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市戲曲志

遼寧市戲曲志

《遼寧市戲曲志》是遼寧戲曲志叢書編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遼寧市戲曲志
  • 作者:遼寧戲曲志叢書編委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 ISBN:7531308401 
  • 編纂人員:劉效炎、任光偉、王延才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從劇種、劇目、音樂、表演、舞台美術、機構等方面記述了遼寧是戲曲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遼陽市戲曲志
《遼寧戲曲志》叢書編委會名單
圖片
鳳凰閣百戲圖
彭家公館小姐樓戲台
白菊花王承業
京劇武生 於月樓
嚴富華在京劇《紅娘》中飾紅娘
邊晶在京劇《甘露寺》中飾喬玄
趙艷俠、何瑞麗師徒合影
劉穎(坐者)、吳素卿合影
評劇《花魁女與賣油郎》尚麗華飾瑤琴、尚士華飾秦仲
浪三場 頂燈
撲蝶 浪三場
拉場戲花棍
地秧歌外韃子
二人轉上裝臉譜
二人轉下裝臉譜
二人轉下裝臉譜
京劇《血染金沙灘》楊七郎
京劇《長板坡》樂進
京劇《金錢豹》金錢豹
京劇《定軍山》夏侯淵
京劇《鬧天宮》巨靈神
京劇《追魚》第三場花園 設計張相哲、王吉邦
京劇《追魚》第四場觀燈 設計張相哲、王吉邦
京莉《施琅將軍》第三場北國劍影 設計壬吉邦 任廷和
京劇《施琅將軍》第八場中秋觀歌 設計王吉邦、任廷和
遼陽劇院
方榮翔在京劇《將相和》中飾廉頗
荀慧生贈嚴富華劇照
厲慧良(二排左五人)與遼陽京劇團演員合影
清·蹦蹦戲演員頭飾著裝
嚴富華在京劇《元霄謎》中飾呂昭華
清·遼陽觀眾
評劇小生 孔祥浜
京劇武生李瑞廷
聶道增在京劇《紅娘》中飾張生
評劇演員花春舫
遼陽戲校師生合影 前排左二為劉穎(主任) 左三為景巨昌(教師)
京劇《白水灘》遼陽戲校學員李國江飾十一郎
全盛茶園廣告
清·遼陽地會踩寸子
京劇演員王又娟
京劇《施琅將軍》郭志民飾施琅
拉場戲《新婆媳》朱傻子(左一)鄒素梅(中)筱桂榮(右一)
評劇演員筱俊亭為遼陽評劇團演員林雅文(中)顧雅珍(左一)說戲
評劇演員谷小雯
京劇演員譚元壽(左一)曾濤(左二)、郭廣成(左三)
原桔劇場建於偽滿,現為白塔俱樂部
怡情樓舊址(建於1922年)
原滿鐵俱樂部(建於1903年無存)
西門外關帝廟,右為戲樓一角
原遼陽劇場(毀於火災)
日偽時遼陽座劇場
遼陽京評劇團戲報
序言
凡例
目錄
綜述
一、疆域與建制沿革
二、遼陽戲曲之淵源
三、明清戲曲之活動
四、遼陽拉場戲之形成
五、民國時期之戲曲活動
六、建國後戲曲之繁榮
圖表
遼陽市戲曲大事年表
劇種表
遼陽戲曲創作、改編(移植、整理)劇目表
志略
劇種
拉場戲
河北梆子
京劇
評劇
劇目
概述
《三姐下凡》
《牛郎織女》
《巧斷家私》
《後紅娘》
《燈塔廟傳奇》
《趙五娘》
《追魚》
《周雲成》
《張松獻地圖》
《施琅將軍》
《香港流浪記》
《黨的好女兒——張志新》
《秦英征西》
《謝榮策》
《淚血攖花》
《授禪台》
《新美人計》
上演劇目表
戲曲音樂
概述
拉場戲音樂
唱腔選段
樂隊體制、沿革
京劇音樂
唱腔選段
器樂曲的創作
譜例
樂隊體制沿革
評劇音樂
口昌腔選段
器樂曲的運用
譜例
樂隊建制、沿革
表演
概述
基本功與特技表演
選例
舞台美術
概述
臉譜
服飾
燈光
布景
舞台設計圖選例
“機關”布景
機構
戲校與藝術機構
班社與劇團
遼陽戲曲表演團體機構沿革表
遼陽藝術團體歷屆領導任職表
演出場所
概述
戲樓、茶園、劇場
其他演出場所一覽表
文物
遼陽漢魏時期墓道壁畫——《鳳凰閣百戲圖》等
關帝廟碑文
軼聞傳說
垂涎越女顏如玉 煙案羈押常氏母
大帥不識余心苦 將謂偷閒票亂彈
傷風俗擾鬧廟會 徐聘卿嚴懲地痞
無端台上遭鋤槓 緣由演戲動真情
日本兵聞“蜂”喪膽 翻譯官大撈外快
常瘸子收票挨打 新國兵怒砸戲園
二筱藝名之由來
少帥“義釋”自菊花
嚴富華二三事
諺語、口訣
行話 術語
春典
其他
雙條藝人分布情況(民國時期)
遼陽地區民間藝人分布圖
拉場戲演出場地分布圖
遼陽地秧歌
遼陽地秧歌陣式圖
歷屆戲曲專業團體表演賽(戲曲劇團參賽概況)
傳記
陳海樓
陳子良
邊繼言
王承業
梅玉祥
朱慶坦
趙子昆
景巨昌
穆小華
李淑艷
張勝海
杜歧山
谷小雯
唐小石
附錄
劉穎
花春舫
田少伯
尚士華
附錄《明寄北略》卷二“遼陽陷附記”
奉天行政公署訓令
文化部50—52年明令禁演劇目
後記
鳴謝
《遼寧戲曲志》叢書遼陽編輯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