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樹

道樹

道樹,出於《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有2種解釋:行道兩旁的樹、菩提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樹
  • 拼音:dào shù 
  • 注音:ㄉㄠˋ ㄕㄨˋ
  • 出處:《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道樹(道樹)

詞語解釋

(1).行道兩旁的樹。(2).菩提樹。
(1).行道兩旁的樹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
(2).菩提樹
相傳 釋迦牟尼 在此樹下成道,故稱。 南朝 梁簡文帝 《上菩提樹頌啟》:“制茲道樹,顯此金容。” 唐 顧況 《題歙山棲霞寺》詩:“寶瓶無破響,道樹有低枝。” 唐 段成式 《觀山燈獻徐尚書》詩之一:“道樹千花發,扶桑九日移。”
拉丁名:Ficus religiosa[1]
中文名:菩提樹
別名:阿里多羅,印度菩提樹,思維樹,畢缽羅樹,覺樹
科屬名:桑科榕屬
分布:廣東、雲南、印度、斯里蘭卡、緬甸
個體特徵:
1.菩提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大喬木。一般樹高15米,直徑2米。
2.樹皮黃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縱棱,冠幅廣展;樹幹凹凸不平。
3.樹枝有氣生根,下垂如須,側枝多數向四周擴展,樹冠圓形或倒卵形,枝葉扶疏,濃蔭覆地。
4.葉互生,近革質,三角狀卵形;或三角狀長圓形,先端驟尖,延長成尾狀,基部寬楔形至淺心形,全緣或波狀;深綠色,有光澤,不沾灰塵,被看作聖樹的象徵。葉形美觀,常用作詩畫題材。
5.花生於葉腋,不見真面目,稱隱頭花序成對腋生。無總梗,扁球形。
6.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內壁近口部,無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無梗,花被片3-4,花柱近頂生。癭花多數,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線形。隱花果,扁平圓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理特徵:菩提樹樹幹富有乳漿,可提取硬性橡膠;花可入藥,有發汗解熱之功。它適於寺院、街道、公園作行道樹。
植物特性:落葉性喬木,高10-20公尺,全株平滑,樹冠巨大。單葉互生,心形或三角狀闊卵形,具葉柄,全緣波狀,革質,卵圓形或三角狀心形,表面光滑,先端長尾狀銳尖,葉基截形或淺心形,側脈8~10對。 花:花期7~10月。果實:隱花果腋出雙生,扁球形,表面散生多數紫色斑點,基部具有革質之苞片3 片。葉互生,滴水的葉尖乃該品種特徵,是適應熱帶雨林而成,此樹的根壓大得驚人,在早上可以見到樹葉分泌出水由葉尖滴下。
菩提樹有許多別名:沙羅雙樹、阿里多羅、印度菩提樹、黃桷樹、思維樹、畢缽羅樹、覺樹,與佛教淵源頗深。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才得名為菩提樹(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為“覺悟”。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普遍栽植菩提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