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陽

跗陽,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外陽、陽蹻。屬足太陽膀胱經。陽蹻之郄穴。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穴直上3寸。布有腓腸神經,小隱靜脈,深層為腓動脈末支。主治頭重,頭痛,外踝紅腫,腳氣,腳腿痛,下肢痿痹等。直刺0.8—1.2寸。

基本介紹

  • 別名: 外陽、陽蹻
  • 隸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 功能: 舒筋活絡,退熱散風
  • 操作: 直刺0.8—1.2寸
  • 出處: 《針灸甲乙經》
  • 主治: 頭重,頭痛,外踝紅腫等
  • 特殊主治: 陽蹻之郄穴
  • 主要配伍: 配風池主治頭痛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

名稱釋義

1)跗陽。跗,腳背也。陽,陽氣也。該穴名意指足少陽、足陽明二經的陽氣在此帶動足太陽經的氣血上行。膀胱經足部上行的陽氣至本穴後散熱而化為濕冷的水氣,由於有足少陽、足陽有二經上行的陽氣為其補充熱量,足太陽膀胱經的水濕之氣才得以繼續上行。本穴水濕之氣的上行是依靠足背上行的陽氣才得以上行的,故名。付陽、附陽穴名意與跗陽同(何以足少陽、足陽明經的氣血交會於本穴,而經書卻不言本穴為足三陽之會呢?這是因為本穴在人體重力場中是處於肌肉隆起的高地勢,所以足少陽、足陽明二經的上行陽氣會交於本穴,陽者向上、向外而行也。但是,足少陽、足陽明二經上行至本穴的陽氣有名無實,只是虛熱之氣,熱多而氣少,故此經書不言此穴為足三陽經之會)。
2)陽蹺脈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物質為足三陽經上行的陽氣構成,氣血之性同於陽蹺脈。但由於膀胱經上行至此的陽氣較為寒濕,即使有足少陽、足陽明的陽氣帶動足太陽的陽氣上行,由本穴上輸的陽氣量亦較少,如從孔隙中輸出一般,故為陽蹺脈郄穴。

功能作用

吸熱化濕。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

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穴直上3寸。

解剖

在腓骨的後面,跟腱外前緣,深層為拇長屈肌;有小隱靜脈、腓動脈分支;有脛神經經過。

主治

1. 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2. 頭痛。

操作

直刺0.8—1.2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腓腸肌痙攣、踝關節疼痛、下肢癱瘓、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配伍

配環跳、委中主治下肢痿痹;
配風池主治頭痛。

功效

舒筋活絡,退熱散風。

附註

陽蹻之郄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