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競爭:經濟學分析與治理

過渡競爭:經濟學分析與治理

《過渡競爭:經濟學分析與治理》是2004年10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雲輝。

基本介紹

  • 書名:過渡競爭:經濟學分析與治理
  • 作者:羅雲輝
  • ISBN:7810981676
  • 定價:17元
  •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0月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在是科學界定“過度競爭”的前提下,證明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度競爭在理論上的存在性,以此為基礎,闡釋中國經濟近年來過度競爭的原因,並由此引申出治理過度競爭的政策建議。
全書分為五章。第一章是將“過度競爭”與經濟周期的“蕭條”或“衰退”區別開來,並在對已有的“過度競爭”概念進行分析、評判的基礎上,提出本書對這個概念的重新理解:認為過度競爭指的是市場行為的主體為在一定競爭準則——遊戲規則以及其他局限條件約束下,通過競爭來最大化自身特定的效用函式,而採取有悖於其所代表的名義主體根本利益的競爭行為。全書的研究路徑是,嚴格地按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方法,著重特定問題的局限條件,在低一層面的方法上,運用以博弈論為基礎的新產業組織理論、產權經濟學、新興古典經濟學等來探究過度競爭這種特定均衡機理的所在以及治理途徑。
第二章論證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度競爭存在的可能性及具體條件。
第三章解釋中國經濟過度競爭的原因,基本的產權制度與過度競爭之間的作用機理成為分析的重心。在這一章,首先從排隊引申出共有產權的含義,以及公有與共有的關係分析,將中國經濟過度競爭與Hardin的“公共地悲劇”聯繫在一起,使之成為解釋中國經濟過度競爭最基本的依據。在此基礎上,借已有的一個模型的形式,賦予其不同的內涵,分析了國有企業的兼併障礙如何催化過度競爭。循著專業化經濟與交易費用的說明。
第四章的實證部分是選取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第五章在提出政策建議時,避免了那種以某種理想狀態為藍本,不切實際的無根游變,而是以一般均衡的思路把“理性人”假定貫徹到每一個行為主體,包括政策制定者。
總之,本書的基本結論是,過度競爭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仍然具有存在的可能性,而中國經濟近年來大量出現的過度競爭問題主要源於作為中國經濁競爭規則的產權制度,同樣,治理此種現象,也需從這些特定的局限條件入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過度競爭:緣起、概念及本文的研究路徑
一 問題的緣起
二 過度競爭的概念
三 本書的研究路徑
第二章 市場經濟中過度競爭存在性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非對稱成本:伯川競爭與過度競爭
第二節 產品差異化帶來的影響
一、完全競爭模型的不足
二、產品差異化條件下過度競爭的存在性
第三節 重複博弈與企業間過度競爭
一、企業間非合作合謀的一般條件
二、行業企業數對過度競爭條件的影響
三、價格變動信息滯後對過度競爭條件的影響
第四節 “過度生產能力定理”的局限
一、壟斷競爭模型概要
二、壟斷競爭模型存在的問題
第五節 企業生產能力選擇與過度競爭
一、生產能力的沉澱性
二、重複博弈與剩餘生產能力的形成
三、進入遏制與企業過度投資
第三章 中國經濟過度競爭的原因分析
第一節 公有產權:中國經濟過度競爭的基本原因
……
第二節 國有企業的兼併障礙與過度競爭的形成
第三節 行政壟斷與過度競爭
第四節 地方保護與過度競爭的形成
第五節 資本勞動力市場體系不完全與過度競爭
第四章 對中國經濟過度競爭原因的實證——一個案例
第五章 治理中國經濟過度競爭的政策建議
第一節 直接“養人”、產業調整援助、“分立式”改革及以市場換資本:國有企業改制的思路
第二節 借加以WTO的契機加大行政壟斷行業開放力度
第三節 保護農民資產權益 提高農民收入
第四節 完善政治體制 推進政策機構改革
第五節 加強制度建設,促進建立以中小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體系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