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歐洲的興起

近代歐洲的興起

《近代歐洲的興起》是1997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孝遠。

基本介紹

  • 作者:朱孝遠
  • ISBN:9787806163412
  • 頁數:15, 434頁
  • 定價:CNY20.00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
  • 裝幀:開本21cm
作者介紹
男,浙江海寧人,1954年2月2日生。
史學工作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幼年失學,務農、務工近八年。1978年進入上海師範大學,分別在歷史系、英語系、藝術系學習史學、外語和音樂。1982年畢業,任上海師範大學教員。1986年獲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歐洲中古史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俄勒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0-1992年在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任教,1997-1998年在德國杜賓根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
1992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負責招收和指導世界史歐洲中古史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西方史學史、史學理論四個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社會兼職有武漢大學教授、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南京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英國史學會理事、並且入選PHI ALPHA THETA(歷史學國際榮譽學會)(1986)、入選國際SOCIETY FOR REFORMATION STUDIES (國際宗教改革學會)(1997)、入選SOCIETY FOR SIXTEENTH CENTURY STUDIES (國際十六世紀學會)(1997年)。1995年入選北京大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1997年入選北京市百人跨世紀理論人才培養工程,1998年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宗教改革,文藝復興,中世紀思想文化史,世界中古史,歐洲史,歷史學理論與方法;社會結構的變化與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歐洲、中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形態轉變(過渡)問題研究 。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來源於北大歷史系)
學歷:
1982年2月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學位
1986年7月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
1990年7月美國俄勒岡大學歷史系哲學博士學位
任職簡歷:
1982年2月-1985年6月上海師範大學助教
1985年9月-1986年7月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歷史系TA
1986年9月-1990年7月美國俄勒岡大學歷史系GTF
1990年7月-1992年1月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博士後/助理教授
1992年1月-1993年9月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
1993年9月-1995年9月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95年9月-至今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1996年9月-至今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
2001年9月-至今北京大學希臘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9月-至今美國俄勒岡大學榮譽教授
所屬單位: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宗教改革,文藝復興,中世紀思想文化史,世界中古史,歐洲史,歷史學理論與方法;社會結構的變化與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歐洲、中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形態轉變(過渡)問題研究
擔任本科教學: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史,拉丁文,文藝復興原始史料閱讀,世界中世紀史名著選讀,史學概論,西方史學史,世界中世紀史,歐洲社會文化史,當代文化人類學
論著:
◎著作:
1《神法、公社和政府:德國農民戰爭的政治目標》,北大出版社,1994。
2《近代前期世界宗教史》,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
3.《中世紀歐洲貴族》,廣東人民,1996
4《近代歐洲的興起》,上海學林,1997
5《拜占庭造型藝術》,商務印書館,1988。
6《史學的意蘊》,中國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7《歐洲涅盤:過渡時期歐洲的發展概念》,學林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8《藝術季風-寫在史學的邊緣上》,新世界出版社,2004。
9《歐洲文藝復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待出。
◎主編
1《文藝復興書信集》,學林出版社,2002。
2《婦女城》,學林出版社,2002。
3《世界文明史》上卷(與顏海英合編),北大出版社,2004。
◎論文:
1《馬克思認為英國革命是保守的嗎?》 《世界歷史》1981年第4期
2《現代歷史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歷史研究》1990年第3期
3《現代西方歷史學的特徵和方法》 《歷史研究》1987年第2期
4《農民革命和市政政治變遷:德國農民戰爭時期的傳單和小冊子研究》
《世界歷史》1990年第6期
5《1520-1526年間的德國基督教社區改革》 《歷史研究》1995年5期
6 The Communal Reformation 《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97.5.
7《一本用不文明行為拼湊出來的書》 《世界歷史》1999年第2期。
8《Zhong Guo Shi Ji Ji Zai de Yi Du Shi Liao》 《IndianHistoricalReview》,1992,2.
