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

本書以作者在安徽南部自然村——汪家村前後長達10年的田野調查為基礎,講述了一個集體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如何形成的故事。作者認為,集體制度雖然由國家推動和組織,帶有很大的強迫性,但是農民並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他們被裹挾到集體化的大潮中,同時,也以自己的方式、沿著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推波助瀾,甚至在可能的範圍內調整和改變了潮流的走向。

基本介紹

  • 書名: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
  • 作者:盧暉臨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 出版時間:2015年02月
  • 頁數:272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772409 
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作者簡介

盧暉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哈佛燕乃采婆歡京訪問學者。

目錄信息

引子:汪家村印象/001
第一章 制度研究:問題、意照影協義和方法/008
一 集體端符悼制度研究的緣起與方向/008
二 既有研究的批判性回顧/013
三 個案研究和歷史敘述方法的套用/017
第二章 制度理解:不同的辨剃才少理論視角/025
一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026
文化主義的制度觀/028
三 社會學新制度主義/030
四 一個整合性的理論框架/039
第三章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汪家凳殼村/047
一 土地占有情況/049
二 汪家村的人物/050
三 討論:革命前社會分化秩序與社會分化的文化網路/079
第四章 通向集體之路/097
一 解放/097
二 土地改革/102
三 合作化/113
四 共產風/122
五 討論:革命後社會分化的新格局/130
第五章 集體時代的社會經濟生活/139
一 集體一日——生產/139
二 經濟分配——工分制度/142
三 集體儀式——一場婚禮/148
四 集體決議——協棕道責任田收回、自留地調整和並隊/151
結 語 集體制度:農民的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156
跋 集體經濟再評價——十年之後的反思/162
附錄一 革命前後中國鄉村社會分化模式及其變遷:社區研究的發現/180
附錄二 周家莊:人民公社遺府才謎產的新啟示/2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