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

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

《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是吳忠民的一部作品,書在提出系統的社會公正理論和規則體系的基礎上,詳細考察了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社會在社會公正方面的主要進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黨和國家面臨的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理論創新。

基本介紹

  • 書名:走向公正的中國社會
  • 作者:吳忠民
  • ISBN:9787209044622
  • 類別:社會類
  • 定價:¥46.00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4-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提出系統的社會公正理論和規則體系的基礎上,詳細考察了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社會在社會公正方面的主要進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黨和國家面臨的一些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理論創新。本書的基本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社會公正理論問題進行探討,二是對中國社會結構層面上的社會公正問題進行分析,三是對中國改革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具體包括:以人為本理念的基本含義及實踐意義,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中國新一輪改革的轉變,中國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中國精英群體的演進及問題,中國中期可能危機趨勢分析等。

作者簡介

吳忠民,1959年生於青島市。1982年山東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85年碩士生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胡濱教授)。1985年起在山東大學社會學系任教。1988年被破格聘為副教授,1992年又被破格聘為教授。1995年起,歷任山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社會發展學院院長等職。2000年調至中共中央黨校工作。現為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系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1997年入選),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研究領域:社會公正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社會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人口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獨立撰寫)200餘篇;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南方周末》、《中國經濟時報》、《文匯報》等報紙上發表文章100餘篇;另外,在重要內參發表文章數十篇。獨立撰寫的著作有:《社會公正論》(2004年)、《漸進模式與有效發展——中國現代化研究》(1999年)、《中國社會發展論》(1995年)、《歷史原脈與現實走向——歷史社會學研究》(1992年),主編有《發展社會學》(2002年)等。其論文多次被重要媒體轉載或轉摘。其論著曾多次獲獎,其中,《社會公正論》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提名獎。

目錄

引言:天平不能傾斜
一、社會公正問題日益突顯
二、失去社會公正意味著什麼
三、是什麼觀念在妨礙著我們重視社會公正問題
專論1 鄧小平的兩個戰略構想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章 社會公正的意蘊及意義
一、社會公正的基本規則
二、社會公正的基本價值取向
三、社會公正的基本立足點
四、應當區分兩個層面上的社會公正問題
五、社會公正對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
1.社會公正決定著制度能夠具有“好的”特性
2.社會公正決定著制度能夠具有“有效”的特性
3.社會公正決定著制度能夠具有“公平”的特性
4.社會公正決定著制度能夠具有“可行”的特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