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財寶典

農財寶典

《農財寶典》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專業涉農雜誌,2001年創刊以來,已成為在全國特別是華南地區水產行業、畜牧行業最具影響力和實力的專業媒體,是在全國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行業主流媒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財寶典
  • 主管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 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深圳青年雜誌社
  • 編輯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深圳青年雜誌社
  • 創刊時間:2001年
  • 出版周期:月刊
  • 國內刊號:CN44-1694/S
  • 郵發代號:46-410,46-411,46-412,46-413
  • 定價:15
辦刊理念,社會價值,

辦刊理念

新聞專業主義 跨越技術層面 引領行業潮流
重視技術而不囿於技術,深度發掘創新價值
技術無疑是重要的,在現代養殖業中生存贏利,需要不斷創新的技術以及作為技術載體的產品,需要最為前沿的資訊。產品是企業聯結經銷商與終端用戶的紐帶。但是相對靜態的技術表述,已經無法滿足每一個具有進取之心的行業人士的需求。《農財寶典》力求尊重技術,摒棄那些披著技術外衣的“泛技術”,理論與實操並重,鼓勵交流與爭議,在行業中製造互相抵礪,共同成長的氛圍,推動行業進步。
敏銳的行業觀察家,體現觀點與思想的價值
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作為一個公共行業,養殖行業與公眾生活、公共利益憂戚與共,它的發展帶有時代的深刻烙印。《農財寶典》分析的是處身養殖業行業之中的種種糾葛與難題,種種閃光的創新與經驗,就像是不斷新陳代謝的常青之樹,也是源源不斷的新聞素材。現實是如此豐富多彩,觀點與視野正是價值所在。《農財寶典》敏銳的觸覺,深刻的思想,是在技術層面之上的更為深刻的解決之道。
權威的發言人,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尊循新聞獨立、客觀、公正、平衡的原則,深入調查、揭露真相是《農財寶典》與生俱來的神聖使命。近年來,《農財寶典》針對種苗、飼料、藥物、加工、出口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推出了大量的專題報導,引起了廣泛社會關注,通過輿論導向和輿論監督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健康發展。2007年,《農財寶典》在全國所有媒體中首次披露三聚氰胺問題,並且準確預言其將成為下一個“蘇丹紅”,比三鹿事件曝光早了一年多,對飼料含量標準的質疑促進了該項標準的制訂;在假種苗、假飼料、假藥物甚至假記者仍然盛行的今天,《農財寶典》敢於揭露行業潛規則,其堅守與力量無人能望其項背。
通過一系列專題報導與重大策劃活動,重塑養殖產業鏈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在行業的關鍵時刻,發出有力的聲音,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比如專門針對中國最大肉類產業——豬業的“鳳凰山論壇”,它發端於全國養豬最高水平的地區——廣東,輻射全國,涵蓋整個養豬產業鏈。發出養豬人自己的聲音,通過行業人士與有良知、有思想的專家學者對話,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由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主辦的“鳳凰山論壇”,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從“還原豬價真相”到“瘦肉精現象反思”,論壇已經成為不僅在廣東而且在國內養豬界都有高度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品牌活動——一個開放的,民間的,富有建設性的行業議事平台。2009年,《農財寶典》還主辦了“羅非魚產業危機與產業整合”研討會,在“出口第一魚”受金融危機影響面臨產業危難之際,探求發展之道。《農財寶典》時刻關注產業,站在行業輿論的制高點,見證並影響行業進程。

社會價值

內容 中國傳媒業的領先者——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致力於在各個細分市場打造卓越品牌。南方農村報是這個強大報系的第一張子報,憑著南方農村報45年專注農產業的深厚根基,《農財寶典》自創刊以來,以過人的新聞采編能力為基礎,形成傑出的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在同類專業媒體中獨樹一幟,卓爾不凡。
媒介 經過七年的發展,南方農村報及《農財寶典》已經掌握了數以萬計的資料庫資源,包括畜牧業中的豬業、禽業,水產中的羅非魚、對蝦、鰻魚、甲魚等產業,以及市(縣)飼料、動保經銷商、專業合作社、協會名單。
《農財寶典》作為廣告載體,經營團隊已經具備以提升顧客轉化率為導向的市場推廣能力,結合企業品牌目標設計、活動策劃等形式,從企業層面,《農財寶典》讓企業產品獲得了與目標使用人群精準對接的機會,讓品牌直達終端。
讓農產業問題與公眾利益對接,引起社會公眾對三農問題關注,在整合社會資源解決三農問題方面,《農財寶典》有一系列成功的嘗試。這些公益性活動包括論壇(公眾話題、投資機會探討)、公益性活動以及專項培訓,有力地彰顯了企業社會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