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服裝

越劇服裝

越劇服裝(yueju fuzhuang),越劇在傳統戲和新編歷史戲中常用的舞台演出服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劇服裝
  • 外文名:Shaoxing opera costume
  • 特點:佩帶的裝飾性附屬檔案、淡雅、輕柔
  • 組成配飾:蟒、靠、裙、雲肩等
服裝介紹,服裝特點,樣式設計,服裝色彩,服裝用料,歷史發展,小歌班初期,紹興文戲時期,"新國營"時期,現況,組成配飾,古裝衣,越劇蟒,越劇靠,越劇裙,越劇雲肩,褶子與帔,越劇盔帽,越劇靴鞋,

服裝介紹

作為新興劇種的越劇,在剛進入大城市時,演出大型劇目,採用的是傳統的戲衣。20世紀40年代,越劇演員同一些從事編劇、導演、音樂和舞台美術工作的知識分子合作,開始對越劇進行改革,其中包括採用燈光布景和改革服裝。

服裝特點

在服裝的改革上,越劇受到京劇古裝戲和話劇歷史劇兩個方面的影響,但對傳統戲曲服裝也有所繼承,經過多年嘗試、創造,逐漸形成了下列幾個特點:
越劇服裝

樣式設計

①在樣式的設計上,借鑑古代仕女畫較多,旦腳服裝尤為明顯。上衣有圓領斜領、對開領;袖子有用水袖和不用水袖而放長衣袖兩種;裙子大多做成百摺式,系在上衣外面,有的還在長裙外面加一短式腰裙。此外,各種佩帶的裝飾性附屬檔案較多。

服裝色彩

②在服裝的色彩上多用中間色,比之傳統戲曲的下五色有很大的豐富;在紋樣裝飾上多用邊花、角花、暗花,力求簡潔、淡雅,這同傳統戲衣的濃重的裝飾風格恰成對比。
越劇服裝

服裝用料

③服裝的用料,一般不用有強烈反光的緞子,而用綢、縐緞、喬其紗、珠羅紗、尼龍紗等,給人以輕盈、柔美、灑脫之感。
結合上述的服裝特點,在盔頭和旦腳的頭飾上也作了相應的改革。這種改革,同越劇演唱上的優美的抒情風格是比較協調的。

歷史發展

小歌班初期

越劇在小歌班初期,男角扮書生、公子,借用生活中秀才帽、瓜皮帽、竹布衫、綢長衫;扮士紳,借用生活中彩緞長袍、紮腳褲、黑緞馬褂;扮官宦的也有用廟裡的木偶神像蟒袍;男班扮女角,把自己頂後的辮子散開,梳髮髻,搽"燥粉",穿生活中的竹布裙、衫和"嫁時衣"的彩綢衣、花裙等作演出服裝,後來向紹興大班行頭主租用戲裝,放在一擔豆腐皮篾簍里,走農村跑城鎮,這就是越劇最早出現的衣箱形式。租賃行頭多以襖、衫、蟒、靠、箭衣為主,行頭樣式,多為紹劇、京劇傳統樣式。

