二十九日,在大理寺設定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正的官職。
統和十三年(995年)二月初一,女真派使者進貢。二十八日,高麗派李周楨進貢。三月初七,夏國派使者進貢。二十二日,武清縣有一百多人竄到宋國境內搶劫,耶律隆緒命令誅殺他們,並將其搶掠財物送還宋國。七月初一,女真派使者進貢。十三日,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等侵略鐵驪,耶律隆緒派奚王和朔奴等前往討伐。九月十五日,因為南京太學生員日益增多,特地賜給太學水石豈莊一區。十月初二,設定義倉。初八,回鶻派使者進貢。十一日,高麗派李知白進貢。十五日,兀惹歸降,下詔撫諭之。二十七日,鼻骨德朝貢。十一月初三,阿薩蘭回鶻派使者進貢。十九日,派使者冊封王治為高麗國國王。
耶律隆緒陵墓塑像耶律隆緒陵墓塑像
統和十四年(996年)正月二十五日,夏國派使者進貢。二月十九日,回鶻派使者進貢。十四日,韓德威奏報討伐党項獲得勝利。六月初二,鐵驪進貢。十六日,回鶻進貢。七月二十日,回鶻等進貢。十月二十日,烏昭度請求內附。十一月初八,下詔命令諸軍將領不要在規定時限之外打獵以免妨害農事。十二月十八日,因南京道新制定的稅法太重,下令予以減免。
統和十五年(997年)正月十五日,詔令諸道勸導百姓種植樹木。十八日,兀惹首領武周降附。二十三日,女真派使者進貢。二月初一,至長春宮。初三,勸諭品部富民捐錢以賑濟貧民。初五,將梁門、遂城、泰州、北平民戶遷徙到內地。十一日,夏國派使者來進貢。二十一日,韓德威奏報討伐党項取得勝利。二十二日,下詔讓百姓耕種品部荒地。三月初一,党項朝貢。初四,招募百姓耕種灤州荒地,免除十年的租稅。十五日,冊封夏國王李繼遷為西平王。十八日,統一檢括宮分人戶,免除南京民戶拖欠的賦稅和義倉粟。二十日,河西党項請求內附。二十六日,兀惹烏昭度因為與遼距離太遠,請求免除每年向遼進貢麇、馬和貂皮,皇上下詔允許他們除在皇帝生辰、正旦時要按舊例進貢外,其餘的進貢一概免掉。四月初一,免除奚五部每年向遼進貢麇。六月初三,鐵驪進貢。初九,夏國派使者感謝冊封。七月初六,党項前來進貢。初九,禁止吐谷渾別部賣馬匹給宋。十月初一,免除奚王諸部的進貢。初六,禁止各個寺廟胡亂剃度僧尼。初七,廢除在東京道禁止在湖泊中捕魚的禁令。十七日,因為上京的訴訟案件繁多蕪雜,下詔責問其主事者。十二月二十一日,夏國派使者進貢。
統和十六年(998年)二月十一日,夏國派使者進貢。三月初五,女真派使者進貢。十六日,鼻骨德酋長進貢。五月二十三日,鐵驪進貢。二十八日,回上京。賜給年齡超過九十歲的婦女財物。七月初一,第一次上朝聽政。十一月,派使者冊封高麗國王誦。

