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產黨

越南共產黨

越南共產黨(越南語: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是越南唯一政黨、執政黨、越南工人階級先鋒隊、無產階級政黨。曾名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勞動黨。

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共產國際的委託,在香港召開會議,將3個組織合併成為統一的越南共產黨。同年10月,把黨的名稱改為印度支那共產黨。會議通過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大綱》。1931年全國各級組織悉遭破壞。1934年在澳門成立海外領導委員會,擔負臨時黨中央的任務。1935年3月27到31日,在澳門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41年5月19日,印度支那共產黨領導越南人民組成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1945年8月發動越南八月革命。1946年開始領導越南戰後抗法戰爭。

1951年2月11到19日在河金省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公開黨的活動,並改稱越南勞動黨,胡志明當選主席,長征當選總書記。1960年9月5到10日在河內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胡志明當選主席,黎筍當選第一書記。1976年12月14到20日在河內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越南共產黨。1978年7月27日,越共召開四屆四中全會。同年12月越南侵略高棉。1982年3月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黎筍連任總書記。1986年12月阮文靈任總書記。1987年8月召開了六屆三中全會,討論經濟管理問題。1991年6月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杜梅當選為總書記。1996年12月召開八屆四中全會,黎可漂當選為總書記。中央機關報為《人民報》,中央政治理論刊物為《共產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南共產黨
  • 外文名: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CPV)
  • 總書記:阮富仲
  • 建立:1930年2月3日
  • 總部:越南河內巴亭郡
  • 黨報:《人民報》
  • 黨員:約450多萬人(2019年) 
歷史,性質,機構,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歷任領導,面臨問題,重要事件,

歷史

越南共產黨1930年2月3日在中國香港九龍成立,當時稱越南共產黨,以胡志明為核心,同年10月改稱印度支那共產黨。
胡志明胡志明
1935年春,在澳門召開“一大”。同年秋越黨派代表參加共產國際“七大”。
1951年2月,“二大”改名為越南勞動黨。1976年4月又改稱越南共產黨。越共成立後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號,積極發動和組織民眾,掀起了反對法國殖民者的1930-1931年革命高潮,一度建立了短期的地方政權——“義靜蘇維埃”。
1936-1939年,公開成立“印度支那民主陣線”,提出“反對法西斯主義、反對法西斯戰爭”、“爭取民主自由、改善民生”的口號,進行了較廣泛的合法和半合法鬥爭。
1940年,日本取代法國侵占印度支那。越共於1941年建立“越南獨立同盟”,提出“團結全民,抗日抗法,爭取獨立”的口號,開始進行武裝鬥爭,在北部農村建立了根據地和游擊區。
1944年12月,正式建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越共於8月16日召開國民大會,選出了胡志明為首的臨時政府機構,同年8月19日領導了全國人民總起義,取得了八月革命的勝利,9月2日,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不久法國殖民者又捲土重來,越共領導全民開展抗法戰爭。
1951年2月,越共召開“二大”。“二大”明確提出越南民族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務是:“趕走帝國主義侵略者,爭取民族的真正獨立和統一,取消封建和半封建殘餘,使耕者有其田,發展人民民主制度,為社會主義建立基礎”。從1952年-1954年初,越共先後開展了整黨、整軍和整頓民眾工作的“三整”運動;通過“土地改革綱領”,開始進行土改。
1954年5月,越軍取得了有決定性意義的奠邊府大捷,迫使法國於7月簽訂《關於恢複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定》,越南北方完全解放。
1954年10月,越共接管了河內,隨後接管了北緯17度線以北全部地區,在北方繼續進行土改並領導了國民經濟恢復工作。
越南共產黨黨旗越南共產黨黨旗
1956年10月,越共二屆十中全會通過決議,宣稱土改和整頓農村組織的工作犯了“極其嚴重的錯誤”,並決定“進行糾偏”。1958-1960年,越共制訂了“三年計畫”,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初步發展經濟和文化事業。
1960年9月,越共召開“三大”。大會確定越南革命的兩個戰略任務是:“在北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把南方從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實現國家的統一,在全國範圍內完成民族人民民主革命”。
1960年,越共開始在北方實行第一個五年計畫;同年12月,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在南方大力開展反美救國鬥爭。
1964年8月,美帝國主義把侵略戰爭擴大到越南北方以後,越共領導全民進行抗美救國戰爭。
1973年1月27日,越美簽訂《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美國停止對越南南方的侵略行動並從南越撤軍。
1975年3月,越共在南方發動春季總進攻,至4月30日完全解放了南方。
1976年6月,越共召開第六屆國會,正式實現國家統一,並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12月,重新恢復名稱為“越南共產黨”。越共召開“四大”,“四大”提出越南新階段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路線。越共在抗法戰爭時就提出要建立“印支聯邦”。越、老、柬三國抗美戰爭勝利後,越共更急於建立“印支聯邦”。這得到蘇聯的支持。
1978年12月,越南出兵高棉,軍費增加很多,經濟困難重重。1982年3月召開“五大”,大會重申繼續“四大”路線。
1986年12月,召開“六大”,確定實行全面改革,不久越南的改革便全面展開,收到初步明顯的成效。
1991年6月,召開“七大”,確定全黨沿著社會主義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
1986年底,越共中央決定發起大規模的反對腐敗運動。越共總書記阮文靈,總理范文同等在各種會議上發表講話,要求徹底消除黨內的貪污腐化現象。
2001年4月19日至22日,越共九大在河內舉行,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150人。越共九大通過的決議號召越南全黨全民堅定民族獨立和社會主義的目標,繼續革新,促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為了民富國強,社會公平、民主和文明的目標,在21世紀繼續前進。大會強調越南共產黨和越南人民決心在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的基礎上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國家。越共九屆一中全會選舉農德孟為新一任總書記,選出了有15名成員的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和有9名成員的越南共產黨中央書記處。
2011年1月12日,越南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越南首都河內召開。

