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使北引

送石昌言使北引

《送石昌言使北引》是北宋文學家蘇洵於嘉祐元年(1056年)為石昌言所作的一篇贈序。文章第一段回憶作者與石昌言之間的親密交往,感佩石昌言奉使強虜實現平生抱負,充滿勸勉之情;第二段回顧歷史情況,剖析強虜本質,指出對敵國之耀武揚威應毫不“震懼”,並舉奉春君的例子說明要善於識破敵人的陰謀詭計。全文語言簡潔明快,文勢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石昌言使北引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贈序
  • 作者:蘇洵
  • 作品出處:《嘉祐集》卷十四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石昌言1使北引2
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歲,未學也。憶與群兒戲先府君3側,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4。昌言舉進士,日有名。吾後漸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5、屬對、聲律,未成而廢。昌言聞吾廢學,雖不言,察其意,甚恨6。後十餘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聞。吾日益壯大,乃能感悔,摧折7復學。又數年,游京師,見昌言長安,相與勞問,如平生歡。出文十數首,昌言甚喜稱善。吾晚學無師,雖日當文,中89自慚;及聞昌言說,乃頗自喜。今十餘年,又來京師,而昌言官兩制10,乃為天子出使萬里外強悍不屈之虜庭11,建大旆12,從騎數百,送車千乘,出都門,意氣慨然。自思為兒時,見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貴不足怪,吾於昌言獨有感也!大丈夫生不為將,得為使,折衝13口舌之間足矣。
往年彭任14從富公使還,為我言曰:“既出境,宿驛亭15。聞介馬數萬騎馳過,劍槊16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17失色。及明,視道上馬跡,尚心掉不自禁。”凡虜所以誇耀中國18者,多此類。中國之人不測19也,故或至於震懼而失辭20,以為夷狄笑。嗚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頓21,壯士健馬皆匿不見,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無能為也。孟子曰:“說大人則藐22之。”況與夷狄!請以為贈。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石昌言:即石揚休,字昌言,宋代四川眉州人。少孤力學,登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知制誥。仁宗朝上疏力請廣言路,尊儒術,防壅蔽,禁奢侈。其言皆有益於國,時人稱之。石、蘇兩家均眉州大戶,世有通家之誼。
  2. 引:文體名,大略如序而稍為簡短,唐以後始有此體。
  3. 先府君:亡父的尊稱。
  4. 狎(xiá):親近,親密。
  5. 句讀(dòu):斷句。古人讀書要自行斷句,“句讀”是古代讀書人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
  6. 恨:遺憾,不滿意。
  7. 摧折:挫折,打擊。
  8. 中:內心,心中。
  9. 甚:非常。
  10. 官兩制:身居兩制。
  11. 虜庭:亦作“虜廷”,古時對少數民族所建政權的貶稱。
  12. 旆(pèi):古代旒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飄帶。
  13. 折衝:使敵方的戰車折返,意謂抵禦、擊退敵人。
  14. 彭任:字有道,身長七尺,有膽量,曾自請隨富弼出使契丹。
  15. 驛亭:古代供旅途歇息住宿的處所。
  16. 劍槊(shuò):劍和槊,泛指兵器。
  17. 怛(dá)然:驚恐的樣子。
  18. 中國:指中原地帶。
  19. 不測:出乎意外。
  20. 失辭:失言,說了不應該說的話。
  21. 冒(mò)頓(dú):漢初匈奴族一個單子的名字。
  22. 藐(miǎo):藐視。

白話譯文

昌言考進士科目的時候,我才只有幾歲,還沒開始學習。回憶當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親身邊嬉戲玩耍,昌言也在旁邊,還曾拿來棗兒栗子給我吃;兩家住得很近,又因為是親戚的緣故,所以彼此十分親昵。昌言應考進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我後來漸漸長大,也稍稍懂得要讀書,學習句讀、對對子、四聲格律,結果沒有學成而廢棄了。昌言聽說我廢棄了學習,雖然沒有說我什麼,而細察他的意思,是很遺憾的。後來過了十多年,昌言進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彼此也就斷了音訊。我日益成長壯大,能夠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復學習。又過了幾年,我遊歷京城,在汴京遇見了昌言,便彼此慰勞,暢敘平生以來的歡樂。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興,並且誇我寫得好。我學習開始晚,又沒有老師指導,雖天天作文,內心一直十分慚愧;等聽到昌言的話後,於是頗為自喜。到現在又十多年過去了,再次來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經身居兩制,他作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萬里以外的那些強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樹立大旌旗,跟隨的騎士多達幾百騎,送行的車輛有上千輛,走出京城大門情緒慷慨激昂。我自思忖,孩童時代見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時怎么會料想他會走到這一步了?一個人富貴起來並不奇怪,而我對昌言的富貴特別有所感觸啊!大丈夫活著不去當將軍,能當名使臣,用口舌辭令在外交上戰勝敵人就足夠了。
前些年彭任跟隨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對我說:“出了國境之後,住宿在驛亭。聽到披甲戰馬幾萬騎馳聘而過,寶劍和長矛互相撞擊,整夜不絕於耳,跟隨之使臣驚慌失色。等到天亮了,只見道路上的馬蹄印了,心中的餘悸還難平息,好像心要跳出來似的。”大凡契丹用來向中國炫耀武力的手段,多為這類事情。中國去的使者,沒有識透他們這類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驚害怕到啞口無言,讓外族人嗤笑。唉,這是多么的沒有思考力啊!古代奉春君劉敬出使到冒頓去,壯士大馬都藏起來不讓看見,因此才有平城的戰役。現在的契丹,我是深知他們沒有什麼能力與作為的。孟子說:“面對諸侯國君的談話,就得藐視他。”更何況對待外族呢!請把上述的話權作臨別贈言吧。