兩伐宋朝

統和十七年(999年)七月,曉諭諸道即將征伐宋朝。九月初一到達遼南京(今北京)。二十日,南伐。二十四日,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斜軫逝世,任命韓德讓兼任知北院樞密使事。十月二十四日,進攻遂城,沒有攻克。派蕭繼遠進攻狼山鎮石砦,攻破了它。到達瀛州,與宋軍交戰,生擒宋軍守將康昭裔、宋順,獲得兵器甲仗無數。攻克樂壽縣。大軍到達遂城,敵軍臨水拒戰,派騎兵突擊,將守軍殺戮殆盡。
統和十八年(1000年)正月,回駐南京,賞賜有功將士,懲罰不服從命令者。下詔令諸軍各自回到本道。六月,阻卜叛亂酋長鶻碾之弟鐵剌不率領部眾降附,鶻碾無路可走,於是也投降,耶律隆緒下詔誅殺了他。十一月初一,任命西平王李繼遷之子李德昭為朔方軍節度使。十二月,回鶻進貢。
統和十九年(1001年)正月初八,任命祗候郎君班詳穩觀音為奚六部大王。三月初三,夏國派李文貴前來朝貢。十三日,西南面招討使奏稱征伐党項獲得勝利。二十日,皇后蕭氏因犯罪被降為貴妃,給大丞相韓德讓賜名為德昌。五月十五日,冊封蕭氏為齊天皇后。八月十一日,達盧骨部進貢。十月十六日,遼軍與宋軍在遂城交戰,擊敗宋軍。二十八日,到達滿城,因道路泥濘,班師。
統和二十年(1002年)正月二十五日,女真宰相夷離底進貢。三月十八日,派北府宰相蕭繼遠等南伐。四月初一,文班太保達里底在梁門擊敗宋軍。初九,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泰州擊敗宋軍。二十日,南征將領進獻俘虜,賜給他們封爵財物各有等差。二十三日,鐵驪派使者進貢。
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三月二十八日,鐵驪進貢。四月初六,女真派使者進貢。初九,兀惹、渤海、奧里米、越里篤、越里吉等五部派使者進貢。同月,耶律奴瓜、蕭撻凜在望都擒獲宋將王繼忠。六月二十一日,追贈李繼遷為尚書令,派西上閣門使丁振前往弔唁慰問。二十三日,党項朝見。二十七日,阻卜鐵剌里率諸部降附。七月二十二日,阻卜、烏古進貢。八月二十八日,阻卜鐵剌里朝見。十一月初六,已故于越耶律休哥之子道士奴、高九等謀反,被誅殺。初十,全面檢括南院所屬部民戶籍。十二月二十八日,免除三京諸道的貢稅。
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二月初一,女真派使者進貢。三月初五,免除蕃部逢千齡節的貢賀和冬至、重五節的朝貢。七月初二,派使者封夏國李繼遷為西平王。初五,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篤、奧里米等部朝貢。八月初四,党項前來進貢。初八,阻卜酋長鐵剌里朝貢。九月二十九日,命令楚國王隆佑留守京師。九月初八,南伐。十五日,遼軍與宋軍在唐興交戰,大敗宋軍。十六日,蕭撻凜與宋軍在遂城交戰,擊敗宋軍。十九日,駐軍於望都。十月初六,進攻瀛州,未克。十四日,攻下祁州,賞賚投降兵士。用酒脯祭祀天地。二十九日,西平王李德昭派使者感謝冊封。十一月十三日,馬軍都指揮使耶律課里在氵名州遭遇宋兵,擊退之。十四日,東京留守蕭排押獻上擒獲的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榮、常顯、劉綽等。十七日,南院大王奏稱宋派人送給王繼忠弓箭,秘密地請求講和。下詔命令王繼忠與宋使相見,答應他們講和的請求。二十日,攻破德清軍。二十二日,耶律隆緒駐於澶淵。蕭撻凜中埋伏被弓弩射死。二十五日,攻破通利軍。二十七日,宋派崇儀副使曹利用請求講和。當即派飛龍使韓杞帶著國書回訪。十二月初四,宋再次派曹利用求和,因宋沒有歸還土地之意,遼派監門衛大將軍姚柬之帶著書信回訪。初九,宋派李繼昌前來請和,宋真宗願稱太后為叔母,並願每年交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耶律隆緒答應了宋求和的要求,立即派閣門使丁振帶著書信回訪。初十,下詔諸軍解除戒嚴狀態。同月,班師。皇太后給大丞相齊王韓德昌賜姓耶律,改封為晉王。
統和二十三年(1005年)春正月初九回遼南京。二十一日,大舉犒賞將士。三月十七日,賑濟党項部。十九日,回鶻朝貢。四月初九,女真和阿薩蘭回鶻均派使者進貢。十八日,鐵驪進貢。二十二日,党項侵犯。七月十二日,党項朝貢。十六日,烏古朝貢。二十一日,女真進貢。阿薩蘭回鶻派使者前來請求送回先前被留下的朝貢使者,於是將他們全部遣送回國。 九月二十九日,派太尉阿里、太傅楊六前去祝賀宋真宗生辰。十月初一,鼻骨德朝貢。二十八日,宋所納歲幣初次送到,以後每年交納一次,成為常例。
統和二十四年(1006年)八月十六日,改稱南京宮宣教門為元和門,外三門為南端門,左掖門為萬春門,右掖門為千秋門。十月初一,率群臣給皇太后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后,群臣則給皇帝上尊號為至德廣孝昭聖天輔皇帝。大赦天下。
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正月,修建中京。六月,將皇太妃胡輦賜死於幽州。九月,西北路招討使蕭圖玉討伐阻卜,獲勝。十二月十七日,賑濟饒州饑民。
統和二十六年(1008年)初十,中京城建成。七月,增加太祖、太宗、讓國皇帝、世宗諡號,又謚皇太弟李胡為欽順皇帝。

正式親政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二月初五,南幸。皇太后蕭綽病重,初八,對犯人赦免或緩刑。十一日,皇太后在行宮駕崩。十二日,派使者前往宋、夏、高麗報哀。二十八日,至中京。二十九日,詔令免予祝賀千齡節。
統和二十八年(1010年)三月二十四日,給皇太后上諡號為聖神宣獻皇后。四月十五日,葬太后於乾陵。給大丞相耶律德昌賜名為耶律隆運。二十一日,賜給他宅第和陪葬地。五月二十七日,西北路招討使蕭國玉奏報征伐甘州回鶻,攻破肅州,盡數俘虜其百姓。耶律隆緒下詔修築土隗口故城讓他們居住下來。二十八日,因高麗西京留守康肇弒其君王誦,擅立誦從兄王詢為高麗王,詔令諸道修繕甲兵,為東征做準備。八月二十一日,將親征高麗訊息告知宋。任命皇弟楚國王隆佑留守京師,北府宰相、駙馬都尉蕭排押為都統,北面林牙僧奴為都監。九月初十,派使者冊封西平王李德昭為夏國王。十月初一,女真獻上萬匹良馬,請求隨軍征伐高麗,得到允許。王詢派使者請求遼撤回軍隊,耶律隆緒沒有答應。十一月初十,大軍渡過鴨綠江,康肇率軍抵抗,失利後退守銅州。十一日,康肇再次出戰,右皮室詳穩耶律敵魯生擒肇及其副將李正,追殺高麗軍隊數十里,獲得其丟棄的糧餉、鎧仗。十三日,銅、霍、貴、寧等州均投降。排押率軍至奴古達嶺,遭遇敵兵,擊敗之。十六日,王詢上表請求朝見,得到允許。耶律隆緒禁止軍士搶掠。任命政事舍人馬保佑為開京留守,安州團練使王八為副留守。派太子太師乙凜等率騎兵一千人,送保佑等赴開京。十七日,高麗守將卓思正殺死遼使者韓喜孫等十人,率兵出城阻拒遼軍,馬保佑等回營。皇上派乙凜率軍攻擊卓思正,卓思正於是奔赴西京。皇上率軍圍城五天,未能攻克,於是歇駕於城西。高麗禮部郎中渤海陀失前來投降。二十五日,派排押、盆奴等攻開京,擊敗高麗軍隊。王詢棄城逃跑,於是遼軍縱火焚燒開京。追擊至清江,回師。
統和二十九年(1011年)春正月初一,班師,降附的諸城復又叛變。大軍到達貴州南峻岭谷時,大雨連日不停,馬匹駱駝均十分疲乏,甲仗多被遺棄,至天晴方才得以渡河。十六日,皇后和皇弟楚國王隆佑到來遠城迎接耶律隆緒。十八日,下詔遣散諸軍。五月初一,詔令將已上的奏章遞交主管部門時須附上《日曆》。又詔令如果帳族犯罪,給予黥墨處罰時依部人之例。二十三日,任命劉慎行為南院樞密使,南府宰相邢抱質為知南院樞密使事。