9 The Rise of Modern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Japan-NetherlandsInstitutevol.VI.96.
10《充分化的發展和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 《復旦學報》1981年第四期
11《研究人的歷史學》 《史學理論》1988年第2期
12《陳壽的為何失在於略= 《上海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3期
13《西歐封建社會的崩潰》 《中國百科年鑑》1983年
14《古代社會的三種政治形態》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
15《漢穆拉比和他的法典》 《外國歷代一百名人傳》上冊,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16 The Change of Feudalism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German Peasants'War of 1525: Astructural Analysis 美國ChineseHistorian,1988. 2
17《關於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社會史學》,《當代歐美史學評析》人民出版社,1990年
18《婚姻的世俗化與德國宗教改革時期的婦女地位》
《中西歷史論辯集》,學林出版社,1992年
19《現代西方社會史學評析》 《歷史教學》1993年第3期
20《德國農民戰爭》 《世界戰爭年鑑》,軍事科學院,1994年
21《中世紀歐洲貴族的結構變化》 《北大史學》,1994年第2期。
22《歷史的學科特徵和分支學科》, 教委統編教材:《歷史學概論》,1995年
23《世界中古史評述》 《中國歷史學年鑑》,1995年
24《世界中世紀史評述》 《中國歷史學年鑑》,1996年
25《信仰與理性統一的路德道德觀》 《東西方宗教倫理及其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7年
26《封建社會中的家庭》 《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27《封建社會中的農民戰爭》 《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28《封建社會中的貴族》 《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29《德國基督教社區改革》 《北大百年校慶世界史紀念文集》,北大出版社,1998
30《1998年歷史高考試卷分析》 《中國新報》1999年4月21日。
31《歷史藝術的創新直覺》, 《在北大聽講座》,新世界出版社,2000年。
32《世界歷史如何創新發展》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3《世界中世紀史研究綜述》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4《早期拜占庭研究》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5《修道院研究》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6《西歐社會結構變化》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7《私人財產權利體系》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8《獨特的拜占庭文明》 《歷史學年鑑》1999年,2000年出版。
39《精神的太陽:古代希臘人的詩性生活》 《現代藝術》2000年2期,總第二期。
40《我的留學生涯》 教育部《神洲學人》2001年第3期。
41《中古歐洲的基督教文明》 《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2《伊斯蘭穆斯林文明》 《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3《歷史學:時空坐標中生命的關照》 《21世紀素質教育系列教材》,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44《歷史學與歷史理解》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5《我看〈歐洲史〉》 《土地資源報》2001年2月。
46《世界大通史》三章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47《文藝復興與歐洲》 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02年3月4日
48《文藝復興時期的絢麗文化》 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02年3月11日。
49《開放的文藝復興新文化》 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02年3月25日。
50《過渡時期歐洲的發展概念》 《中世紀史年會史學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1《古代希臘人的詩性生活:英雄主義》 《百家講壇》第一輯,新世界出版社,2002。
52《日耳曼傳統與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北大講壇》,第一輯,北大出版社,2002。
53《為什麼歐洲最早進入近代社會?》 《世紀大講堂》卷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54《一幅更加寬廣、更加清晰的世界圖像》 《河南大學學報》2003年2期
55《文藝復興和人的復興》 《北大講壇》第3輯,北大出版社,2003。
56《小約翰·威爾斯的世界圖像》 載《1688年的世界》,海南出版社,2004年。
57《朱孝遠訪談》 《設計,以訪談的名義》,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經典叢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8《朱孝遠教授訪談》 載《1982屆》,2003。
◎電視講座和電視影片:
1 《鳳凰涅盤:歐洲為什麼最早進入近代社會?》,鳳凰衛視2001年5月12日播出。
