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升級機制研究

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升級機制研究

《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升級機制研究》是依託哈爾濱理工大學,由馬晶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升級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晶梅
  • 依託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近年來,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在我國迅速發展。通過非股權經營模式與跨國公司合作成為本土製造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途徑。然而,在國際生產體系中,本土企業一直處於劣勢地位。擺脫價值鏈低端鎖定,實現企業升級是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面臨的迫切任務和重要課題。 本項目結合企業升級的相關理論及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發展實踐,構建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升級機制的理論框架。首先,分析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對本土製造企業的知識溢出機制;其次,分別從全球產業網路、全球價值鏈和企業能力視角研究本土製造企業升級的影響機制,並構建相關模型;再次,基於全球產業網路構建能力、全球價值鏈嵌入及治理能力以及企業創新能力考察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企業升級的動力機制;在此基礎上,設計本土製造企業升級的具體路徑,並對模型進行實證檢驗;最後,提出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本土製造企業升級的政策建議。

結題摘要

項目首先對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及企業升級的相關概念和理論進行界定和梳理;其次,分析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發展的動因及特點,並介紹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中國製造企業升級的現狀和測度方法;再次,從技術創新、勞動需求及勞動生產率等層面構建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開發中國家企業升級機制的理論模型,作為項目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理論基礎;然後,通過構建計量經濟模型,採用中國行業面板數據,對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中國企業升級效應進行檢驗。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案例,設計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中國製造企業升級的現實路徑;最後,從產業、貿易政策角度提出推動和促進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中國企業升級的政策建議。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共發表論文11篇,其中SSCI檢索2篇,CSSCI 期刊收錄 7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錄9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研究成果主要圍繞以下內容展開:(1)將國際外包作為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的典型代表,構建局部均衡條件下開發中國家外包企業技術升級的理論框架;(2)採用投入產出表和中間產品貿易數據,對中國企業總體承接製造外包水平及不同來源國製造外包水平進行測度及比較;(3)構建計量經濟模型,採用行業面板數據,對中國承接總體外包,不同來源國外包的技術溢出效應、動態就業效應進行檢驗;(4)以典型代工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對中國代工企業的升級模式及戰略進行研究;(5)基於隱含碳視角,構建非競爭型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對中國貿易環境效應進行研究。項目研究結果一方面從研究視角及內容豐富和完善了現有國際外包及國際分工理論,為企業升級理論提供了有益補充;另一方面,為推動跨國公司非股權經營模式下中國製造企業升級的政策制定提供現實依據,對於實現我國產業結構最佳化、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