紹興文戲時期

越劇在20年代至30年代的紹興文戲時期,受上海京劇衣箱制影響,主要演員和民眾演員的服裝開始分開。主要演員穿"私彩行頭",有專管"私彩大衣"的人,負責主要演員的服裝穿戴和保管。這些"私彩行頭",由主要演員添置,或由過房娘資助添置,旁人是不能穿用的。有些沒有經濟條件添置"私彩行頭"的主要演員,則用借債的方法來添備"私彩行頭"。臨時有人生病,客串當頭牌的演員,則穿"香衣班頭"的服裝。"香衣班頭"即是專管穿衣、借衣的小老闆。一般姓名不上水牌的角色及擔任旗牌和龍套的民眾演員,均穿"堂中行頭"。"堂中行頭"往往由班主或香衣班頭出資租借而來。
專管"私彩行頭"的人,稱"私彩大";專管"堂中行頭"的人,叫"堂中大衣"。"堂中大衣"中,又分男角堂(專管男角穿衣)、女角堂(專管女角穿衣)。一些主要演員非常重視自己的"私彩行頭"(也叫"私房行頭"),往往戲班老闆在搭班聘用演員時,也要看演員"私彩行頭"的多少,當時的觀眾也是看人看行頭,看行頭看人,因此名演員競相炫耀行頭,有的小旦演出一夜連換十多套新服裝。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前期,越劇舞台上出現金亮的光片服裝,演員互相攀比行頭,攀比穿戴之風曾盛行一時,從而形成舞台上人人頭上珠光寶氣,個個身上光片閃閃的現象。有些演員演窮書生時,也是滿身光片,更有甚者,丑角在演古裝戲時,把清末女子服裝原封不動穿上舞台,產生不倫不類的怪現象。有人稱這時的越劇服裝quot;雜亂無章"時期。
1943年春,大來劇場演出的《雨夜驚夢》,韓義對劇中魔王及四個小鬼的服裝作了設計,由老闆出資定製。這是越劇服裝專門設計之始。而全劇完整的服裝設計,則始於1943年11月袁雪芬主演的《香妃》。因該劇角色既有漢族、滿族又有回族,既有帝王將相,又有軍士、百姓,為了藝術上的完美,所有角色的服裝,統由韓義設計。服裝設計圖在劇務部通過後,由演員自己置辦,戲院老闆根據角色的主次貼一部分服裝費,附加在演員的包銀(工資)中。這是重大的改革,使越劇服裝樣式統一到導演構思中來。這時期的越劇服裝,強調歷史時代感,與傳統的戲曲服裝相去甚遠。如1944年1月,從大來劇場演出的《木蘭從軍》開始,服裝按朝代設計,但片面追求歷史的、生活的真實,把水袖去掉,改成寬袍大袖,後感到這樣與長袖善舞的戲曲表演風格相悖,才又恢復水袖。在衣料上,大量地用市場上的成品花布、緞、紗、綢、紡做戲服,如雪聲劇團演出的《絕代豔后》就用了長紗,《賣花女》就用了花布料。在紋樣上,改變了以前傳統服裝紋樣過於繁瑣、濃艷的花紋,改成以簡煉、集中、素淨的風格為主,主要集中領圈、袖口、門襟上面,紋樣以回紋、雲紋居多。服裝繡花的方法,原先是把花紋繡在整件服裝上,這樣的服裝經過一二個戲穿下來,衣料變舊,又不能洗。後來改革把花紋繡在小紡上(一種較薄的綢料)剪下來,縫製在服裝上,可以多次使用,服裝又有新鮮感。在40年代後期,越劇服裝的改革,通過各種成敗的教訓,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擁有一批設計、製作隊伍。如服裝設計者有幸熙蘇石風、韓義、張堅安,服裝紋樣設計者有謝杏生,服裝製作有金琴生、張榮根、金杏蓀,盔帽製作有方惠勤,靴鞋製作有沈梅芬。他們為越劇服裝的改革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新國營"時期

1956年上海的民間越劇團改為"新國營"後,戲服統一由公家製作保管。原來的服裝設計都是由設計布景的舞美設計師兼任,從1955年開始,有了專職服裝設計師,如上海越劇院的陳利華。1960年該院又培養了孫志賢、包翠玉、張娟娟等一批專職服裝設計師。
越劇服裝具有淡雅、柔美、簡潔、清新的特色。在配色上,突破衣箱常用的"上五色"和"下五色"的規範,增加了大量的中間色,使服裝色彩的色階逐步豐富起來,加強了優美、柔和的感覺。在衣料上,不再用傳統服裝反光性較強的軟緞,而主要用無反光性的縐緞作面料,兼而絲絨、喬其紗、珠羅紗等,水袖則用無光紡。服裝的款式和佩飾,從我國傳統人物畫(特別仕女畫)和民間美術中尋找借鑑,創造了自己的新式樣,然後按人物不同需要,配上雲肩、項鍊、飄帶、絲絛、玉佩等,使服裝變化豐富起來,並且帶有歷史時代感。由於題材關係,越劇服裝基本特色是在傳統的服裝基礎上,以明代款式居多。60年代以後,衣料試用了新穎的產品,有光明絨、喬其紗、軋花絨、爛花喬其絨、金絲絨、拷花絨、留香縐、素軟緞、尼龍網眼拷花紗等。有些利用古色古香的綢緞紋飾代替繡花,如筱月英演出的《孔雀東南飛》,仲美就選用了留香縐作衣料,代替繡花,領圈、袖邊,選用金、銀織錦代替繡花,同樣與蘇繡媲美,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張娟娟在《西園記》服裝設計中,則利用光明絨花紋,再加工外盤金、銀絨,作小生衣料。包翠玉在《淒涼遼宮月》中,男角利用織錦緞作衣料,外罩喬其紗,達到宮廷的富麗堂皇和少數民族的粗獷線條。孫志賢在《東瀛遣唐客》中,利用現代絲網印花套版,印出古代紋樣來,整個戲中沒有一件繡花衣。