性質

越南共產黨創立初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越共十大通過的《越南共產黨章程》對黨的性質做了這樣的規定:
越南共產黨黨徽越南共產黨黨徽
黨是越南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越南勞動人民和越南民族的先鋒隊,是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和民族利益的忠實代表。
黨的宗旨是把越南建設成為獨立、民主、富強、社會公平文明的國家,消滅剝削,成功實現社會主義,最終達到共產主義。
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胡志明思想為思想基礎和行動指南,發揚民族優良傳統,吸收人類智慧精華,把握客觀規律、時代趨勢和國家實際情況,提出正確的、符合人民願望的政治綱領和革命路線。把民主集中製作為黨的基本組織原則,並指出否認民主集中制就是從本質上否定共產黨。
越共堅持無產階級專政,認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內容是政權屬於人民(首先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對一切侵犯祖國人民利益的行為實行專政

機構

全國代表大會

越南共產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全國代表大會。越南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召開一次,大會閉會期間,黨的領導機關是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每1年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可提前或推遲召開,但時間不得超過1年。大會總結貫徹落實上屆任期決議的情況;決定下屆任期黨的路線、政策;根據需要補充、修改黨的政治綱領和黨章;選舉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的數量由大會決定。中央委員會認為必要或有半數以上直屬黨委要求時,中央委員會可召開特別全國代表大會。參加特別代表大會的代表包括現任中央委員和曾參加本屆全國代表大會並仍具備資格的代表。
任期結束時,黨委召開大會,事先向下級通報大會召開的時間和內容。召集大會的黨委應決定代表數量,按黨員數量、直屬黨委數量及各黨委的重要程度分配名額。。出席大會的代表須經大會審查資格並表決通過。召集大會的黨委不得取消由下級大會選舉的代表資格,但對已被停止參加組織生活、參加黨委活動、被起訴、控告或拘留的代表除外。大會須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黨員參加,且有三分之二以上直屬黨組織派代表出席時,方為有效。

