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是女詞人李清照於南宋紹興八年所作的一首抒情詞。該詞最早見於紹興年間的《樂府雅詞》,到清代被收錄入《四庫全書·樂府雅詞》,其中有些闕詞被清代館臣添加與原詞有岐意。

詞上闋白描實景,引帶出孤獨悽苦之情。下闕追憶往景,通過對比今昔,再次表達了作者孤苦的心境。全詞精妙的描繪了作者情緒起伏:因景生愁引導自己排解愁緒,開始追憶往昔歡樂,然後對比現實再愁,體現了作者細膩起伏的感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 作品別名:《滿庭芳·芳草池塘》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樂府雅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李清照
  • 詞類型:抒情類
原文,版本一(多數採用的闕字版),版本二(現存《樂府雅詞》版),版本三(清代流傳補字版),注釋譯文,詞句注釋,闕詞評註,全詞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原詞賞析,名家輯評,作者介紹,

原文

版本一(多數採用的闕字版)

轉調滿庭芳[1]
芳草池塘[2],綠陰庭院[3],晚晴寒透窗紗。□□金鏁[4],管是客來唦[5]。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6]。能留否?酴釄落盡[7],猶賴有□□[8]
當年曾勝賞[9],生香熏袖[10],活火分茶[11]。□□龍驕馬[12],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13]。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14]

版本二(現存《樂府雅詞》版)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誰開金鏁,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春歸去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殘葩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盡如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版本三(清代流傳補字版)

轉調滿庭芳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鏁,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轉調滿庭芳:詞牌名,《滿庭芳》的變調。王學初:《轉調滿庭芳》,宋詞常有於調名上加“轉調”二字者,如《轉調蝶戀花》《轉調二郎神》《轉調醜奴兒》《轉調踏莎行》《轉調賀聖朝》等等,(元曲中亦有《轉調貨郎兒》)今人吳藕汀所編《調名索引》,尚未遍收。
[2]芳草池塘: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
[3]綠陰:意綠蔭。
[4]玉鉤金鏁[suǒ]:玉鉤原版為闕文,應該是館臣臆補,玉鉤金鏁與下句不甚相連。鏁:古代同鎖。
[5]管是:準是,定是。
唦[shā]:此字字書不載,宋人詞中用之,依所押之韻,應讀shā音,語助詞。
[6]海角天涯: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 。
[7]酴醿[tú mí]:本是酒名,或作“荼蘼”。 亦作“ 酴醾 ”,這裡指花名。
[8]梨花:為後代版本補字,與上一句對比,詞意有出入,不妥。
[9]勝賞:風流賞會。
[10]生香:點香燃燒。
[11]活火:帶火苗的火。
分茶:以茶匙取茶水注入盞中(宋人品茶的一道程式)
[12]驕:原版為嬌,當是筆誤,改過。
[13]殘花:《四印齋本·漱玉詞》本記作“箋花”。
[14]得似那:哪得似。那:語助詞。

闕詞評註

玉鉤:各本《樂府雅詞》原缺,據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補。惟此句“玉鉤金鎖”文義,與下句不甚連線,疑有錯誤,或館臣臆補。
惟愁: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作“惟愁”,仍缺一字,疑非,故未補。
梨花: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作“梨花”。按季節酴醾花開在梨花之後,此處作梨花不妥。未據補。
極目猶: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作“極目猶”,多一字。
殘:四印齋本《漱玉詞》注“別作箋”。未知所據何本,文義已不合。

全詞譯文

池塘生春草,庭院有綠蔭,夕陽透過紗窗照射進來卻帶著一絲寒意。有人扣響門上的金鎖,那定是有客人來了。可是坐上無客,杯中無酒,只愁這臨安非我的故鄉。能留住什麼?酴釄花已經落盡,幸好還有某某。(原文缺字,無法知道是什麼)
想當年我也是賞會的風流人物,常常因為點香薰香了袖子,在火上煮茶然後注入到大家的盞中。什麼龍驕馬,對我來說是輕車熟路的事。當年曾盡情享受生活,也不在意如今的狂風暴雨,依舊煮我的酒看這風雨後的殘花。眼下,心情十分沉重,與從前那種無憂無虛的光景,不可同日而語。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1138年,正值南宋初期,李清照已經是54歲。經歷了宋庭南渡,亡夫之痛,李清照輾轉由金華到杭州定居。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是孤獨淒涼的, 他通過回憶當年的“勝賞”,將過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淒涼憔悴作對比,寄託故國之思,嘆身世浮沉。