現況

90年代以來,設計者還在越劇服裝中作了各種改革,刺繡上採用了"深入淡出"、"淡入深出",繡線上同色推移法、間色跳躍法、對比色反襯法、衣料加繡剪貼、絲網印花等方法。
多年來,由於不懈地探索和積累,使越劇服裝這種輕柔、淡雅、清麗的獨特風格,不斷地鞏固和發展,並在國內外演出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而使它成為我國戲曲服裝中,除傳統衣箱外的另一種服裝風格樣式。

組成配飾

古裝衣

越劇古裝衣,以仕女畫、年畫、版畫、雕塑等為參考,並借鑑電影服裝而發展起來的戲服樣式,是越劇的特色服裝,在劇中年輕女子和中年婦女經常穿戴。上衣有水袖或本色連袖,外加雲肩或飄帶;長裙上搭配有短裙、或中裙、佩、腰帶、玉飾。短、中、長裙又有折襉和無折襉之分。按身份不同,古裝衣又分為仕女衣、民間衣、宮裝衣。其特點是裙長衣短,胸腰收緊,形體分明。

越劇蟒

越劇蟒,首先在色彩上,不再按傳統的上五色的蟒,分階、分身份嚴格穿戴的衣箱制,因此下五色、間色的都有,但又參照上五色色階等級制的習俗,在間色中選擇。從《打金枝》開始,蟒的色彩、紋樣更簡煉更隨意,《孟麗君》即用了諸多的間色蟒袍。另一種方法溯流求源,參照歷史典律和官階運用色彩,如《長樂宮》中老皇帝穿黑衣,
用"黼"、"黻"、"粉"、"日"、"月"、"宗"、"藻"、"山"、"星"、"華蟲"、"火"等象徵圖案。越劇有時把傳統的"蟒"改為袍制(蟒+袍),叫蟒袍。在製作上和傳統的"蟒"有很大的區別。蟒不再是整件夾里,而前後是麻襯,使前後挺括硬撐,以顯官風十足。衣袖上臂夾里是襯布,下臂夾里是襯綢,這樣又有了瀟灑自如、輕柔的特點。改"蟒"兩旁的"擺"為軟做,或半軟做,或沒有"擺","擺"的尺寸也大大縮小減窄了,發展到以後,蟒的前後內襯有的乾脆不用麻襯,用布括漿代替。
蟒以明代官服為依據,追求領圈、水甲、紋樣的統一。"補子"縮小到直徑四寸半或五寸,"補子"的紋樣不受歷代官服中文用禽、武用獸的框框。如:領口、水甲,用"暗八寶"、"暗八仙"或用各種各樣"夔龍"。"補子"也統一用一種紋樣,全身大行龍,用得很少。水甲的紋樣,不再光用"全臥水"、"立臥水"、"江海礁石",代替的是不受約束的花紋,或變形水紋、雲紋等。紋樣的位置布局有"下滿"、"半滿",或幾層水甲的方法,蟒袍的下擺尺寸也大大的縮小了。

越劇靠

越劇男班早期都用傳統大靠,20年代王永春就用大靠、靠旗,女班也沿用傳統大靠(硬靠)。改革後,武生很少用靠旗、靠肚,小生串演武生更不用靠旗。"靠身"、"靠腳"、"靠肩",不再用"網子穗"或"排須"、摟帶,一般也不用雙層靠肩。靠肚不再是傳統的平面一大塊,改為圍腰的"腰包"再束虎頭腰帶。靠衣不繡花,都用甲片。
越劇靠的衣料不用傳統的大緞(亮緞作衣面),而用緞背縐,手綁、腰包、腰帶則往往用絲絨。1944年春,袁雪芬飾演《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所穿戎裝,甲片開始用銅片,上甲、下甲都用,謔稱"貨郎擔"。以後,紋樣有"魚鱗甲"、"丁字甲"、"人字甲"、"龜背甲"等,有金繡,也有用金緞、銀緞剪貼,或金銀寬邊花版線縫紉上去。護心鏡有用克羅米銅泡,或盤金、盤銀。靠肩上的吞口,做成半立體。越劇靠以緊身、適中為美。