中央委員會

中央委員會的人數由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全國代表大會選舉中央委員會委員時,代表有權評議、質詢被提名的候選人;選舉名單由大會討論並表決通過;實行無記名投票;當選人應獲得半數以上代表或半數以上正式黨員的贊成票。獲得半數以上贊成票的人數多於應選人數時,票數多者當選;按票數多少排序產生的名單末尾有多人票數相同且人數超過應選人數時,應對票數相同者進行重新選舉,得票多者當選,不需獲半數以上贊成。重新選舉後票數仍相同時,由大會決定是否重新選舉。一次選舉所產生的委員人數未滿規定人數時,由大會決定是否再次舉行選舉。

中央政治局

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是越南共產黨中央領導機構,一般包括國家主要機構和黨內主要部門的負責人,實際掌握越南國家大權,現有成員16人。
越共政治局已不設“政治局常委”。2001年,越共九大取消了這個機構,復設中央書記處,其成員除總書記外,稱為中央書記處書記。九大之前,政治局常委也稱為“五人小組”,為越共高層的“核心之核心”。
越共九大之後,“核心之核心”演變為由總書記、國家主席、總理三人組成的“三駕馬車”。總書記是中央書記處成員,不擔任國家元首;總理實權較大,但無軍權和黨權;國家主席有名義上的軍權和政權,總書記有實際軍權和有限的黨權。在高層,黨政軍權力較分散,呈現制衡色彩,總書記不再一權獨大。
第十一屆越共中央委員會第七次會議2013年5月11日落幕,會上增補2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使越共中央政治局人數從14人上升至16人。
現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
阮富仲(總書記)十屆政治局委員、國會主席
陳大光(國家主席)新任,原公安部副部長
從氏放(國會副主席)十屆書記處書記、中央民運部長、國會副主席
張晉創(書記處常務書記)十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常務書記
阮晉勇(總理)十屆政治局委員、總理
馮光青(國防部長)十屆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長
阮生雄(常務副總理)十屆政治局委員、常務副總理
黎鴻英(書記處書記、公安部長)十屆政治局委員、公安部長
黎青海(胡志明市市委書記)十屆政治局委員、胡志明市市委書記
蘇輝若(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長)十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思想文化部長、中央理論委員會主席
范光毅(河內市委書記)十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河內市委書記
吳文裕(書記處書記、中央檢查委員會主任)十屆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
丁世兄(書記處書記、中央宣教部部長)新任,原《人民報》總編輯
阮春福(政府辦公廳主任)新任,原政府辦公廳主任
阮善仁(越南政府副總理)2013年補選
阮氏金銀(國會副主席)2013年補選、越共歷史上第三位進入政治局的女性