2 《西方的傳統:浪漫主義》,中央電視台10頻道,2001年7月9日播出。
3 《古代希臘人的詩性生活:英雄主義》,中央電視台10頻道《百家講壇》2001年6月16日製作。
4 《漫談西方的革命歌曲》,中央電視台10頻道,《百家講壇》2001年7月13日播出。
5 電視片:《文藝復興》上,中央電視台6台。
6 電視片:《文藝復興》下,中央電視台6台。
7 電視片:《希臘文化》,中央電視台6台。
◎譯著:
1. 主持翻譯、審定《西方社會史》(120萬字)上、中、下三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2. 主持翻譯、審定《1525年革命》,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待出。
◎譯文:
1《印度政府關於不合作運動的決議》
2《印度政府法案》(1935年8月2日)
3《印度基拉發代表團會見首相勞合喬治》
4《1921年莫普拉起義的原因》
5《莫·卡·甘地和自民黨領袖談判聲明》
6《甘地的綱領》
7《莫·卡·甘地論印度在英帝國中的地位》
8《莫·尼赫魯委員會的建議》
9《甘地談印度在印度在英帝國中的地位》
10《甘地在第二次圓桌會議上的發言》
11《聖雄甘地的聲明》
12《賈·赫·尼赫魯在勒克瑙全印國大黨大會上就任主席職務的演說》
13《國大黨工作委員會決議》(1939年9月14日)
14《穆罕默德·伊格巴爾在全印穆斯林聯盟阿拉哈巴德會議上的就職演說》(譯)
15《穆·阿·真納論穆斯林聯盟的政策》(1937年10月)
以上均見《一九一七年-一九三九年的印度》,商務印書館,1996年
獲獎:
◎科研獎
1.獲北京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1993)
2.獲楊人緶青年優秀學術論文獎(1994)
3.獲北京市第四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獎(1996)
4.獲希臘文化研究傑出貢獻獎(2002)
5.獲希臘雅典市榮譽市民稱號(2002)
6.進入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百人工程(1997)
7.進入國家教育部文科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工程(1998)
8.獲中國國家教育部-美國國務院富爾布來特基金(2004)
◎教學獎:
1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1995),寶鋼
2全國優秀教師獎,並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8),教育部、人事部
3 第四屆北京大學"我愛我師最受學生愛戴的教師"獎(1998),北京大學
4 國家政府特殊津貼(高等教育)(1999),國務院
5我主持的基幹課程《世界古代史》被評為北京大學優秀基幹課程(1999)
6 獲"世界優秀華人教育專家"稱號(1999),中國教育家協會
7載入《學子風華-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業績錄》(1999),國家教育部
8接受美國俄勒岡大學榮譽教授職位(2001),美國俄勒岡大學
在國內外學術機構和刊物中的任職情況:
1美國俄勒岡大學榮譽教授
2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3清華大學宗教與道德研究中心研究員
4武漢大學兼職教授
5上海師大兼職教授
6南京經濟學院兼職教授
7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8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副會長
9中國英國史協會理事
10上海學林出版社《歐洲文化系列叢書》主編
11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海豚文庫》主編
1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世界學術名著譯叢》主編
14 PHI ALPHA THETA美國歷史學國際榮譽協會會員
15 SOCIETY FOR REFORMATION STUDIES 國際宗教改革史學會會員
16 SOCIETY FOR SIXTEENTH CENTURY 國際十六世紀史學會會員
17 入選國際SCHOLARS OF EARLY MODERN STUDIES 德國和美國SIXTEENTH CENTURY STUDIES CONFERENCE主編:《近代早期歷史研究國際研究學者名錄》
參加的重要國內外會議和學術活動:
1 1993年作為優秀留學生代表,受到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接見併合影。
2 2000年受總書記江澤民、國家副主席胡錦濤接見、宴請,參加國家主席召開的如何發展中國科學、文化問題的座談,接受加強世界史研究,為國家決策提供歷史依據的重要任務。
3 2001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胡錦濤、李嵐清等接見,參加朱鎔基總理宴請,參加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問題的座談,與總理合影留念。
4 2002年4月赴中南海,為我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講解希臘史,並匯報北大希臘研究中心工作,接受"要把北大希臘研究中心辦好"的囑託。
5 2002年6月赴中南海,為我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講解羅馬史和各國的國民性研究,接受"加強研究世界各國國民性"任務的重託,接受李嵐清所贈著作:李嵐清:《文藝復興》。
6 2003年底,接受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送來的親筆題詞著作:李嵐清:《論教育》。
7 2004年5-6月,為我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講解"為什麼歐洲最早進入近代社會"?
科研項目:
2001年完成《社會結構變化和資本歐洲的興起》,國家社會科學九五重點項目
2002年《宗教改革和德國的現代化》,國家教育部
2003年《歐洲文藝復興》,北京市精品教材
2003年《全球化的文化建構》,北京大學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