東征西討

開泰元年(1012年)三月初七,以蔚州為觀察,不再隸屬於武定軍。初八,到葦泊。初十,下詔冊封皇女八人為郡主。十八日,下令擇吉日舉行拜山禮,命令北宰相、駙馬、蘭陵郡王蕭寧及樞密使、司空邢抱質督促有司準備儀式所需物品。二十日,改封皇弟楚國王隆佑為齊國王,留守東京。四月初三,高麗派使者蔡忠順前來請求照舊稱臣,耶律隆緒下詔令王詢親理朝政。八月初一,鐵驪那沙等將兀惹百餘戶送到賓州,皇上賜給他絲絹。同日那沙乞求賜給他佛像、儒學書籍,下詔賜給他護國仁王佛像一尊,《易》、《詩》、《書》、《春秋》、《禮記》各一部。二十四日,高麗王詢派田拱之上表告稱因病不能來朝見,耶律隆緒下詔再次索取六州地。十一月初一,文武百官給耶律隆緒加尊號為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廣孝聰睿昭聖神贊天輔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為開泰。將幽都府改稱析津府,薊北縣改稱析津縣,幽都縣改稱宛平縣。
遼伐高麗戰爭遼伐高麗戰爭
開泰二年(1013年)五月初一,命令化哥再次西征。
開泰三年(1014年)二月初二,下詔增加樞密使以下官員按月發放的俸祿。初八,派上京副留守耶律資忠再次出使高麗索取六州舊地。四月初三,下詔令南京轄內不得拖延刑事案件的處理,以致妨礙農事。初八,烏古叛亂。二十日,沙州回鶻曹順派使者進貢。二十一日,任命西北路招討都監蕭孝穆為北府宰相。夏天,下詔令國舅詳穩蕭敵烈、東京留守耶律團石等討伐高麗,讓他們在鴨綠江上造浮橋,在保、宣等州修築城池。
開泰四年(1015年)正月二十一日,東征。東京留守善寧、平章涅里袞奏稱已總領大軍及女真部兵馬分道進討,派使者攜帶密詔前去軍中宣旨。四月初四,任命林牙建福為北院大王。初五,蕭敵烈等征討高麗回國。十七日,耶律世良等表上攻破阻卜所得的俘虜及繳獲物數目。十九日,歇駕於沿柳湖。二十日,女真派使者前來進貢。二十三日,耶律世良等討伐烏古,攻破之。二十五日,派使者獎賞有功將領。耶律世良進討迪烈得至清泥堝。當時於厥部已被討伐平定之後,朝廷決定將於厥居民遷徙到內地,他們安土重遷,重新發動了叛亂。世良吸取這一教訓,在攻破迪烈得之後,就將其青壯年全部殺光。世良帶領軍隊渡曷剌河,進擊迪烈得餘部,由於偵察不嚴密,使得迪烈得將領勃括得以在密林中招集兵馬,趁遼軍不備進行偷襲。遼軍向後稍事退卻,在河曲集結駐紮。勃括當天晚上又前來偷襲。第二天,遼後衛部隊趕到,勃括引誘於厥部眾一起逃跑,世良進行追擊,大軍到達險要之地,勃括率眾據險阻休憩,遼軍偵察到了駐紮場所,世良沒有及時進擊衝殺,致使勃括得以乘輕騎逃脫。遼軍繳獲其輜重並俘獲被誘逃的於厥部眾。將他們連同被迪烈得所獲的轄麥里部居民一起遷徙到內地,在臚朐河上築城讓他們居住下來。五月初二,命令北府宰相劉晟為都統,樞密使耶律世良為副都統,殿前都點檢蕭屈烈為都監,準備征伐高麗。劉晟先將家屬安置到邊郡,致使出師日期被迫推遲,耶律隆緒派人追趕讓他返回京師。另由蕭屈烈統率部隊進軍討伐。任命耶律德政為遼興軍節度使,蕭年骨烈為天城軍節度使。十一月十四日,下詔淘汰東京僧人,並命令上京、中京和諸道選拔精兵五萬五千人以備東征。
開泰五年(1016年)春正月初二,北幸。初五,耶律世良、蕭屈烈與高麗交戰於郭州之西,破之,斬首數萬級,盡數俘獲其輜重。初十,軍隊駐紮於南海軍,耶律世良在軍中逝世。二月初四,阻卜酋長朝見。十五日,任命前東京統軍使耶律韓留為右夷離畢。二十三日,皇子耶律宗真出生。三月十一日,鼻骨德酋長撒保特、賽剌等朝貢。十七日,諸道獄中已無犯人,下詔給官員晉級賜物。二十二日,任命前北院大王耶律敬溫為阿扎割只。二十七日,党項魁可降附。四月初二,賑濟招州饑民。初五,任命左夷離畢蕭合卓為北院樞密使,曷魯寧為樞密副使。
開泰六年(1017年)九月初五,回上京,因皇子屬思出生,大赦天下。十二日,任命駙馬蕭璉、節度使化哥、知制誥仇正己、楊佶充任出使宋國祝賀宋生辰正旦使、副使。二十日,蕭合卓等進攻高麗興化軍未能攻克,班師回國。冬十月初二,南京路發生饑荒,從雲、應、朔、弘等州運來粟米賑濟災民。
開泰七年(1018年)三月初八,命令東北越里篤、剖阿里、奧里米、蒲奴里、鐵驪等五個部族每年向遼進貢貂皮六萬五千張、馬三百匹。十三日,烏古部節度使蕭普達征討叛變的敵烈部,滅掉了它。五月初五,封皇子宗真為梁王,宗元為永清軍節度使,宗簡為右驍衛大將軍,宗願為左驍衛大將軍,宗偉為右衛大將軍,皇侄宗范為昭義軍節度使,宗熙為鎮國軍節度使,宗亮為絳州節度使,宗弼為濮州觀察使,宗奕為曹州防禦使,宗顯、宗肅均為防禦使。任命張儉為守司徒兼政事令。七月初四,詔令翰林待詔陳昇在上京五鸞殿繪製《南徵得勝圖》。十月,將中京新建成的兩座宮殿分別命名為延慶和永安。
開泰八年(1019年)八月初六,派郎君曷不呂等統帥諸部兵馬與大軍會合一同征伐高麗。
開泰九年(1020年)九月十九日,文武百官奉表給耶律隆緒上尊號,沒有得到允許;群臣多次上表,耶律隆緒方才準奏。

