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麥鎮

連麥鎮

連麥鎮地處懷集縣西北部,東與汶朗鎮相鄰,南與懷城鎮相連,北與中洲鎮相接,距懷集縣城20千米。下轄14個村民委員會、247個村民小組和1個圩鎮居民委員會、1個居民小組。

連麥鎮轄區總面積122.58平方千米(2017年), 其中山地面積11.5萬畝,耕地面積2.07萬畝;總人口31832人(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連麥鎮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懷集縣
  • 下轄地區:石坑、上鳳、福鹿、下坑(共1居委會14村委會) 
  • 政府駐地:連麥墟鎮
  • 電話區號:0758
  • 郵政區碼:526447
  • 地理位置:懷集縣縣城西北部
  • 面積:122.5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3183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懷集高鐵站
  • 車牌代碼:粵H
  • 主要中學:連麥中學
  • 常住人口:3.5萬人
地理環境,行政區劃,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人口計生,新農村建設,社會保障,扶貧開發,文化教育,歷史文化,

地理環境

連麥鎮位於北緯 24°03",東經112°09",地處懷集縣西北部,東與汶朗鎮相鄰,南與懷城鎮相連,北與中洲鎮相接,距懷集縣城20千米。
連麥鎮轄區總面積122.58平方千米(2017年), 其中山地面積11.5萬畝,耕地面積2.07萬畝;31832人(201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

行政區劃

連麥鎮下轄蓮社、倉社、王華、長崗、大廟、萬坪、步崗、文崗、增石、四烏、石坑、下坑、上鳳、福鹿等14個村民委員會、247個村民小組和1個圩鎮居民委員會、1個居民小組。

經濟發展

2012年,連麥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投資4000多萬元的鳳凰電站技改工程、投資800多萬的永峰生物染料廠二期建設項目已建成投產並產生稅收。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67億元。
2012年全鎮共完成財政收入172.4萬元,其中,地稅完成111.1萬元、國稅完成61.4萬元,其他收入59萬元。
2012年全鎮種植優質蔬菜500畝,高產水稻3000畝,高效生態林業5000畝,優質肉豬養殖大戶129戶。畜牧水產業穩步發展, 全鎮生豬飼養量8萬頭,耕牛年末存欄量1.2萬頭,“三鳥”飼養量22萬隻。2012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753元。
2015年,連麥鎮大力發展鎮域特色產業,累計種植蔬菜548.4公頃、優質水稻2133公頃、沙糖桔333.33公頃。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424.3公頃、發展經濟林4267公頃,扶持100多戶養豬農戶經營發展,生豬累計出欄量約17萬頭,畜牧水產業穩步發展,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9.75元,比上年9872.5元增長10%。

社會事業

2015年開展黨風廉政宣講活動5場次,發放資料1000多份,訂閱黨風廉政教育材料200多本。全鎮15個村(社區)均按要求建立黨風廉政建設信息平台,是年共查處黨員幹部違紀案件4宗。全年累計走訪村民民眾41586人次,徵詢民眾意見608條,受理民眾反映問題568件,解決糾紛70餘起。

基礎設施

2012年重點解決“路、橋、飲水、水利”等問題,投入300多萬元建設東渠灌區、四烏灌區農田水利三面光工程。組織開展冬春農田水利大會戰活動,共出動乾群維修水利2600人次,全鎮共清淤維修水利渠超過6公里。強化村道維修加固和自然村道硬底化工程,全鎮共維修崩塌路障9處,填鋪路肩11.6公里,新建硬底化自然村道5.3公里,全鎮村道網路逐步完善。

人口計生

2012年度完成清理四術庫存625例,並在年內完成“無政策外出生村”創建任務。全鎮計畫生育率為60.93%;出生率為16.65‰;人口增長率為8.03‰。農村育婦“三查一治”工作正常開展;村級計生服務室和“三欄”等基礎陣地規範化建設全面完成。全年無黨員、幹部職工違反計畫生育。 
2015年連麥鎮總出生561人,其中政策內出生480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為85.56%,男女性別比為113.31:100。共徵收社會撫養費85.87萬元。

