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雜則

“跌雜則”是一種民間曲藝形式,流傳於文水鄉村中,由民間的“雜話”逐漸豐富形成。

農村都有吃飯上飯市的習慣。在飯市上,人們對種莊稼、農事節氣、生活風俗、農長里短、國家大事、生活煩事無所不談,閒談中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即不編為押韻的“諺語”和“雜話”,即人們所說的“練子嘴”,如“頭鋤淺、二鋤深、三鋤把土擁到根”等。這些全轍押韻的“雜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它不同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跌雜則
  • 性質民間曲藝形式
  • 流傳於:文水鄉村中
  • 時期國民黨統治時期
曲目,用途和來源,

曲目

國民黨統治時期,人們針對舊政權暴徵稅賦編道:
曲目之一: 《塌戲院子》
一閭三個毛鬼神,
提得簍簍扛得秤,
把咱糧食都搜盡,
到了誰家誰倒運。
抗日戰爭時期人們編了:
紅園團兒有色的,
迎接日本狗日的,
村長穿得皮褂褂,
挨了日本人的槍把把,
見了鬼子就點頭。
還挨了人家的“響屁頭”(耳光)
在宣傳社會主義時,人們還編了《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實在好,
人們生活大提高,
出門則,不用走,
耕地過來不用牛,
黑間點燈不用油,
喝水用得一圪扭。
天氣熱了扇扇子不用兩隻手。

用途和來源

這些“雜話”經民眾不斷加工修改,由短到長,精煉提高,從只句片語到用這一形式敘述故事練嘴皮子,便形成了“跌雜則”。
“跌雜則”源於民間又用於民間,地方風味濃厚,生活氣息強烈,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形式。
跌雜則,多為即興表演,見人說人,見物說物,見事說事。在乞兒乞食時,更是見啥說編啥。如:“東房的大娘西房的嫂,生得可喜長得巧”、“這個孩子生得能,到大必定是貴人”等。
清朝時代,秧歌皮影戲盛行,戲演完後要找“出則”(即返場節目)。這樣,“跌雜則”便搬上了舞台。過去在秧歌小戲開場之前表演較多,藝人不用四弦竹板,單獨表演,台側用戲劇鼓板代打伴奏,節奏明快清晰,一板上眼,跌訴故事,別有風味。
解放後,有人用“跌雜則”宣傳國家政策,表揚好人好事。象批判封建迷信的《專說墓子大害處》一段雜則就很有教育意義,段子中有一段是這樣編的:
大人小孩穿的孝,
拿得“升子”“斗兒”燒焦吃包包(燒紙)
一根洋火化成灰,
他也不知給了誰,
一下燒成空架架,
專門自家哄自家。
四十年代時交城民間藝人“吃抿壺”“文明醜”自編自演的“雜則”順口風趣,深受民眾歡迎。後來,文水又出了幾名“跌雜則”的民間藝人,一個是文水杭城的姚拉仁,小名拉仁則,藝名是二圪抿,“圪抿壺”的徒弟,享有盛名,能說“雜則”數十篇,幽默風趣,口齒清楚,很受民眾歡迎。另一個是杭城村的高山寶,小名楞根,藝名“賽圪抿”能跌雜則幾十首,在四十到五十年代經常登台演出。
“跌雜則”語言生動活潑,上口押韻,通俗易懂,便於記憶,幽默風趣。它句式長短不齊,並能按照需要隨時變換韻腳;還可盡情地運用方言,這些都是“跌雜則”的主要藝術特色
有史的“雜則”藝人“改門風”,曾說明雜則通俗易懂的特色:
叫眾位,不要退,
我給大家開個雜則演說會,
縣長說話沒人聽,
學生們講演聽不懂,
我主編個雜話本,
都能解開能聽懂。
就是這樣,由於通俗易懂,在表演時觀眾聽之入迷,劇場上鴉雀無聲,等“色袍”抖開後,即報以強烈的笑聲。演出後,人們還能記住,針相傳跌,所以有些段子能一直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