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研究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研究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研究》是2019年8月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研究
  • 作者:張琦
  • ISBN:9787121370830
  • 頁數:204頁
  • 定價:99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擴大內需已經成為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戰略,中國農村人口數量之多決定了農村旺盛的消費需求。本書將多學科的分析範式引入到擴大內需視角下的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研究中,從創新路徑的視角,科學而深入地探討了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問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1.1 研究的問題及意義 1
1.1.1 問題的提出 1
1.1.2 研究的意義 4
1.2 擴大內需和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研究的現狀及評述 5
1.2.1 金融創新與擴大內需的邏輯關係 6
1.2.2 農村金融供給特徵 6
1.2.3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理論 7
1.2.4 簡要評述 9
1.3 對本書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1.3.1 擴大內需概念的界定 11
1.3.2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的界定 12
1.4 本書研究架構和主要研究內容 12
1.4.1 研究視角的選擇 12
1.4.2 研究架構 13
1.4.3 研究方法 15
1.4.4 研究的理論貢獻 16
第二章 擴大內需和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的理論基礎 19
2.1 擴大內需 19
2.1.1 擴大內需的經濟內涵介紹 20
2.1.2 擴大內需與經濟發展 20
2.2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的經濟內涵 21
2.2.1 農村金融相關理論 22
2.2.2 農村金融創新及要素分析 23
2.2.3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分析 30
2.3 農村金融創新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關性 31
2.3.1 農業金融乘數效應 31
2.3.2 農業生產函式效應 31
2.3.3 金融集約化效應 32
2.4 擴大內需、農村金融創新和農村經濟發展 33
2.5 對相關理論的評述 34
第三章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分析 39
3.1 農村金融環境的“根植性” 39
3.1.1 特徵一:農村金融環境的地緣性 40
3.1.2 特徵二:農村金融環境的血緣性 41
3.1.3 特徵三:農村金融環境的人格性 41
3.2 農村金融關係的“社會資本效應” 42
3.3 農村金融創新的“供給拉動”特徵 44
3.4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特徵 45
3.5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經濟環境 46
3.5.1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經濟環境 48
3.5.2 廣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經濟環境 50
3.5.3 湖南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經濟環境 54
3.5.4 陝西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經濟環境 57
3.5.5 山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經濟環境 60
3.5.6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經濟環境 63
3.6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自然環境 66
3.6.1 廣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自然環境 66
3.6.2 湖南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自然環境 67
3.6.3 陝西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自然環境 67
3.6.4 山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自然環境 67
3.6.5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自然環境 68
3.7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文化環境 68
3.7.1 廣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文化環境 69
3.7.2 湖南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文化環境 69
3.7.3 陝西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文化環境 69
3.7.4 山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文化環境 69
3.7.5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文化環境 70
3.8 中國農村金融供給環境——制度環境 70
3.8.1 廣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制度環境 71
3.8.2 湖南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制度環境 72
3.8.3 陝西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制度環境 72
3.8.4 山東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制度環境 73
3.8.5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供給環境條件——制度環境 73
第四章 外部環境、擴大內需及中國農村金融供給創新 75
4.1 外部環境對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的影響 75
4.1.1 農村微觀經濟主體融資行為與環境資源耦合路徑 75
4.1.2 農村金融供給行為與環境資源耦合路徑 76
4.1.3 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社會資本優勢 77
4.1.4 地方政府在農村金融供給創新路徑建設中的作用 79
4.2 金融供給引領的農村金融創新行為路徑 80
4.2.1 金融供給引領農村金融創新動力 80
4.2.2 金融供給創新擴大內需的作用機制 81
第五章 中國農村金融資源可得性實證分析 85
7.1.2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的外部約束 136
7.1.3 農村金融供給創新的內在約束 138
7.2 農村金融供給制度創新路徑 139
7.2.1 農村金融制度創新內涵 139
7.2.2 東中西南北部五省農村金融政策 141
7.2.3 金融供給創新外部環境最佳化策略 141
7.2.4 金融供給創新內部環境最佳化策略 142
7.2.5 環境條件最佳化的金融供給效用分析 148
7.3 農村金融供給主體創新路徑 151
7.3.1 農村金融網點分布特徵 152
7.3.2 農村金融網點分布的差異性估計 153
7.3.3 農村金融網點布局空間地理模型實證結論 156
7.3.4 農村金融供給主體創新的路徑選擇 156
7.4 農村金融供給產品創新路徑 158
7.4.1 基於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的農村多主體集合金融產品創新設計 158
7.4.2 基於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的農村多主體集合金融產品概念模型 160
7.4.3 基於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的農村多主體集合金融產品風險收益
評估 161
第八章 結論、政策建議及研究展望 165
8.1 研究結論 165
8.2 研究展望 168
參考文獻 171
附錄A 農村金融服務調查之農戶問卷 183
A.1 金融需求基本情況 184
A.2 金融資源分布情況 186
附錄B 農村金融服務調查之農戶問卷 187
B.1 金融需求基本情況 188
B.2 金融資源分布情況 190
後記 2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