越劇裙

越劇的裙,主要是花旦的百襉裙。最早穿的都是傳統大襉裙,前後有"馬面",俗稱"馬面裙",以後去掉後"馬面",改為單馬面裙,經常用於老旦。傳統的"魚鱗百襉裙"往往作襯裙使用。以後在袁雪芬構想下,大襉改成五分寬的百襉裙。40年代雪聲劇團的同仁們又受清末仕女畫的影響,設計了"褙裙"。這種褙裙,罩在大襉裙外長出很多,但它的斜角邊緣靠近小腿肚的地方,正面用佩,佩很長,長到腳面,很簡潔,上面沒有花,只在沿邊上用金邊盤繞。這種"褙裙"在《梁祝哀史》、《新梁祝哀史》、《嫦娥奔月》等劇中反覆使用。
短裙,行話俗稱"包屁股",有折襉的,有不折襉的,有網眼雕花的,有繡花、貼花、斜裁、平裁的,花樣繁多。

越劇雲肩

越劇雲肩,最早用的都是傳統大雲肩,以後發展到百多種,如:對開雲肩、珠珠雲肩(白珠,或金、銀珠穿成的)、有領雲肩、無領雲肩。以紋飾變形的有,如意雲肩、花形雲肩、網眼雲肩等。

褶子與帔

越劇小生穿的褶子(音"蓆子")是不開門襟的,有圓領、斜領、對開領,開門襟的是"帔"。這種衣服在40年代雪聲劇團演出的《西廂記》中有所改革(包括對襟馬夾),有意改短,露出白褲腳。實踐證明不美,以後又改成小生、老生帔裡面都穿"貼衣",不再露出褲腳。外面衣服仍然加長到腳面,更能顯出瀟灑自如的美感。這種"帔"往往在劇中有夫妻倆出場時,運用相同色彩,稱"對帔",就等於現在流行的"情侶裝"的涵義。越劇帔在領口上,又變化出多種樣式,如斜襟帔、直襟帔、翻領帔、如意領帔等。
小生褶子與帔,多用間色,花紋偏一邊,有四君子花紋(梅、蘭、竹、菊),象徵著古代文人的愛好,也有用牡丹、玉蘭等花紋,領邊也越改越窄,約二寸,朝秀美的方向發展。越劇所有衣服在服裝的"夾窩"里都挖"裉袋"(夾窩裁剪成圓形),所以越劇的戲服,雙肩揮灑自如、平穩服貼而且舒服。