中央委員

1. 黃俊英—越共中央委員、文化體育和旅遊部部長
2. 黎宏英—政治局委員、大將、公安部部長
3. 黎氏秋波—越共中央委員、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司法委員會主任
4. 何斑—昆嵩省委書記
5. 裴光邊—堅江省委書記
6. 楊青平—金甌省委書記
7. 阮和平—廣義省委書記
8. 阮太平—越共中央委員、內務部副部長、政府宗教委員會主任
9. 阮青平—河靜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0. 阮文平—越南國家銀行副行長
11. 潘青平—中央候補委員、胡志明市委委員、胡志明市國家大學校長
12. 張和平—越共中央委員、越南最高法院院長
13. 梁玉丙—廣平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4. 黃明堅—後江省委書記
15. 黎占—少將、國防部第五軍區司令
16. 杜文戰—中央候補委員、宣光省委副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7. 何玉戰—高平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8. 武明戰—越共中央委員、朔莊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9. 梅文政—中央候補委員、龍安省委書記
20. 范明正—中將、公安部副部長
21. 范氏海傳—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檢查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22. 阮城宮—越共中央委員、中將、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副主任
23. 丁文剛—越共中央委員、西北地區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24. 何雄強—越共中央委員、法務部部長
25. 梁強—中將、國防部第三軍區政委
26. 阮國強—越共中央委員、越南農民協會主席
27. 阮春強—北件省委書記
28. 阮氏緣—越共中央委員、越南國家副主席
29. 吳文諭—越共中央書記、越共中央辦公室主任
30. 陶玉容—越共中央委員、安沛省委書記
31. 丁進勇—寧平省委書記
32. 梅進勇—河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33. 阮志勇—寧順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34. 阮晉勇—政治局委員、政府總理
35. 潘春勇—中央候補委員、國會科技與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36. 陳智勇—茶榮省委書記
37. 鄭廷勇—越共中央委員、建築部副部長
38. 武文勇—中央候補委員、薄寮省委書記
39. 梅世陽—越共中央委員、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副主任
40. 武德耽—中央候補委員、廣寧省委書記
41. 陳丹—少將、國防部第七軍區副司令兼參謀長
42. 黎友德—中將、國防部副部長
43. 范春當—太原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44. 盧文江—萊州省委書記
45. 阮文酉—越共中央委員、越南國家銀行行長
46. 阮氏秋霞—胡志明市市委副書記
47. 范紅河—南定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48. 黃忠海—越共中央委員、政府副總理
49. 黎青海—政治局委員、胡志明市市委書記
50. 阮德海—廣南省委書記
51. 陳劉海—越共中央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52. 陳文恆—越共中央委員、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53. 馮國顯—越共中央委員、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財政預算委員會主任
54. 阮文獻—越共中央委員、海軍少將、國防部副部長兼海軍軍種司令
55. 鄧文孝—越共中央委員、中將、公安部副部長
56. 楊德和—少將、國防部第二軍區司令
57. 阮氏青和—越共中央委員、越南婦女聯合會主席
58. 方明和—越共中央委員、中將、國防部空軍—防空軍種司令
59. 裴氏明懷—越共中央候補委員、越南農民協會常務副主席
60. 武輝煌—越共中央委員、工商部部長
61. 武玉皇—越共中央委員、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62. 王廷惠—越共中央委員、越南國家審計署署長
63. 阮生雄—政治局委員、政府常務副總理
64. 范春雄—越共中央委員、中將、越南人民軍副總參謀長
65. 陳國輝—多農省委書記
66. 丁世兄—越共中央委員、人民報總編輯
67. 阮晉興—越共中央委員、平福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68. 順友—人民報副總編輯
69. 阮俊卿—越共中央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70. 阮尹慶—富壽省委書記
71. 張光慶—越共中央委員、中將、國防部副部長
72. 何氏潔—越共中央書記、中央民運部部長
73. 馮清檢—涼山省委書記
74. 武仲金—越共中央委員、越南祖國戰線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75. 蘇林—中將、公安部副部長
76. 吳春歷—越共中央委員、中將、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副主任
77. 淘晉祿—越共中央委員、富安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78. 范武論—越南教育與培訓部部長
79. 汪周劉—越共中央委員、國會副主席
80. 張氏梅—越共中央委員、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社會問題委員會主任
81. 陳清敏—越共中央候補委員、芹苴市委副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82. 周文明—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
83. 阮俊明—越共中央委員、巴地頭頓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84. 范平明—越共中央委員、外交部常務副部長
85. 陳平明—越南中央電視台副總經理
86. 陳文明—峴港市委副書記、市人民議會主席
87. 裴文南—中將、公安部副部長
88. 阮方南—少將、國防部第九軍區副司令兼參謀長。