太平之治

太平元年(1021年)三月二十三日,皇子勃已只出生。十一月十二日,在昭慶殿,文武百官奉冊上尊號為睿文英武遵道至德崇仁廣孝功成治定昭聖神贊天輔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太平,內外命官均加官進爵。宋派使者訪,夏、高麗派使者朝貢。十三日,冊封皇子梁王宗真為皇太子。
太平三年(1023年)七月二十四日,將皇后生日命名為順天節。太平五年(1025年)二月初五,禁止天下人服飾使用明金和金線綺;皇親國戚可以使用時,應先上奏皇帝得到允許後才能使用。同月,到魚兒泊。三月初十,任命丞相張儉為武定軍節度使、同政事門下平章事,鄭弘節為臨潢少尹,劉慎行為遼興軍節度使,武定軍節度使蕭匹敵為契丹行宮都部署,樞密副使楊又玄為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兼樞密使。
太平六年(1026年)二月初二,任命迷離己為同知樞密院,黃翩為兵馬都部署,達骨只為其副手,赫石為都監,命他們率軍在混同江、疏木河之間修築城池。黃龍府請求修建三座堡障、十座烽火台,皇上下詔令其在農閒時修築。東京留守八哥奏報黃翩率領部隊進入女真境內征戰,俘獲人、馬、牛、豬不可勝計,得到歸降民戶二百七十戶,下詔褒獎黃翩。十一日,任命耶律野為副點檢,以國舅帳蕭柳氏、徒魯骨統領西北路十二班軍和奚王府舍利軍。二十二日,南京發生水災,派使者前去賑濟災民。二十三日,下詔設契丹節度使以統治党項別部塌西。
太平七年(1027年)六月,禁止屯田機構擅自出賣官粟。二十四日,詔令蕭惠再次領兵討伐阻卜。七月初一,下詔改定法令。
太平八年(1028年)正月二十四日,党項侵犯邊境,被擊退。二十八日,詔令州縣長吏勸勉農事。太平九年(1029年)六月初一,任命長沙郡王謝家奴為廣德軍節度使,樂安郡王遂哥為匡義軍節度使,中山郡王查葛為保定軍節度使、進封潞王,豫章王貼不為長寧軍節度使。十月初一,任命南京留守燕王蕭孝穆為都統,國舅詳穩蕭匹敵為副都統,奚六部大王蕭蒲奴為都監討伐大延琳。
太平十年(1030年)三月初一,詳穩蕭匹敵自遼東還,稱言其都統蕭孝穆在離城四面各約五里的地方築修城堡以圍困大延琳。駙馬延寧與其妹夫掘地逃出大延琳的掌握,唯有公主崔八在後面被守衛者發覺,沒有逃脫。八月二十五日,東京叛軍將領楊詳世秘密歸附遼軍,晚上開城門放遼軍入城,延琳被生擒,渤海之亂平。

病重逝世

太平十一年(1031年)三月聖宗耶律隆緒病重。六月初一歇駕於大福河(今內蒙古呼虎爾河)之北。初三,在行宮駕崩,時年六十一歲,共在位四十九年。景福元年(1031年)閏十月二十八日,奉上尊謚為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為聖宗。十一月,葬慶陵(今內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