新農村建設

2012年,連麥鎮投入41萬元,投入人力3200人次,完成大廟舊寨自然村、文崗麻竹自然村2個省衛生村的創建工程。

社會保障

全年向低保對象271戶發放金額32.52萬元。大病醫療救助30人次,發放救助資金20多萬元。2012年新農合參合率達100%,全鎮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參合城鎮居民合醫人數665人。

扶貧開發

落實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採取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辦法,落實幫扶措施。全鎮有309戶貧困戶共1523人年純收入均達2500元以上,貧困戶初步實現脫貧目標。在幫扶扶貧村發展集體經濟方面,兩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增,增石村集體收入19.26萬元、四烏村集體收入10.2萬元。貧困村各項考核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省市考核驗收要求。

文化教育

鎮黨委、政府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落實到位。一是建立“防流控輟”目標責任制。採取分級包校包村負責制,做到責任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把防止家庭有困難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輟學的工作落到實處。二是關心流動人口子女和留守兒童就讀工作,加強勸導,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及時遏制部分少兒輟學的傾向。三是落實免費義務教育政策,想方設法解決困難家庭子女讀書難問題。同時,通過“希望工程”、“手拉手”等捐資助學活動,對家庭生活困難學生進行資助,不讓一名學生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近三年來,全鎮中國小有3200人次接受了各種形式的資助,資助金額達45萬元,全鎮沒有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四是切實抓好特殊教育工作。投入10多萬元,在鎮中心國小建設特殊教育資源室,確保“三殘”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權利。紮實的措施,使本鎮“普九”工作得到鞏固和提高。2012年全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輟學率為0,國小畢業率10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9%;國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8.52%,輟學率為0.75%,畢業率為100%,17周歲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98.2%。完成縣下達的高中階段送生任務,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8%。
2015年,財政撥款854萬元支持教育事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鞏固“兩基”成果。確保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100%,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鞏固率均100%,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在95%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招(送)生775人。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和學生安全教育,年內校園沒有發生安全責任事故。

歷史文化

懷集“炮會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懷集縣連麥鎮連西周邊村寨數以千計的村民集中在連西國小附近的一片草坪,隆重歡慶當地奇特的民俗——“炮會節”。 據籌辦“炮會節”的負責人林如飛先生介紹,“炮會節”民俗活動歷史悠久,始於清初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懷集連麥鎮“炮會節”民間民俗活動始於清初年間,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連社片已發展到10個炮會。據籌辦“炮會節”的負責人介紹,“炮會節”之所以定在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是因為傳說這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誕日,當地人就自發拜謁觀世音菩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舂糍粑買鞭炮,像過春節一樣邀親請友燃放大量的鞭炮為其賀誕,保佑人們在新一年裡風調雨順,六畜興旺。
當天上午九時多,每個炮會都派人從各村各寨扛著八桌以上的鞭炮,集中到連西片觀音廟附近的一片草坪上,鞭炮如同金字塔狀壘疊成山。桌子下面掛有背帶、小花帽、小毛筆、墨條、通書等物品,象徵著家家戶戶發丁發財,人才輩出。中午12時許,幾位族老首先點燃“炮鏡”前的四根紅紅的大蜡燭,按照傳統規矩率眾村民拜謁觀世音菩薩,然後便在草坪地上擺放鞭炮,一串串圈了一圈又一圈,最後由各炮會派數人分別點燃,一時間鞭炮聲連綿不斷響徹雲霄,硝煙瀰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一直持續近兩個鐘頭,偌大的草坪地鋪上了“紅地毯”,場面蔚為壯觀。當天晚上,當地民眾還請來戲班公演粵劇,連演三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