89. 阮文年(Nguyen Van Nen)—西寧省委書記
90. 阮氏金銀—越共中央委員、勞動榮軍與社會部部長。
91. 范光毅—政治局委員、河內市委書記
92. 張光義—中央企業協會黨委書記
93. 范貴午—中將、公安部副部長、調查警察機關首長
94. 胡母頑(Hồ Mẫu Ngoạt)—越共中央辦公室副主任
95. 陳世玉—前江省委書記
96. 阮善仁—越共中央委員、政府副總理
97. 何山然(Hà Sơn Nhin)—越共中央委員、嘉萊省委書記
98. 梅文寧—清化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99. 武文寧—越共中央委員、財政部部長
100. 阮氏娘—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民運部副部長
101. 阮庭珀—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檢查委員會副主任
102. 高德發—越共中央委員、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部長
103. 梅光奮—越共中央委員、中將、國防部第四軍區政委
104. 阮成豐—檳蜘省委書記
105. 叢氏放—越共中央書記、國會副主席
106. 黎友福—越共中央委員、廣治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07. 阮幸福—太平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08. 阮春福—越共中央委員、部長、政府辦公廳主任
109. 武文豐(Vo Van Phuong)—中央候補委員、西寧省委副書記
110. 江小府(Giang Seo Phu)—越共中央委員、部長、民族委員會主任
111. 葛索福(Ksor Phuoc)—越共中央委員、國會民族協會主任
112. 黎青光—慶和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13. 阮明光—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機關黨委書記
114. 陳大光—越共中央委員、中將、公安部副部長
115. 黃平軍—越共中央委員、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116. 黎黃軍—越共中央委員、胡志明市委副書記、市人民議會主席
117. 阮軍—科學技術部常務副部長
118. 阮晉鵑—越共中央委員、芹苴市委書記、市人民議會主席
119. 裴清眷—越共中央委員、海陽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20. 阮文炯—越共中央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121. 蘇輝銳—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
122. 張晉創—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
123. 潘文六—安江省委書記
124. 阮北山—越共中央委員、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125. 胡春山—外交部副部長
126. 黃玉山—越共中央委員、國會副主席
127. 阮青山—中央候補委員、堅江省委副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28. 陶春崇(Thao Xuan Sung)—越共中央委員、山羅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29. 黎永新—同塔省委書記
130. 謝玉晉—越共中央委員、共產雜誌總編輯
131. 吳氏尹青—河內市委副書記、市人民議會主席
132. 阮伯青—越共中央委員、峴港市委副書記、市人民議會主席
133. 馮光青—政治局委員、大將、國防部部長
134. 阮文成—海防市委書記
135. 陳庭成—越共中央委員、同奈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36. 阮世草-- 越共中央委員、河內市委副書記、人民議會主席
137. 丁羅升-- 越共中央委員、越南國家石油集團成員理事會會長
138. 阮春勝-- 越南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39. 山明勝-- 茶榮省委委員兼人民議會副主席
140. 陶仲詩-- 越共中央委員、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文化教育、青少年與兒童委員會主任
141. 阮玉善-- 承天順化省委書記兼人民議會主席
142. 阮文善-- 平定省委書記
143. 鄧氏玉盛–中央候補委員、永龍省委書記
144. 阮文通–興安省委副書記兼人民議會主席
145. 尼俄術-- 越共中央委員、多樂省委書記兼人民議會主席
146. 武文賞-- 越共中央候補委員、 胡志明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
147. 黃文子-- 越共中央委員、平順省委書記兼人民議會主席
148. 阮氏金進–中央候補委員、衛生部副部長
149. 阮春進–林同省委副書記兼人民議會主席
150. 裴文省–和平省委副書記兼人民議會主席
151. 潘廷擢– 宜安省委書記
152. 黃峰爭–越共中央委員、林同省委書記
153. 盧梅貞-- 奠邊省委書記
154. 阮富仲–政治局委員、國會主席
155. 陶越忠–外交部副部長
156. 梅世忠–越共中央委員、平陽省委書記
157. 阮世忠-- 越共中央委員、中央民運部常務副部長
158. 武進忠-- 中將、國防部國防學院院長
159. 梅直—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副主任
160. 閉春長—少將,國防部第一軍區司令
161. 陳錦秀–中央候補委員、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成員
162. 農國俊–北江省委書記
163. 鄧玉松—越共中央委員、越南勞動總聯合會主席
164. 陳文粹—北寧省委副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65. 杜伯己—越共中央委員、中將、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
166. 阮友萬—老街省委書記
167. 阮創汪—宣光省委書記、省人民議會主席
168. 阮黃越—越共中央委員、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169. 武仲越—中將、國防部邊防部隊政委
170. 裴光榮—越共中央委員、計畫與投資部副部長
171. 趙才榮—越共中央候補委員、河江省委書記
172. 阮志泳—中將、國防部副部長
173. 範文望—永福省委書記
174. 黎貴王—中將、公安部副部長
175. 陳國旺—越共中央委員、人民檢察院院長