為政舉措

遼聖宗是一位接受漢族文化較深的統治者,在其統治時期,加快了契丹社會的改革進程。在政治、經濟制度上大量吸收漢族的先進經驗,在喪葬制度上不遺餘力地效仿漢人。

政治

選拔人才,整頓吏治
聖宗親政以後,開始整頓綱紀,進行政治改革,其政治改革的核心是整頓吏治,通過整頓吏治,打擊貪贓枉法官吏。
統和六年(988年),仿漢制下詔開始進行科舉考試,放榜時,錄取隱士一人及第。
參考宋朝制度,確立了官員考核辦法,獎勵清勤自持者,懲治貪酷和阿順迎合行為。朝廷賞罰嚴明,故聖宗朝有明乾儉樸如張儉者,撫民善斷如邢抱朴者,直言敢諫如馬得臣者,有臨民善治如耶律海里、耶律學古、蕭排押、蕭 柳者,有鎮撫邊陲戰功卓著如蕭撻凜者。而太師柘母因迎合被罰,南院大王耶律勃古哲因虐民決以大杖;蕭合卓蔽賢能,耶律阿沒里好聚斂則為時議所鄙。故當時朝野風氣較正。
法制改革,漢契同法
聖宗時,承天太后“留心聽斷,嘗勸帝宜寬法律”,聖宗本人也銳意求治,“更定法令凡十數事,多合人心,其用刑又能詳慎”。聖宗更定法令的主要 特點是定罪量刑多從寬簡,逐步縮小契丹和漢人量刑上的差別,限制契丹貴族的某些特權,加進漢法中維護封建統治的“十惡八議”等內容。聖宗前,“契丹及漢人相毆致死,其法輕重不均”,聖宗更定法令時,雖曾明確規定“一等科之”,但契丹人侵害漢人正當權益,卻往往受到袒護。
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多次更定法令,摒除不利於封建統治的舊制,增加維護封建秩序的內容。如奴婢犯罪由官府治罪,主人不得擅殺;族帳有罪,黥墨依諸部例;契丹人犯十惡者依漢律。同時還不斷完善訴訟制度,健全司法和行政機構。統和元年(983 年),敕“諸刑辟已結正決遣而有冤者,聽詣台訴”;開泰八年(1019 年),又“詔諸道,事無巨細,已斷者,每三月一次條奏”;統和十二年(994 年),大理寺置少卿及正;十六年“罷民輸官俸,給自內帑”;開泰三年(1014年)增樞密使以下月俸;南京、奉聖、平、尉、雲、應等州置轉運使;太平元年(1021年),立長子宗真為太子,確立長子繼承制;十年,詔來歲行貢舉法等。
調整階級政策,解放奴隸
統和七年(989 年),詔南征所俘有親屬分隸諸帳者,給官錢贖之,使相從。十三年,詔諸道民戶應歷(951—969 年)以來脅從為部曲者,仍籍州縣。二十九年,詔諸道水災饑民質男女者自來年正月起,日計傭值10 文,價折傭盡,遣還其家。同時禁止主人擅殺奴婢。開泰六年(1017 年),公主賽哥擅殺無罪婢,被降為縣主,駙馬蕭圖玉以不能齊家,削平章事官。在法律上,也為奴隸的生存權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通過以宮分人和奴隸設定新部,解放了大批奴隸,調整了階級關係,宮分人和奴隸編為新部,擺脫了被奴役的處境,成為與諸部屬民一樣的國家編戶。聖宗以編部的方式解放大批奴隸的同時也不斷下令解放俘奴和債務奴隸,並採取措施不再使新俘漢民淪為奴隸。這 是一大進步,使遼朝的奴隸占有制進一步削弱,封建的生產關係和階級關係進一步增強。它使契丹社會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從而最終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
注重民生,賑濟災害
為備水旱等災,統和年間,下令諸道設定義倉,豐年納粟儲積,以備荒年賑濟貧乏。聖宗朝屢見賑濟災貧的記載,故此時,雖不斷有水、旱、蝗災,又遭到宋軍的攻擊,社會秩序卻依然維持穩定。
統和元年(983 年),東京、平州發生旱災、蝗災,國家發倉賑濟;南京秋雨傷稼,停收關稅以通山西糴粟。七年,以國有牲畜賜邊部貧民。八年,因歲旱,諸部艱食,賑之。十五年,發義倉粟賑南京諸縣民。二十五年,賑饒州饑民,等等。

軍事

統和十二年(994 年),以皇太后姊、齊王罨撒葛妃胡輦領烏古部兵和永興宮分(遼太宗斡魯朵)軍駐守西北境,以蕭撻凜督其軍事。撻凜征討招懷,拓土既遠,降附亦眾,尚未歸附的阻卜諸部相繼內附入貢。二十一年,太妃與蕭撻凜奏建邊防三城。二十二年,修復了古可敦城,置建安軍;建設了防、維二邊防城,開境數千里。遼選諸部族2 萬騎為屯軍,移渤海、女真、漢人700 余戶分駐三城。以鎮州為西北路招討司駐地,防、維建刺史州,三城成為遼朝西北軍事重鎮。遼對西北地區各部的統治大大鞏固了。
西夏與遼合兵,先後於統和二十六年(1008 年)、二十八年和太平六年(1026 年)三次合兵襲擊甘州回鶻,遼數敗於回鶻,並導致烏古、敵烈、阻卜各部的反抗。太平八年甘州回鶻政權為党項李元昊所滅。甘、涼、瓜、沙諸州相繼為党項所有。

