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嘎

趙老嘎

趙老嘎,是電視劇《中國地》中的角色,原型為抗日英雄王老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老嘎
  • 別名:趙天龍(原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農民
  • 原型老鑿
  • 出處:《中國地》
  • 性別:男
  • 兒子:趙永志、趙永清
  • 女兒:趙秀珠
  • 把兄弟:杜二腦袋、許三骨棒
  • 結局:引爆手雷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
有關新聞,人物原型,人物評價,

有關新聞

趙老嘎很“悲壯”
李幼斌坦言《中國地》中的趙老嘎和李雲龍朱開山完全不同,“朱開山曾參加過義和團,而趙老嘎沒有那么深的背景,他就是一個普通農民。脾氣秉性也不一樣,這個人本身有很多愚昧的地方,而李雲龍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在戰鬥中有他狡猾的一面。”
趙老嘎不是軍隊長官,也不是政府要員,只是東北小村子裡的一個普通農民,他沒文化,人也很迂腐,這點從劇中他在兒子婚姻問題上的一系列做法就可以看出。對於抗日,他一開始並沒有那么大的覺悟,隨著戰事的發展,身邊親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抗聯弟兄們一個接一個犧牲,趙老嘎的觀念才慢慢開始有了轉變。“這是一部悲壯大戲。”李幼斌表示,這部劇的戲劇衝突非常強烈,衝突是這部劇的一大看點。
在東北長大的李幼斌稱自己見識過那些老一輩的東北爺們兒,他們熱心、倔強,有時候也很愚昧。而趙老嘎就是這樣一個19世紀30年代的東北農民,他一家之主作風嚴重,會用一些看似野蠻的招數對付擰著他的人,比如劇中他的兄弟三老嘎耍錢,他就野蠻地要砍掉三老嘎的手指並給三老嘎餵馬糞。那么,現實生活中的李幼斌和趙老嘎會不會一樣呢?李幼斌表示,他和趙老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我對自己的弟弟妹妹都很開明,在自己家中也很民主,不會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凡事要講道理。對孩子我更民主。”
雖然和趙老嘎在性格上完全不同,但李幼斌卻坦言自己很崇拜趙老嘎,“他們才是英雄,所以我們只能是崇拜他們,敬仰他們。也會通過這些反映戰爭年代的作品來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得來不易。”
不怕當上“專業戶”
多年演藝生涯,在嘗試了不同職業、不同性格的角色後,像趙老嘎這樣的小人物尤為吸引李幼斌。在被問及會不會擔心成為某類角色專業戶時,李幼斌表示不擔心,也不介意,“前十年我連續演了五六個警察,他們說我是警察專業戶,都沒事。”
現在對於李幼斌來說演戲是興趣,對劇本有興趣的話,他就會跟著劇本一起激動。至於困擾很多演員的突破問題,李幼斌笑問:“什麼叫突破?我覺得演員沒有突破。你把這個角色演好了,大家就說你突破了,沒演好,就說你回去了。”就像李幼斌自己說的,他與趙老嘎唯一像的地方就是他們都很倔,但李幼斌的倔是一種認真,一種對表演的執著。