中央候補委員

周玉英-科學與技術部副部長
2. 阮春英-峴港市委常務委員,峴港市聯昭郡委書記
3. 畢成鋼-胡志明市委委員,胡志明市第二郡委書記兼郡人民委員會主席
4. 阮新疆-國防部第一軍團副司令兼參謀長
5. 裴文強-加萊省委副書記
6. 阮富強-同奈省委委員,同奈省邊和市委書記兼市人民委員會主席
7. 阮功定-檳椥省委委員,檳蜘省南梅祺縣委書記兼人民代表委員會主席
8. 陳紅河-資源與環境部副部長
9. 吳東海-平定省委委員,平定省懷恩縣委書記
10. 鳥格惹(Điểu Kré)-中央候補委員,德農省委常務委員,德農省加義市委書記
11. 侯阿靈(Hầu A Lềnh)-中央候補委員,老街省委常務委員,老街省沙巴縣委書記
12. 伯琉廉(Bh’Riu Liếc)-廣南省委委員,廣南省西江縣委書記
13. 阮紅嶺-中央候補委員,巴地—頭頓省委副書記
14. 林文敏-朔莊省委委員,朔莊省州城縣委書記
15. 范懷南-國防部海軍軍種第四軍區副指揮員兼參謀長
16. 阮清毅-胡志明市建築大學副校長
17. 馮春雅-河內市委委員,河內國家大學副校長
18. 陳留光-西寧省委委員,西寧省長鵬縣縣委書記
19. 阮氏清-寧平省委常務委員會委員,省委民運委員會主任
20. 陳士清-得樂省省委副書記
21. 阮文體-同塔省委常務 委員,同塔省新紅縣委書記
22. 阮克全-慶和省委常務委員,慶和省金蘭市委書記
23. 阮氏線-第十二屆國會代表,河內市委委員,河內市章美縣委書記
24. 阮得榮-胡志明共青團中央書記
25. 武氏映春-安江省委常務委員,安江省新州市委書記。

歷任領導

主席
阮愛國(胡志明)——印度支那共產黨主席(1930年10月——1951年5月)
胡志明——越南勞動黨主席(1951年5月——1969年9月2日)
總書記
陳富——越南共產黨總書記(1930年2月——1930年10月)
陳富——印度支那共產黨總書記(1930年10月——1931年4月)
第一書記
長征——印度支那共產黨第一書記(1941年——1951年)
長征——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1951年——1956年11月1日)
胡志明——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1956年11月1日——1960年9月10日)
黎筍——越南勞動黨第一書記(1960年9月10日——1976年12月20日)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
越南共產黨總書記
黎筍——(1976年12月20日——1986年7月10日)
長征——(1986年7月14日——1986年12月18日)
阮文靈——(1986年12月18日——1991年6月27日)
杜梅——(1991年6月27日——1997年12月29日)
黎可漂——(1997年12月29日——2001年4月22日)
農德孟——(2001年4月22日——2011年1月18日)
阮富仲——(2011年1月18日—— )