經濟

遼統治者更重視減輕人民負擔,制定和推行保護農田、獎勵墾荒等發展生產的措施。聖宗時期,不但重視牧業生產的發展,而且十分重視發展農業。
統和八年(990 年)檢括民田,對農區進行整頓,完善制度法令。十二年定均稅法,恢復封建秩序。但這次括田、定稅執行中出現了偏差,括田過嚴,定稅過高,於是九年下令停止括田,十三年又下詔減輕括田租賦,十四年再蠲三京稅賦。承天太后和遼聖宗還多次遣使諸道勸農,視禾稼;禁止諸軍官非時畋獵妨農,行軍中禁止士卒出營劫掠,禁部從伐民桑梓,禁芻牧傷禾稼,改變了契丹軍隊打草谷的舊制。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和保護農田。同時根據情況,減輕人民的賦役負擔。
統和三年(985 年),樞密院反映契丹諸部役戶多睏乏,請以富戶替代。聖宗親自查閱諸部戶籍,因涅剌、烏隗二部戶少役重,酌情予以減免。四年,因對宋戰爭,州縣民逃亡,禾稼不能按時收穫,採納韓德讓建議募民收割, 以其一半給收割者。政事令室昉反映,山西諸州因軍興,民力凋敝,田谷多遭踐踏傷害,遂免當年租賦。六年,霜旱民飢,詔三司,舊以稅錢折粟,估價不實,令增價以利民。十年,免雲州租賦,安輯朔州流民,免其徭役三年。十二年,免行在五十里內租,蠲宜州(今遼寧義縣)賦調。免南京遭水災民戶的租賦,免諸部歲輸羊和關征。十四年,蠲三京及諸州稅賦。審定南京道新定稅法。同時罷興不急之役,減少諸部歲貢,調整貢物種類以減輕部民負擔。聖宗採取徙民耕種和募民墾荒的方式,發展農業生產,成效顯著。

外交

聖宗統和年間,在經略西北,綏服阻卜諸部之後,加強了同回鶻諸部的聯繫,各部至遼入貢史不絕書。
遼聖宗統和初年,烏古承叛降之後,部族貧困,遼廷曾予以賑濟。為加強對邊部的控制,統和初年開始向烏古派遣由朝廷任命的節度使。同時徵調烏古部兵鎮守西北邊境,由契丹將領統率,防遏阻卜諸部。聖宗朝烏古、敵烈曾展開抗遼鬥爭,遭到鎮壓。遼朝以所俘二部人戶置部,成為聖宗三十四部的組成部分。如迭魯敵烈部、北敵烈部、烏隗烏古部和斡突 碗烏古部就是由烏古、敵烈俘戶組成的。他們分別隸屬北、南二府,駐守在遼的西南和北部邊境。同時在烏古、敵烈各部所在地置烏古敵烈統軍司以控制二部。
遼將回鶻列入屬國,並分別設定甘州回鶻大王府、高昌國大王府和阿薩蘭回鶻大王府等屬國官機構。甘州、高昌回鶻同時附屬於遼和北宋,11 世紀初,甘州回鶻屢遭西夏攻擊,常遣使入朝北宋,請求共討西夏。開泰二年(1013 年),遼樞密使耶律化哥征剿叛遼阻卜,阻卜潰逃過翼只水(額爾齊斯河),入喀喇汗國界。化哥深入,誤掠喀喇汗國。從此喀喇汗國諸部斷絕了與遼的聯繫。化哥被譴,出為大同軍節度使。

人物評價

《遼史》:聖宗幼沖嗣位,政出慈闈。及宋人二道來攻,親御甲冑,一舉而復燕、雲,破信、彬,再舉而躪河、朔,不亦偉歟!既而侈心一啟,佳兵不祥,東有茶、陀之敗,西有甘州之喪,此狃於常勝之過也。然其踐阼四十九年,理冤滯,舉才行,察貪殘,抑奢僣,錄死事之子孫,振諸部之貧乏,責迎合不忠之罪,卻高麗女樂之歸。遼之諸帝,在位長久,令名無窮,其唯聖宗乎!
史稱耶律隆緒為“遼朝盛主”,蕭太后“教訓為多”。

個人作品

遼聖宗十歲能詩,一生作詩五百餘首,常出題目詔宰相以下賦詩,並一一審閱。他的代表詩作是《傳國璽》。
遼聖宗耶律隆緒遼聖宗耶律隆緒
傳國璽》:
一時制美寶,千載助興王。
中原既失守,此寶歸北方。
子孫皆宜守,世業當永昌

家族成員

父母

兄弟姐妹

  • 弟弟
耶律鄭哥,八月早夭,《遼史》未載,見於宋朝《續資治通鑑長編》。但《遼史》所記景宗第四子耶律藥師奴亦為早夭,但生母不詳。
耶律藥師奴,又名耶律韓八,早夭,葬王子院,一說他就是宋朝方面史料記載的耶律鄭哥。
  • 姐妹
耶律觀音女《遼史》記名為“觀音女”,另說為“燕哥”,封齊國公主,嫁蕭綽堂弟蕭繼先。
耶律長壽女《遼史》記名為“長壽女”,另說為“長壽奴”,封衛國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
耶律延壽女《遼史》記名為“延壽女”,另說為“延壽奴”,封越國公主,下嫁宰相蕭排押弟蕭恆德
耶律淑哥,母渤海妃。不知何故,無公主封號,乾亨二年(980年),下嫁北漢歸附的盧俊。統和元年(983年)六月,耶律淑哥與駙馬都尉盧浚不諧,上表請離婚,十月,改嫁給了蕭神奴。