作品鑑賞

原詞賞析

詞的上半闋採用實寫的手法,“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一個溫馨的庭院,一縷夕陽斜照,一個孤獨的老人,在這斜陽的下面隱藏一個去國懷鄉的心。後蜀·毛熙震《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綠萋萋。”明·沉鯨《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這裡詞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貞賢德之意。
接下來是“□□金鎖,管是客來唦。”可能是孤獨的老人期待著有朋友的幻覺,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這妮子慌忙則甚那?管是媽媽使來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孔融有一句名言:“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吾之願也。”這也是李清照的願望,可見李清照如今的空虛。去國懷鄉,身處異鄉,連繁華的臨安在李清照眼中也成為了遙不可及的海角天涯,留的住她的人,卻留不住她的心。“酴醿落盡,猶賴有□□。”酴釄花落盡,幸虧有什麼。寫春去花落感傷時光的流逝是很多詞人寫詞手法,李清照“猶賴”二字更顯對流逝的無賴。
詞的下半闋從回憶到現實的寫作,“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龍驕馬,流水輕車。”這是對曾經的回憶,在以前李清照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在朋友的集會上,那裡燃著裊裊清香,煮著茶,李清照用茶匙從煮好的茶湯中舀出分飲眾人。曾經的生活是那么多美好,正因為曾經的美好反襯出如今的寥寂。曾經的卞京,如經的臨安,這種反差不僅僅是李清照的生活而是整個社會、國家的變化,對美好過去的回憶,對如今的只有憎惡。“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那些狂風暴雨,世事變幻不可怕,雖然如今也一樣的煮酒觀花。但物事人非,國家的變更,親人的逝去,朋友與自己的漸行漸遠,雖然東西還是那些東西,但人卻不在。
總之此首原有多處闕文,雖然影響到對詞意的理解,但隱約可以看出這樣兩點:
一、所描寫的是初夏杭州西湖一帶的景物;
二、詞中充滿了深沉的家國之情,這除了體現在結拍的“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三句中之外,從作者將其流寓之地稱為“海角天涯”這一點上,她之所以謂之“海角天涯”、“晚晴寒透窗紗”,當屬以下三種所指:
一則當指“心理”距離和感受,意類“甜言蜜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之謂;
二則當指“時代政治”距離,李清照內心所嚮往和親近的是故都汴京,今居杭州,遠離汴梁,故謂之“海角天涯”;
三則當指“情感”距離,當時一班苟安之輩,稱臨安為“銷金鍋兒",此輩以臨安為“安樂窩”極盡享樂之能事,而李清照面對半壁江山,為之不勝憂戚,備感寂寞,憂愁流年……

名家輯評

王學初在《李清照集校注》卷一:《轉調滿庭芳》,宋詞常有於調名上加“轉調”二字者,《滿庭芳》調,據周邦彥《片玉集》卷四,乃“中呂”,李清照之《轉調滿庭芳》屬何宮調,無可考。
黃墨谷的《重輯李清照集·漱玉詞卷三》:此詞僅見《樂府雅詞》,繫懷京洛舊事之作。脫文較多,《四庫全書》本《樂府雅詞》妄為綴補,不可從。“晚晴寒透窗紗”句“晴”字;“恰才稱煮酒殘花”句“殘”字;恐均系誤文。
徐北齊的《濟南名士叢書·李清照全集評註》:此詞著錄於《樂府雅詞》卷下,文有缺遺,亦無他本可校正。文津閣本《四庫全書》之《樂府雅詞》抄本,雖有補正,但頗不類,疑為館臣妄增,王仲聞《校注》已指出,且不據之校補,甚是。故後無鑑賞。
李春麗:清照既已在詞中抒寫個人純粹之情,卻並非溺於情,脫出“塵下”之弊。究其原因,乃在一個“韻”。韻即態也,在清照詞中,韻是柔美的事物在動態中透出的風神,含而不露義搖曳多姿。《滿庭芳》這正是清照為詞所追求的勝境。
王延梯:此外《滿庭芳》(芳草池塘)、《永遇樂》(落日鎔金)這樣的詞表現了詩人的故國之思和國破家亡之恨。
馬銀成,曾居好:《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回憶當年的“勝賞”,都將過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淒涼憔悴作對比,寄託了故國之思。

作者介紹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