人物原型

從今天(7月23日)開始,電視連續劇《中國地》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開播了。
《中國地》描寫遼寧省朝陽市清風嶺的老百姓在趙老嘎(李幼斌飾演)的率領下,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14年堅持抗日,沒有讓日本鬼子占領清風嶺一步的故事。
關於朝陽,我是比較熟悉的,這幾年我為朝陽作家高洪勛編輯了“朝陽歷史人物系列”的兩部長篇歷史小說《一代梟雄安祿山》《西遊前記——曇無竭取經》,經常聽高洪勛談起朝陽的風土人情;後來另外一位朝陽的寫作愛好者來投稿,其作品的內容是寫抗聯生活的(可惜其稿子不成熟,故沒有出版),他們都提過在朝陽地區有一個地方,是東三省唯一一個鬼子沒有攻進去並占領的地方。
當我看到《中國地》的片段預告的時候,我就知道,故事原型說的就是朝陽的這個地方——石明信溝。
而《中國地》中主人公趙老嘎的原型,也就是在石明信溝率領民眾抵禦日本侵略者的草莽英雄王老鑿——王文福。
石明信溝位於朝陽南90華里,溝長十幾華里,沿溝分布著韓杖子、孟杖子、二道溝、西南溝等幾個自然村落。九一八以後,在日軍侵華的14年間,這塊夾在遼、吉、黑、熱東北四省遼闊疆域中的彈丸之地,這裡住著的100多戶人家,幾百口人,在王老鑿領導下,憑藉山高溝險、林密石多的地理優勢,與日偽當局浴血苦戰,直到1945年八一五抗戰勝利。
根據發表於1991年《黨史縱橫》第4期上的《王老鑿與石明信溝》一文記載:
王老鑿本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其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韓杖子村。王老鑿兄弟四人,他是長門長子。由於他性情暴烈,辦事“死鑿”,人送綽號“王老鑿”。王老鑿中等個兒,偏瘦,腰板溜直,喜歡穿一身藍土布褲褂,走起路來健步如飛,腰間經常挎著一支帶木殼的手槍。“九一八”後,已經58歲的王老鑿帶領本家人抗日。1932年6月,一股日寇侵入朝陽縣南部,遭到了王震、趙清泉領導的民眾抗日武裝的襲擊,被擊斃23人,剩下的8名日寇在向錦西潰逃途中,又遭到王老鑿率領的民眾抗日武裝的襲擊,當場被擊斃2人。1933年3月,日軍侵占了當時的熱河省之後,王老鑿率領抗日武裝退守到石明信溝內,閉山自守,安土不出,採取了一種特殊形式進行反滿抗日:從不主動出擊日偽軍警,但堅決拒絕日偽的反動統治,日偽當局的法律在石明信溝一律無效。日偽軍警來討伐時,來得少便兵戎相見;來得多便退守山林,以避敵鋒,敵退我回。王老鑿帶領百餘戶民眾與日偽統治者頑強奮戰了14年,使石明信溝成為東北淪陷後惟一一塊未被日軍占領的中國土地。
在抗日戰爭中可以稱為民族英雄的王老鑿,在抗戰勝利後因為掩護過我共產黨地方工作人員,曾在我軍挺進東北時期被任命為朝陽縣政府聯絡科長。不過,當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東北,我軍向松花江被撤退後,王老鑿投靠到國民黨一方。
1945年以後,王老鑿經常夥同朝陽國民黨保全大隊圍截我方武裝,打死打傷解放軍(當時稱東北人民自衛軍)戰士,還作害百姓。他拉起一桿人馬成立了“花子隊”,以對抗解放軍。“花子隊”在解放戰爭之初被解放軍(當時稱東北民主聯軍)打散。
關於王老鑿的結局,有兩種說法:
其一,據1990年由朝陽市委黨史辦編撰、白山出版社出版的《寸土必爭》一書192頁記載,1947年12月上旬某日,我冀熱遼軍區第22旅64團奉命去朝陽剿匪。行前,大家只知道活動在朝陽南部的一股200多人的土匪,已投靠國民黨。匪首王老鑿地形熟、槍法準,老奸巨猾,很難對付,連日本鬼子也奈何不了他……上午10點多,團主力經過4小時的山路跋涉,才到達了韓杖子的溝口……64團參謀長廖明正和五連連長劉廣成等幾個幹部、幾個通信員首先衝進村子。當時王老鑿正在村頭探頭探腦向村外張望,沒等他搞清是怎么回事,幾條槍口就堵住了他……在王老鑿家裡,繳獲了國民黨委任他為“熱遼先遣軍第三師師長”的委任令和送給他的收音機、罐頭食品等一大批禮物。被俘後的王老鑿因為抗戰有功受到優待。
其二,“花子隊”被解放軍打散後,王老鑿逃到錦州,被國民黨封為騎兵師長,又回到朝陽對付共產黨。1947年,朝陽縣城解放了,王老鑿的隊伍又遭重創,餘部逃到當時尚未解放的錦州做垂死掙扎。錦州解放不久,有一天,在街上,王老鑿被一名解放軍戰士認出,市公安局逮捕了他,把他當作匪黨投入錦州監獄。
對於上述兩種說法,我有些糊塗,因為前後差了將近一年,朝陽解放是在1947年,錦州解放在1948年10月。難道王老鑿被抓了兩次?
因為上述兩種說法都有人證,我琢磨,第一種說法應該是解放軍解放朝陽時,第一次活捉了王老鑿,後來根據他在抗戰中的功績,也就把他放了,只是王老鑿的“鑿”勁上來,認準了國民黨,所以又帶殘部跑到錦州,才有後來第二種說法的第二次被俘。
入獄後,還是有很多人為他說情,說他在抗日戰爭期間立下了不少戰功,應從輕發落。
1951年,王老鑿死於朝陽監獄。
一代草莽英雄的千秋功罪,留待後人評述。
今天《中國地》的拍攝播放,也算是讓那些當初為了民族利益打擊日寇,後來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站錯隊的人們有一個讓我們後人緬懷他們的精神,肯定他們的功績的機會吧。

人物評價

這個人物的毛病不能光說是倔強,他身上有很多舊時代人思想上落後的地方,包括對孩子和對當時抗戰的一些認識,可以說有一點愚昧。
幾個兒子說打就打,連自己弟弟都打。
他不讓四弟外出,四弟偏不聽,和他大兒子一起出去,回來以後趙老嘎把兩個人都打了。
這就是趙老嘎,一個“純爺們”有勇氣的東北漢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