后妃

  • 廢后蕭氏,《遼史 列傳第一 后妃》中無記載。僅知,統和四年(986年)立蕭氏為皇后,統和十九年(1001年),蕭皇后因罪降為貴妃,蕭廢后與耶律燕哥母蕭貴妃非同一人
  • 皇后蕭菩薩哥,是遼聖宗母蕭綽侄女,與蕭耨斤分屬不同的契丹蕭氏家族
  • 欽哀皇后,蕭耨斤,生遼興宗耶律宗真,第二女耶律岩母、第三女耶律槊古,元妃,追謚欽哀皇后
  • 蕭貴妃,最初據《遼史》未記載姓氏,僅知生遼聖宗長女耶律燕哥。2015年考古出土墓誌一盒,志蓋陰刻篆書“故貴妃蕭氏玄堂志銘”。據墓誌推算,蕭氏於統和四年入遼聖宗後宮。統和九年(991年),蕭氏冊封為貴妃。統和十一年(993年)蕭貴妃逝世,年僅二十四歲。葬於今內蒙古多倫縣。蕭貴妃生有二女一子,兒子夭折。除據耶律燕哥墓誌推斷是其女外,一子一女均已失載。父為蕭排押,生母無記載,父親蕭排押在其入宮後娶遼聖宗妹妹魏國公主耶律長壽女為妻。蕭貴妃與遼聖宗並非舅甥關係,同時,蕭貴妃與遼聖宗母蕭綽、皇后蕭菩薩哥分屬不同的契丹蕭氏家族
  • 德妃蕭氏,開泰六年(1017年)六月被賜死
  • 淑儀耿氏,《遼史》記為姜氏,生耶律侯古(耶律宗願)
  • 麗儀馬氏,《遼史》記開泰二年(1013年)春正月,馬氏為麗儀,耿氏為淑儀,尚寢白氏為昭儀,尚服李氏為順儀,尚功艾氏為芳儀,尚儀孫氏為和儀。耿淑儀為皇子耶律侯古(耶律宗願)母,同時除孫氏外,其他妃嬪姓氏與公主生母姓氏重疊,疑與馬氏為同一人。此次冊封中沒有出現的皇子耶律吳哥的生母仆隗氏、公主生母大氏及兩位蕭氏。其中,仆隗氏的民族不詳,大氏是常見的渤海國姓氏。兩位蕭氏中,一位來自契丹蕭氏,另一位可能也如此。馬氏、耿氏、白氏、李氏、艾氏、孫氏則為漢族常見姓氏,其中耿淑儀是漢族和契丹族後裔。
  • 昭儀白氏,原為尚寢,疑與白氏為同一人,理由同馬麗儀
  • 順儀李氏,原為尚服,疑與李氏為同一人,理由同馬麗儀
  • 芳儀艾氏,原為尚功,疑與艾氏為同一人,理由同馬麗儀
  • 和儀孫氏,開泰二年(1013年)春正月,與馬麗儀等同封
  • 仆隗氏 生耶律吳哥耶律狗兒
  • 蕭氏 國舅夷離畢房之女,生第四女耶律崔八、第五女耶律陶哥
  • 蕭氏 生第六女耶律鈿匿。
  • 馬氏 生第七女耶律九哥。
  • 大氏 生第八女耶律長壽。
  • 白氏 生第九女耶律八哥、第十女耶律十哥、第十一女耶律擘失、第十二女耶律泰哥。
  • 李氏 生第十三女耶律賽哥
  • 艾氏 生第十四女耶律興哥。
  • 芳儀李氏,傳南唐元宗李璟之女,被遼朝所俘,成為聖宗嬪妃。真實性存疑。

子女

  • 諸子(根據記載,包括早夭的兒子,遼聖宗至少有九子,另蕭貴妃所生之子已無法考證)
  1. 某子,佛寶奴,母不詳,統和七年(989年)出生
  2. 某子,名不詳,皇后蕭菩薩哥所生
  3. 某子,名不詳,皇后蕭菩薩哥所生
  4. 長子,遼興宗耶律宗真,順聖元妃蕭耨斤所生
  5. 次子,耶律宗元,順聖元妃蕭耨斤所生
  6. 四子,耶律宗訓
  7. 六子,耶律宗願,耿淑儀所生
  8. 耶律宗簡
  9. 耶律宗偉
  • 諸女(包括蕭貴妃所生一女,至少有十五個女兒。次女和三女可能因生母地位較高,而排序靠前。)
  1. 長女耶律燕哥,蕭貴妃出,封隨國公主,進封秦國。興宗封宋國長公主。下嫁蕭匹里(即蕭紹宗)。2010年在遼寧發現平原公主墓及平原公主墓志銘一盒。
  2. 次女耶律岩母,欽愛皇后蕭耨斤出,開泰七年,封魏國公主。進封秦國長公主,改封秦晉國長公主,清寧初,加大長公主。下嫁蕭啜不。改適蕭海里,不諧,離之。又適蕭胡睹,不諧,離之,乃適韓國王蕭惠。
  3. 三女耶律槊古,欽愛皇后蕭耨斤出,封越國公主,進封晉國。景福初,封晉蜀國長公主。清寧初,加大長公主。下嫁蕭孝忠,姿質秀麗,禮法自將,以疾薨。
  4. 四女耶律崔八,國舅夷離畢房蕭氏出,封南陽郡主進封公主,下嫁蕭孝先。太平末,東京大延琳反,遇害。
  5. 五女耶律陶哥,國舅夷離畢房蕭氏出,封長寧郡主,進封公主。下嫁蕭楊六。
  6. 六女耶律鈿匿,蕭氏出,封平原郡主,進封荊國公主。下嫁蕭雙古。
  7. 七女耶律九哥,麗儀馬氏出,封潯陽郡主,進封公主。下嫁蕭璉。
  8. 八女耶律長壽,大氏出,封臨海郡主,進封公主。下嫁大力秋,駙馬都尉大力秋坐大延琳事伏誅,改適蕭慥古。
  9. 九女耶律八哥,昭儀白氏出,封同昌縣主,進封公主,下嫁劉三嘏。。
  10. 十女耶律十哥,昭儀白氏出,封三河郡主,進封公主。下嫁奚王蕭高九。
  11. 十一女耶律擘失,昭儀白氏出,封仁壽縣主,進封公主。下嫁劉四端。
  12. 十二女耶律泰哥,昭儀白氏出,下嫁蕭忽烈。
  13. 十三女耶律賽哥,順儀李氏出,封金鄉郡主,進封公主。統和中,下嫁蕭圖玉。開泰七年,以殺奴婢得罪。薨於貶所。
  14. 十四女耶律興哥,芳儀艾氏出,下嫁蕭王六。