面臨問題

早在1994年,越共就指出越共和越南國家面臨著“四大危機”,即經濟落後和國際競爭危機、偏離社會主義危機、官僚主義和腐敗危機以及“和平演變”危機。此後越共的歷次代表大會均強調這“四大危機”的嚴重性和解決問題的急迫性,認為這四大危機相互交錯、相互作用,對黨和國家的建設構成了嚴峻挑戰。
從經濟層面來看,越南在革新開放前經濟發展十分落後。革新開放以後,雖然越南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經濟落後的局面並未得到徹底改觀。2011年,越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398美元,距離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00美元的目標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國家經濟結構仍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5%。2007年1月越南加入WTO雖然給越南帶來了一系列的發展機遇,但也使越南面臨諸多挑戰。2011年,在不景氣的國際經濟環境下,越南的整體貿易逆差達到95億美元。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和不利的國際環境下依然保持自己的制度屬性是對越共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驗。
從國內政治角度來看,越共也面臨著來自體制內部的“信仰危機”的嚴重困擾。蘇東劇變後,世界社會主義陷入低潮,在越共內部也一度產生了否定社會主義、鼓吹“民主社會主義”的思潮,主張實行政治多元化、多黨制,仿效東歐國家走“民主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越南理論界,正反雙方也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些人士明確反對北歐國家的“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認為其實質就是資本主義。擁護者則認為此模式的某些內容值得借鑑,對這種模式應當採取“不排斥、不拒絕”的態度。2014年初,越南媒體甚至報導越南有意將國名從“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越南民主共和國”。
隨著革新開放進程的逐步深入,越南的腐敗問題也日趨嚴重。僅在越共九屆中央委員會任期內就有包括13名中央委員、19名正副部長以及26名正副省、市委書記在內的118名中央和地方幹部因腐敗問題受到了紀律處分。腐敗不僅給越南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引起了越南國內民眾的強烈不滿。人們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反腐的願望,有的民眾通過合法有序的途徑,如給越共中央機關報《人民報》寫信或通過國際媒體傾訴心中的不滿,有的民眾甚至自行組織開展反腐活動,甚至有報導越南個別省份還爆發了反腐大規模遊行。
從國際環境來看,隨著越南和西方國家關係的正常化,西方國家也開始不斷加大對越南進行意識形態滲透,越南面臨著“和平演變”的現實危險。

重要事件

越共“七大”
1989年以來,蘇聯東歐(中東歐地區)發生劇變,越共“七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選擇”、“加強黨對改革事業的領導”、“肯定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堅持民主集中制”、“反對政治多元化和多黨制”、“堅持馬列主義”、“警惕敵人和平演變陰謀”等等。
“七大”提出:越南在對經濟方面將更加放寬政策和講求實惠。外交政策將著力於和平、全方位和務實外交。“七大”政治報告指出:越今後的對外總任務是“維持和平,擴大友好和合作關係,為建設社會主義和保衛祖國的事業創造順利的國際條件,積極致力於世界人民爭取和平、民族獨立、民主和社會進步的共同鬥爭。”越共“七大”重申黨的性質,革新黨的工作。
“七大”綱領中肯定“繼續肯定我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實代表。黨以馬列主義和胡志明思想作為思想基礎和行動指南,以民主集中製作為基本組織原則”。
“七大”認為:堅持馬列主義對越共“具有頭等原則性的問題”。“忠於馬列主義也就是牢牢掌握馬列主義的革命和科學的本質,正確、適合地運用於我國條件,為創造性地發展馬列作出貢獻。”要“同敵對勢力、機會主義分子的攻擊、否認和歪曲馬列主義的論調和手段展開鬥爭”。“勞動人民和全民族已承認我黨是領導者,是自己的基本和切身利益的真正代表者。為了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我黨把自我革新、自我整頓、提高黨的領導能力視為黨建工作中的頭等重要的要求,是保證我黨始終同革命任務相稱的經常性工作。”黨的革新和整頓,目的是使黨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鞏固強大。“頭等重要的問題是必須更新思維、提高黨的智慧,達到新的發展水平。”
越南國會重申越共領導地位
2013年11月28日,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第十三屆越南國會第六次會議。當日,第十三屆越南國會第六次會議以97.59%贊成票正式通過《1992年憲法修正草案》(《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全文》),重申了越共在國家政治經濟上的領導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