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古鎮

運河古鎮

運河古鎮位於陽穀縣城東20公里的張秋鎮,又叫張秋運河古鎮,現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常古鎮遵循著“因河而生、因河而衰”,而運河古鎮也無法擺脫它由盛而衰的命運。然在張秋鎮境內,其興衰也與張秋鎮與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運河古鎮
  • 別名:張秋運河古鎮
  • 行政區類別:陽穀縣城東20公里的張秋鎮
  • 所屬地區:陽穀縣城
歷史,衰退,依河復興,景致,

歷史

運河古鎮,五代時稱張秋口,據史載,“五代周顯德初,河(黃河)決楊柳渡(今東阿境內,當時是重要的黃河渡口),遣宰相李谷治堤,自陽穀(故址在今縣城東30里)抵張秋口”。“張秋口”在當時就是一個渡口了。在五代後周的300多年間,張秋有了相當的發展,已經稱之為“鎮”。到金元曾一度改稱景德鎮。元代開會通河穿鎮而過,並在鎮內設立都水分監衙門,運河古鎮於是成為運河上一重鎮。明代劉大夏治河張秋,又一度改稱安平鎮。顧炎武曾將張秋鎮和顏神鎮(今博山)、景芝鎮並稱山東三鎮。但在當時它還是一個相對閉塞的河巷,規模不大。它的真正發展,還是在元代會通河開通之後。 公元1283年,元朝建成了連線濟寧到安山的濟州河,這條河入大清河,全長200多里。1289年,又開挖了南接濟州河,北到臨清的運河。經過不斷的修浚,會通河成為了一條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運河古鎮也逐漸發展成為以運河管理為主的開放型水陸碼頭和頗具特色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在航運的推動下,運河古鎮的工商業和手工業以及文化事業等得到了迅猛發展。這裡逐漸形成了以會通河為中心,橫跨會通河兩岸擁有號稱72條街、82胡同的繁華大鎮。據史料記載,從明朝順八年到成化年間,先後石砌東堤從沙灣到荊門長達約14華里的河岸,加固了堤防,也方便了經濟發展和漕運。在航運的吸引下,外地的富商巨賈、手工業者紛紛來到這裡開設商號、店鋪、作坊,從事如鞋帽、服裝、紙製品、麻紡、竹編、條編、木器、印刷、年畫、工藝美術、陶瓷、刻字、衡器等多種行業,經營各種商品。如歷史上最負盛名的版畫,就是元代山西人創辦,工藝亦由晉南傳入,品種達到300多種,運銷山西、河南、河北、東北以及省內各地……為了方便經商,山西人還是在這裡建起了山西會館。
運河古鎮
在會通河通航的漫長時期中,運河古鎮作為陽穀、壽張、東阿三縣的“經濟特區”,對這三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歷史貢獻。