創作背景

《送石昌言使北引》作於嘉祐元年(1056年)九月。這年,刑部員外郎、知制誥石昌言出使北國前往契丹,慶賀契丹國母生辰。作者為他寫下這篇贈序,就是讓他借鑑歷史經驗,不怕強敵威脅,發揚民族正氣,奪取外交勝利。因為作者之父名序,所以這篇贈序改稱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文章第一部分敘寫兩人的交誼,表達了對石昌言的感激、欽敬和仰慕的感情。作者以追敘的方式,通過緊密聯繫的兩條線敘寫了兩人的交往與情誼:一條是石昌言科舉、守官、升遷,直到以高官身負國家民族重任出使契丹的過程;一條是自己為小兒、讀書、廢學、感悔、苦讀,後又求官京師的過程。在這整個過程中,作者得到了石昌言的喜愛、鼓勵、讚賞和肯定。所以,作者對石昌言既有親戚之情,又有知己之情。故作者說:“富貴不足怪,吾於昌言獨有感也。”這是承接上下文的關鍵,是這篇文章的文眼,作者由此成功地實現了內容和情感的轉變。同時,這句話本身也包含著豐富的意義。首先,它表明,石昌言才能出眾,獲取富貴是理所當然的事。他的幸運在於,他能夠肩負國家民族的重任,出使敵國,折衝於口舌之間。其次,它戒勉石昌言,個人的富貴榮辱事小,國家民族的利益事大。此次出使,要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切不可顧慮個人的生死榮辱。
第二部分緊承第一部分,闡發“有感”二字,就石昌言出使之事,表達了對石昌言的羨慕、期望、鼓勵和誡勉的感情。這一部分又包括三層意思。第一層,通過敘寫蜀人彭任對出使契丹時所見所聞的敘述,批評了宋朝使者和宋朝統治者對於契丹的恐懼和屈服,告誡石昌言,這不過是敵人的虛張聲勢之計。這一層的言外之意,實際上是批評宋王朝對於契丹的屈辱政策。第二層,以漢朝婁敬出使匈奴的史實為例,證明契丹“無能為”。當年婁敬出使匈奴,匈奴冒頓將其壯士、肥馬藏匿起來,只以老弱、羸畜示人,婁敬認為這是匈奴故意示弱,建議漢朝不要攻打匈奴。劉邦不聽從勸告,結果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反觀現在的形勢,契丹故意虛張聲勢,正說明它“無能為”。第三層,以孟子的話鼓勵石昌言,要堅守氣節,維護國威,不辱使命。孟子以一介布衣,尚能憑自己的品德和學問,傲視時君執政,而石昌言作為皇朝使者、朝廷高官、才志之士,出使一偏小之契丹國,自應表現出令人矚目的氣概。
這篇文章在藝術上大致有以下特點。其一,結構嚴謹,脈絡清晰。石昌言既是蘇洵的親戚好友,又是他欽慕的能為國分憂的士大夫,所以文章的前一部分抒寫了個人的情誼,後一部分闡發了國家民族大義,二者和諧統一,恰切地表達了二人的關係和情誼。其二,情理兼備。這篇文章是一篇贈序,作者與石昌言既有很好的私人關係,又有共同的為國為民分憂的志趣,而石昌言出使的又是強悍不羈之虜庭,所以作者在此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是豐富複雜的,有感激、欽慕,也有期望、誡勉。全文抒情意味濃厚,但相對而言,前一部分抒情意味重,後一部分說理成分多。其三,題材取捨恰當,語言得體。石昌言既是作者的親戚和好友,又是他所欽慕的朝廷大員和才志之士,所以該文首先敘寫了二人的私人情誼,然後才討論國家政治、民族大義,不枝不蔓,恰切地反映出二人的關係。在語言表達上,第一部分言語溫婉,如話家常,親切可感。第二部分,以氣運辭,慷慨激昂,鮮明地反映出作者精神風貌的一個側面。

名家點評

  • 明代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老泉文鈔》:文有生色,直當與韓昌黎《送殷員外》等序相伯仲。
金聖歎《天下才子必讀書》:今日送昌言,卻寫自幼狎昌言。凡作四番情事,而後寫到此使。後幅自欲贈言,卻寫往年彭任為我言,因而借意便收,真奇筆也。
  • 清代
林雲銘《古文析義二編》:出使不辱君命,本是一樁大難事。時南北雖弭兵,然增幣後,契丹未必不以宋為弱。若使者失辭,必至辱國矣。篇中前段瑣瑣敘來,止借來作冒言,得為使的引子。把為使一節算作大丈夫第一等功業,其正意總在後段。中間“折衝口舌”四字,是一篇主腦。蓋不失辭,由於不震懼;不震懼,由於勘破契丹伎倆,原不足畏。兵法云:強而示之弱,弱而示之強。知冒頓示弱之強,則知契丹示強之弱矣。妙在欲言今事,卻言富公舊事;言時事,卻引漢朝故事,且不斥言契丹,而日今之匈奴。下語具有斟酌,千古奇構。
沈德潛《評註唐宋八家古文讀本》:不辱君命,丈夫一生節目,故鄭重言之。末段強而示之弱,弱而示之強,深於兵法。

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祜初年與蘇軾蘇轍同到京師,為歐陽修韓琦所稱重,薦之於朝廷,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等職,留京參與編撰《太常因革禮》,書成而卒。蘇洵的文章深受《孟子》《戰國策》的影響。長於策論,其政論、史論辭風穎銳,行文簡潔而有情致。“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有《嘉祐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