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內

《送內》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分為兩部分。前八句為第一部分,寫眼前的場景,以及將與妻兒分別的悲況。後八句為第二部分,寫自己對遠行的妻子傾訴了離情別緒,以及對貧富懸殊的不合理社會深致不滿。這首詩風格簡勁、渾厚、沉鬱,因事見情,曲折詳至,極盡詩家運筆變化之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內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後山先生集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陳師道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內
顧其子,燕雀各自隨
與子為夫婦,五年三別離。
兒女豈不懷,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從母,可喜亦可悲
關河萬里道,子去何當歸
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
百畝未為多,數口可無飢
吞聲不敢盡,欲怨當歸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內:陳師道妻郭悟。
⑵麀(yōu):母鹿。
⑶虞(yú):雌獐。
⑷顧其子:愛憐其子。
⑸各自隨:各從其類。
⑹已笄(jī):謂到了待嫁年齡。笄,簪子,用以插住挽起的頭髮。
⑺父子各從母,可喜亦可悲:故作達觀,給悲哀的氣氛增添詼諧和風趣。
⑻關河萬里道,子去何當歸:向妻子問訊,路途遙遠何時能歸來?關河,關卡山河。杜牧題孫逸人山居》:“關河客夢還鄉遠。”
⑼三歲不可道:謂三年後能否會面也難以預料。
⑽白首以為期:從《文選·古詩》“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化出,隱含明德自持、誓老相待之意。
⑾百畝(mǔ)未為多,數口可無飢:正面提出孟子的社會理想,藉以抒發自己的憤慨。《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此用其意。
⑿吞聲不敢盡,欲怨當歸誰:充滿了一種不敢控訴的內心痛苦。吞聲,鮑照擬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白話譯文

母鹿雌獐都愛憐其子,燕雀之禽各從其類。
我與你成為夫妻,結婚五年,已有三次與你分離。
我怎能不想念我的兒女,母親老了,妹妹也用起了簪子。
我和兒女一樣跟隨自己的母親,雖有慰藉但也是非悲痛。
你去的地方那么遙遠,何時才能歸來與我相見。
三年後能否會面也難以預料,白頭也已經遙遙無期。
農家的田地,只要不錯過農時,幾口人的家庭就不會挨餓。
無窮的苦水只好往肚子裡咽,心裡有滿腔的怨恨,但是怨恨哪一個呢?

創作背景

元豐七年(1084年),陳師道的岳父郭概任提點成都府路刑獄。陳師道生計無著,只好讓妻子兒女隨從入川。他本人因為家有老母和妹妹,不能同行。這首詩是在臨別之時送給他妻子的。