衰退

運河古鎮地勢低洼,其周圍是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凹陷地帶,歷史上多條河流流經這裡。歷史上黃河的決口泛濫成為這裡的主要水患。
黃河下遊歷史上或由北線、或由南線入海,有6次改道途徑處於南北兩線中間三角地帶的陽穀縣境。據陽穀縣誌資料,“宋代初年以前,黃河流經我縣中、北部,每年有衝決,則經運河古鎮南泛鄆濮。宋元以後,黃河河道南移,決水則北下直衝張秋,運河之堤屢開,人民深受其害。”所以,當地曾傳言張秋本名“漲秋”,意思是每到夏秋之季,往往漲水成災。人民談水色變,也渴望制服水患,就把“漲”字的三點水去掉。頻繁的水患,對與水運交通為支柱隊伍張秋經濟是最嚴重的威脅。歷代王朝為了保護運河航運,都對黃河多次進行治理,但是並沒有消除水患。最終,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黃河大改道,截斷了運河南北交通,從而切斷了運河古鎮的經濟命脈。
公元1391年,黃河在原武決口,漫東平安山,於安山湖、會通河,運河南北交通中斷,直到1411年開復會通河,進行大規模的治理後,才又通航,其間停航20餘年。這次停航對運河古鎮的經濟打擊是沉重的。據史料記載,從公元1437年(明正統二年)到公元1492年(明弘治五年)的50多年中,陽穀、壽張、東阿三縣就遭到大水災7次,其中有6次是黃河決口,5次沙灣潰決。其中,“明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沙灣複決,會通河水漸絕,漕運終止,景泰四年遣御史徐有貞駐張秋,督治沙灣決河……景泰6年治河成功,南北水運復通。”其間達四個年頭。“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荊隆口河岸復潰,決水北下張秋,沖毀運河東岸九十餘丈,趨東南奪汶水入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大夏等命治河。先於運河西岸鑿渠三里許,稱之為‘月河’,導致水北流入會通河,遂將東岸決口堵塞,並西起黃陵崗(今河南民權縣北),東至徐州,築攔河大堤,杜絕北來支流,逼黃水全部東南流入海。為防復沖張秋,又與舊決口南筑滾石壩,至弘治八年,治河告竣,賜張秋名安平鎮。”劉大夏這次治河是較為徹底的,基本是保證了其後100多年間張秋未被水沖,漕運暢通無阻,從而奠定了張秋長時間的穩定繁榮。
進入到清代後,黃河日趨不穩,張秋運河出險也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從公元1650年(清順治七年)至公元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大改道前的200餘年間,陽穀、東阿、壽張三縣發生大洪災28次,其中22次是黃河決口泛濫成災,或者河患內澇交加。這些洪災十分驚人,如《壽張縣誌》就記載了道光二十三年的一個民謠:“是年大水,時言‘道光二十三,洪水包了天’”。尤其是這時的黃河決口越來越集中於由張秋走入大清河入海,成為鹹豐五年黃河大改道的前兆。據陽穀縣誌資料載:“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黃河複決,北流潰張秋東岸,下大清河入海,總河楊芳興等奉命堵塞,黃河仍歸徐淮古道”;“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黃河北岸複決,河水復沖張秋,破東堤入大清河,大學士馬齊等督率兵民治水,當年年底告竣”;“雍正八年,六月淫雨,河決沙灣口”;乾隆十年八月“河決沖沒掛劍台(在張秋鎮)”;嘉慶二十四年,“秋九月,??清政府沒有拿出有效的對策,終於釀成了鹹豐五年這一難以挽回的大改道。
鹹豐五年6月,黃河大決於河南蘭陽銅瓦廂。據《山東通志》載:河決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漕州府南下注,二股由直隸東明南北分注,近山東濮州、范縣至張秋匯流穿運奪大清河,由鐵門關北肖神廟以下二河蓋牡蠣咀入渤海。濮、范以下,壽張、東阿以上盡遭水淹沒。”致使運河古鎮一代黃河水到處漫流,溜勢每年變化。直到金堤、臨黃堤相繼完成,黃河流歸現在的河道止,運河古鎮的黃河水患才告結束。黃河這次大改道,不但結束了其南流泗、淮入海600餘年的歷史,而且切斷了運河南北交通,徹底摧毀了運河古鎮賴以發展的經濟命脈,使這一交通發達的歷史名鎮變成了閉塞的偏僻角落,商號或轉移或關閉……經濟迅速衰敗下來。解放前夕,運河古鎮已經變得相當蕭條。