越劇盔帽

越劇早期男班演傳統戲時的盔帽,是借用生活中的秀才帽或有額玉的瓜皮帽,有的是在拆除破舊小廟時從菩薩神像頭上取下的盔帽。以後租用紹劇、京劇的服裝和盔帽。如20年代老生馬潮水飾包拯,戴的是九龍相貂;小生王永春飾薛平貴,戴的是將盔。女班進入上海後,主要演員有了"私彩行頭",身上穿的戲服、頭上戴的盔帽都是到"南恆泰"或廣東路戲服店買的。而其他穿"堂中行頭"的演員,則是穿租來的戲服,戴租來的盔帽。這些買來的和租來的盔帽,基本上是承襲了京劇或崑劇的帽箱制,譬如:《香箋淚》、《梁祝》小生戴的盔帽,都是京劇的文生巾。
30年代後期到40年代初,女子紹興文戲中一些演員之間競爭鬥角,即反映在服裝盔帽上,也以新、奇吸引觀眾,如:盔帽上,用較多的泡珠和亮片。與此同時,由於越劇開始進行改革,使一些演員感到再穿京劇服裝,戴京劇盔帽,已不合改革的潮流,就沒有人再看,所以從不同的角度,向盔帽工藝師傅們正式提出改良盔帽的要求。新文藝工作者參加了越劇改革後,更認為越劇盔帽應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革新,有些劇目在舞台上要戴有歷史感的盔帽樣式,因此雪聲劇團在演《西廂記》時,丟棄了京劇文生巾而設計了有翅的軟帽(韓義設計)。當時的盔帽工藝師方惠琴(小蘇州)、姜傳亭等,根據演員們不同的改革要求,將小生的平天冠和紫金冠、國丈盔和督帥盔、侯王盔與平天盔製作成兩用。越劇在這時期盔帽的明顯標誌,就是烏紗帽帽身、帽翅均用水鑽裝飾,亦用點翠花紋。五六十年代,越劇隊伍中,有了專業服裝設計人員,他們在繪製服裝設計圖的同時,又繪製出盔帽設計圖,與演員磋商後,徵得導演同意,即可定稿製作。
越劇盔帽,通過幾十年改革和變化,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帽箱制的束縛,它吸收古代人物繪畫的養料,並依據歷史生活習俗資料,不斷加以創製。改革後的越劇盔帽,主要在製作、式樣、紋樣、配色和用料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革新。越劇盔帽在用料上和改革後的越劇服裝相同,不採用反光性較強的軟緞,而多用絲絨、利亞絨、縐緞或綢類。來隨著紡織品工業的發展,也採用了喬其絨、光明絨作面料。由於面料具有吸光性,所以在舞台上的色彩比較穩定真實,同時與服裝也比較統一、協調,逐步形成了輕、巧、美和多樣化的特點。
越劇盔帽,也運用傳統色彩和兼顧生活風俗習慣。如帝王、皇族常用明黃色、杏黃色,婚慶喜事常用紅色,喪葬戴孝常用白色,紋樣色彩多以點翠為主,兼用其它色彩,強調素淨、簡潔。盔帽上貼銀盤金要求和服裝一致,服裝繡花勾金,盔帽上花紋也要貼金,服裝繡花勾銀,盔帽上花紋也要貼銀。繼承生活習俗和傳統紋樣用法,帝王、王族多用"行龍"、"正龍"、"夔龍";皇妃、公主多用"鳳鳥牡丹";老年角色多用"八寶"、"福祿壽"字樣;武行角色多採用動物變形圖案;文行角色多採用花草變形圖案,併兼用裝飾性的回紋、雲紋和幾何紋,但形態已變化,裝飾的位置不同。傳統盔帽上常用不同顏色的絨球進行裝飾,而越劇盔帽卻用得很少,這是越劇盔帽區別於京昆盔帽的重要標誌。在新編歷史劇中,越劇把歷史生活中的"進賢冠"、"方山冠"、"通天冠"、"束髮冠"、"欲非冠"、"法冠"、"巧士冠"、"緇布冠"等加以改良,運用到舞台人物中來。如:《屈原》、《北地王》、《漢文皇后》、《漢宮怨》、《長樂宮》、《光緒與珍妃》等劇。傳統鳳冠是皇后、嬪妃和公主所戴,女子在婚禮大典時也戴這種鳳冠。越劇除了傳統劇目中仍戴鳳冠外,一般在其他劇目中不再戴這種裝滿絨球的鳳冠了。如《打金枝》的公主、皇后,《長樂宮》中的皇后,《孟麗君》中的孟麗君,都改鳳冠為額形,或裝插,頭上露出髻發,採用正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或對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然後再把"如意"、"單鳳"、"步搖"等頭飾進行裝戴。

越劇靴鞋

越劇男班在"草台班"時期,演員已穿租借的靴鞋。20年代馬潮水飾包拯、王永春飾薛平貴時穿高靴。第一個女班在施家岙"串紅台"時候,沒有戲裝和靴鞋,就用布鞋底下釘塊木頭(雨天農民當套鞋用的木屐),代替高底靴。女班進上海後,學京劇、紹劇穿高靴,特別大面、老生,官帶裝扮穿高靴居多。女班小生穿的靴鞋都不高,穿雲鞋,有平底的鞋,或一寸左右的鞋。小旦為彌補身材過矮,在鞋內墊高二三寸。30年代末"高升舞台"演出《彩姨娘》,筱丹桂飾彩姨娘,為了增高身材曾用過"踩蹺"。1942年雪聲劇團演《古廟冤魂》,男角小生穿平底鞋,《蠻荒之花》男角小生穿平底雲鞋,《香妃》中男角穿平底快靴,《西廂記》中袁雪芬反串張君瑞,也穿平底雲鞋,直到1944年演《新梁祝哀史》的男角小生才穿一寸左右的薄高靴。解放後,小生穿三套雲高靴居多,一般都要二三寸左右,個別演員還要再加內高。1955年,拍《梁山伯與祝英台》電影后,靴鞋改革,不但穿高靴,在靴頭上也改成有雲飾紋的花樣或繡花,色彩套成強烈和諧的三色,故俗稱三套雲高靴。靴的色彩和盔帽類同,往往相輔相成,不採用反光軟緞,以絲絨或與衣服同色居多。
越劇靴鞋,大部分從"南恆泰"買來或定製。有了專職服裝設計師後,都畫樣設計定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