作品賞析

整體賞析

全詩共十六句,可以平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八句主要是敘寫眼前的悲況。開頭以“麀麌顧其子,燕雀各自隨”興起憐子愛妻之情。這兩句受到《禮記·三年問》中關於“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的啟發,因此可以借用孔穎達的一段疏文來作說明:“鳥獸大小各能思其種類,況在於人,何有窮已?”以下即寫到人事:“與子為夫婦,五年三別離。”結婚五年,三次與妻子分離,這已經夠辛酸了,這次分別又與前兩次有所不同。前兩次是詩人出外謀生,妻子留在家裡,而這次是妻子帶著年幼的兒女隨岳父到遙遠的蜀地去。詩人是因為貧困所迫,所以才做出這樣的抉擇。作者沒有詳寫自己的困頓,而艱難困頓之狀已在不言中;作者也沒有詳寫自己如何在貧困中掙扎,而“三別離”三字已足以概括。“兒女豈不懷,母老妹已笄”兩句是對妻子傾訴衷曲。上句說:讓妻子把幼小的兒女帶往遠地,豈不思念?“豈”字下得沉重。言下有無限舐犢深情在,並隱隱透出萬般無奈的歉意。下句是說,老母需要奉養,妹大等待出嫁,這兩件事決定他不能同去蜀地。作者的這種衷曲,道出了人世的艱難與他自已所承受的生活的重壓。無論是誰,遭此不幸,都會感到深悲極痛,非但難以為懷,亦復惆悵難述,而作者卻以清勁簡妙的語言出之,儘量避免纖毫不遺地刻畫內心的痛苦之狀,因而顯得十分渾厚有味。不僅如此,詩人為了使他的妻子不至於在臨別之際過於難過,還特地找來了兩句寬慰性的話語:“父子各從母,可喜亦可悲。”稚人、幼女“從母”,與年過三十的中年男子“從母”,不可同日而語,作者把兩者混而為一,給悲哀的氣氛增添了一點詼諧和風趣。在濃重的悲哀氣氛下,這點詼諧和風趣雖然不能起到轉悲為喜的作用,但由於作者盡力克制悲痛,給“可喜”兩字留出了一定的感情位置,因此能略略給人以精神上的慰藉。陳師道的詩作素以文字簡練、“語簡意博”著稱。這兩句詩最能顯示這一特色。他把自己留下來侍奉老母,而讓兒女們跟著媽媽到蜀地去這兩件事,壓縮成五個字,敘事十分簡妙。在極端貧困之中,這樣安排家庭,使老有所養而幼有所育,詩人內心感到欣慰,但一門三代骨肉分離,夫婦雙方相隔兩地,又是十分可悲的。這種複雜微妙的感情也只用了五個字未表達,抒情的簡妙,實為罕見。金代劉壎說,陳師道寫詩如得仙人費長房縮地之法,“雖尋丈之間,固自有萬里山河之勢也”。用這句話來形容陳師道詩的簡妙,既形象,又確切。
後面八句主要抒發內心的悲憤。“關河萬里道,子去何當歸。三歲不可道,白首以為期。”以無比關切的語氣對遠行的妻子傾訴了離情別緒。“三年”是郭概的任期。妻子為了安慰他,告以三年之期,但詩人感到,自己貧困的境遇尚無盡頭,三年以後能否會面,也難以預料。“白首”句從舊題《李少卿與蘇武詩》“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化出,隱含著詩人明德自持、誓老相待之意。唯其用得不著痕跡,故更能見出寄意言外、旨含句中之妙。處此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作者對貧富懸殊的不合理社會深致不滿。但他沒有、也不可能採取直接抗爭的態度,而是正面提出孟子的社會理想,與黑暗的現實進行對照,藉以抒發自己的憤慨。“百畝未為多,數口可無飢”兩句,話雖說得平靜,內心的牢騷還是很明顯的。孟子曾說:“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在宋代思想界的地位很高,但他的民本思想卻未被宋代的統治者接受。百畝之田,原是一個普通農家的產業,而作者卻連這點起碼的產業也沒有,因而連人生最低的生活要求——溫飽也無法滿足。作者推己及物,已經觸到了當時社會的嚴重癥結,再說下去,勢必要怨及在朝的權貴,這是作者不能不有所顧忌的。因此話到嘴邊也只能強行忍住:“吞聲不敢盡,欲怨當歸誰。”感情的伏流逆折震盪,而又不使其瀉出,於是令詩中那種簡勁、渾厚、沉鬱的風格也因之而臻於極致。
這首詩通篇不著一句景語,純從“別內”一事上落筆,順帶寫出心頭的悲事、喜事、煩難事、不平事,因事見情,曲折詳至,極盡詩家運筆變化之妙,成功地體現了他自己的“因事以出奇”的創作主張。

名家點評

評論家侯健《歷代抒情詩分類鑑賞集成》:“‘吞聲不敢盡,欲怨當歸誰?’這個問題詩人沒有回答,仿佛百石強弓引而不發,喚起人們深深的思考。”

作者簡介

陳師道(1053~1102年),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學文於曾鞏,絕意仕進。元祐(1086~1094年)初期,因蘇軾等人舉薦,任徐州教授。後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等職。詩學杜甫,苦心錘鍊,質樸蒼老,深受黃庭堅推重。為江西詩派代表性作家,常與蘇軾、黃庭堅等唱和。著有《後山先生集》,詞有《後山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