依河復興

運河古鎮因運河而盛,因黃河水患而衰,如今又依黃河復興。1946年,開始了人民治黃,如今,黃河治理取得了輝煌業績,取得了歲歲安瀾的偉大成就。張秋,這座歷史名鎮也伴隨黃河治理而重振雄風,開始了復興。
自上世紀中葉,陽穀開始建設虹吸引黃供水,到80年代,建起了陶城鋪引黃閘,張秋鎮作為陽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主要小麥、棉花、玉米等。有黃河水的灌溉,這裡的土地肥沃,排灌配套,糧棉年年奪高產。
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工業發展的基礎。如今,張秋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經濟發展上提出了工業興鎮戰略。建立了占地500畝的民營工業園區,形成了塑膠化工、清真肉食加工、機械鑄造、麵粉加工等幾大主導產業。藉助運河文化和景陽岡旅遊開發,充分挖掘運河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立足高起點,建設新型小城鎮,東西大街拓寬了30米,兩旁臨街全部為當前流行樣式的高層樓房,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南北大街寬25米,仿古步行商貿飲食一條街,古樸大方風格獨特。政策優惠,環境優越,民風樸實的張秋鎮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寬鬆優美的投資環境。如今,肉製品宰殺加工企業發展迅速,由單一宰殺發展到豬、牛、羊、雞、鴨多品種宰殺,達到了年宰殺加工30萬頭生豬、100萬隻羊(牛)的生產規模,年創外匯1200萬美元。
走出困境見通途。面對新形勢和發展需要,運河古鎮廣大幹部民眾在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的基礎上,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立鎮,同時發掘運河和黃河歷史文化,開展旅遊業,力爭各個方面都取得更大的成績,儘快實現古鎮的復興。

景致

運河古鎮雖是一個鎮,但其城市規模比起一般縣城甚至比泰安府城還要大,商業發達程度,較濟寧、臨清差而超過一般縣級城市。于慎行說:張秋“都三邑之中,綰轂南北,百貨所居,埒似濟寧而小”,《東阿縣誌》亦稱:運河古鎮“五方商賈輻輳並列肆河上,大較比臨清而小”。當其全盛之時,鎮城有九門九關廂、七十二條街、八十二胡同,其中主要街道多以交易品名稱命名,如米市街、糖市街、柴市街、果市街、竹竿巷等。江南所產竹木、柑桔、稻米、桐油、絲綢、茶葉等,多在此卸船,由陸路運銷山西、陝西及本省各地。本地所產之烏棗、阿膠等土特產及手工業製品,以及產自山東沿海的海鹽等,亦由此裝船,運銷南方各省,是魯西主要運河碼頭以及貨物集散地之一。明代湖廣參政陳守愚撰《安平城記》,稱安平鎮“雲帆檣林,商賈雲集,貿易紛錯……此弘治間安平之太平氣象也”。清康熙年間,林芃、馬之驦作《張秋志》,述及當時盛況,有“鎮當南北孔道,水路要津,船艫雲集,輪蹄紛沓,五方商賈輻輳”等語。民國年間《增修陽穀縣誌》稱張秋鎮“舊為貢道之通渠,實扼南北之咽喉……在昔繁盛之時,航桅林擁,商賈雲集,非三縣(指東阿、陽穀、壽張)城市所能及也”。又說張秋各街市“皆有百貨雲屯,如花團錦簇。市肆皆樓房櫛比,無不金碧輝煌。肩摩轂擊,豐盈富利,有小蘇州之稱”。當時僅在鎮上經商的山西商人即有上百家,建有規模較大的山西會館。至清末民初,因受運河停運及戰亂、匪禍之影響,張秋鎮漸失昔日之繁榮,但仍有商號70餘家(其中晉商20餘家),其中較為著名的有經營糖、茶、果的“聚”字號(如成聚、福聚、工聚、新聚等)、經營糧食的“德”字號(如石盛德、崇信德、恆德等),經營藥品藥材兼坐堂行醫的“堂”字號(如保圓堂、義圓堂、玉升堂、德華堂等),以及經營南北雜貨及典當業的王太恆、泰盛隆、常興全、常興和等運河古鎮幾經修建,頗具規模。由於運河從中通過,分為東西二城,有城牆環繞,環城有護城河。至清代鎮城有九門,鎮內有七十二條街八十二胡同,街道多以經營貨物命名,如米市街、柴市街等,也有以建築物得名的,如城隍廟街、文廟街等。由此可見運河古鎮昔日繁華之一斑。
運河古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