軼事典故

  • 統和七年(989年)四月十四日諫議大夫馬得臣因為耶律隆緒嗜好擊球,上書疾言勸諫說:“臣竊觀房玄齡杜如晦,隋季書生,向不遇太宗,安能為一代名相?臣雖不才,陛下在東宮,幸列侍從,今又得侍聖讀,未有裨補聖明。陛下嘗問臣以貞觀、開元之事,臣請略陳之。臣聞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罷,則挽輦至內殿;玄宗與兄弟歡飲,盡家人禮。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謂至孝。臣更望定省之餘,睦六親,加愛敬,則陛下親親之道,比隆二帝矣。臣又聞二帝耽玩經史,數引公卿講學,至於日昃。故當時天下翕然向風,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願研究經理,深造而篤行之,二帝之治,不難致矣。臣又聞太宗射豕,唐儉諫之;玄宗臂鷹,韓休言之;二帝莫不樂從。今陛下以球馬為樂,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鉞言之:竊以君臣同戲,不免分爭,君得臣愧,彼負此喜,一不宜。躍馬揮杖,縱橫馳騖,不顧上下之分,爭先取勝,失人臣禮,二不宜。輕萬乘之尊,圖一時之樂,萬一有銜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儻陛下不以臣言為迂,少賜省覽,天下之福,群臣之願也。”諫書呈上之後,耶律隆緒大加讚賞並聽從了他的建議。
  • 耶律隆緒愛好擊鞠、狩獵,大臣多有以此為諫,耶律隆緒雖聽其意見,但也只是暫時收斂,終未改正。統和十五年(997年),遼聖宗去平地松林狩獵,蕭太后告誡道:“前聖有言,欲不可縱。吾兒為天 下主,馳騁田獵,萬一有銜橛之變,適遺予憂。其深戒之!”於是耶律隆緒狩獵之事大為收斂。

藝術形象

陵墓

遼聖宗永慶陵位於山谷三公里半的山腰中,現陵區內地表尚可見到享堂、祭殿、羨道、陵門等遺蹟, 是三座陵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慶雲山下築有通往陵園的神道,山腳築有陵門。從陵門到陵墓,長1300米,寬3米的神道,神道兩側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築遺址。永慶陵為仿木結構的七室磚墓,墓內全長21.2米,最寬15.5米,最高約6.5米,分前、中、後三正室,前室東西側室,中室東西兩側,以後室為主室。前室平面為長方形,券頂,其餘各室均為圓形,穹廬頂,各室之間有券頂的甬道相連。陵寢由三層大青磚壘砌,內抹白灰,地面略向南傾,平鋪打磨平整的方磚,下有排水系統。主室內有柏木組建的巨大槨室,各室間有通道相連,安有柏木大門,門樓用雕磚砌成,瓦壟起伏、鴟吻高翹,通體彩繪。墓中出土物十分殘碎,日本人挖掘東陵時曾出土有枋、榑、斗栱等小木作構件,較有價值,但原有結構情況不明。
原來慶陵的三座陵墓內都有壁畫,不過僅在東陵存有摹本、照片並保存較完好的彩繪壁畫。繪製者應為當時契丹和漢兩族畫師。壁畫主要在墓內磚砌仿木結構細部及墓壁上方,內容有裝飾圖案、人物和山水等。墓門及墓內磚砌仿木結構上,飾紅、綠彩,墓門上鴟吻飾黃褐彩。仿木結構細部及墓壁上方,用工筆彩繪龍鳳、花鳥、祥雲、寶珠以及格線狀圖案,是已發現的遼墓彩畫中等級最高的。
慶陵墓室平面圖慶陵墓室平面圖
在墓道、前室及其東西側室、中室和各甬道壁面上,場面宏大,繪有與真人等大的人物圖像70餘個,墓道兩壁為15個戴圓帽、穿圓領窄袖長衫、執骨朵的儀衛和1匹備有鞍轡的馬,前室南甬道與中室南甬道繪有同樣的儀衛。文官武士叉手而立,表情肅穆,色彩凝重。從而首次發現了契丹民族服飾形象。前室前半部分兩壁各繪6人樂隊,均戴直腳幞頭、穿黑袍。其餘40個人物,大部是男像,多數髡髮,少數戴圓帽,極少數戴直腳幞頭,均穿圓領窄袖衫,有紫、綠、青等色,腰圍革帶,均拱手或叉手侍立。僅有兩幅並立的女像,右側的帶黑紗帽,穿綠色左衽長袍;左側的梳髻,穿綠色窄袖長袍、紅色中衣,均左衽,腰圍繡帶,手捧披肩,似為前者的侍女。人像上方都墨書契丹小字榜題。這些旁題人物像第一次證實了契丹族的習俗。墓室的藻井、墓頂也用工筆彩繪龍鳳、牡丹圖案,用色艷麗。
永慶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畫,清新淡雅,畫技高超,描繪了遼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風光,構圖嚴謹,鳥獸形象生動,應是描繪契丹皇室四季捺缽之所在地的景色,表現了遼代皇帝的這一習尚(出外狩獵設“行帳”稱“捺缽”,用海青鷹捕天鵝,是一種典禮儀式),是極其罕見的遼代繪畫珍品,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使這座地下宮殿更加富麗堂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