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爾·費歇爾(赫爾曼·費歇爾)

埃米爾·費歇爾

赫爾曼·費歇爾一般指本詞條

1852年10月9日生,逝世 1919年7月15日,化學家,曾獲諾貝爾化學獎 (190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
  • 外文名:Hermann Emil Fischer
  • 別名:埃米爾·費歇爾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德國奧伊斯基興
  • 出生日期:1852年10月9日
  • 逝世日期:1919年7月15日
  • 職業:化學家
  • 畢業院校:波恩大學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諾貝爾化學獎 (1902)
  • 性別:男
教育背景,生平,研究貢獻,

教育背景

研究機構 慕尼黑大學 (1875-81)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 (1881-88)
柏林大學 (1892-1919)
博士導師 阿道夫·馮·拜爾
博士學生 阿爾弗雷德·斯托克
奧托·迪爾斯
奧托·魯夫
獲獎 諾貝爾化學獎 (1902)

生平

1852年10月9日,埃米爾·費歇爾出生於德國萊茵河附近的烏斯吉城,他的父親勞倫茲·費歇爾是當地富有的企業家。埃米爾自幼勤奮好學,1869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波恩大學預科,1871年進入波恩大學,一年以後,又轉入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該校對於新入學的化學系學生要求很嚴,規定必須經過嚴格的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訓練。在德國化學家H.羅斯指導下,E.費歇爾熟練地掌握了用本生創造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水質。接著,E.費歇爾開始學習有機化學,很幸運的是,他開始與拜教授接觸。拜耳很快就發現了這位勤奮好學的青年的才能,並精心地加以培養。
1874年E.費歇爾在拜耳教授指導下,完成了論文《有色物質的螢光和苔黑素》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E.費歇爾畢業以後,當時已受聘擔任慕尼黑大學化學教授的拜耳希望E.費歇爾能和他一起在慕尼黑大學任教。能夠在這位有機化學權威指導下學習和研究,恰恰是E·費歇爾的願望,於是E.費歇爾欣然當了拜耳的助教。
19世紀的有機化學大師,對糖、酶、嘌呤、胺基酸和蛋白質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1902年獲諾貝爾化學獎。在著名的威廉皇帝學會的創立中,費歇爾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之初,在有機化學領域中,德國的費歇爾是最知名的學者之一。他發現了苯肼,對糖類、嘌呤類有機化合物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榮獲19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童年與教育
費歇爾出生在德國科隆地區的奧伊斯基興小鎮,父親是一個商人。以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後,他本想進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但他的父親強迫他從事家族生意,直到確定他的兒子不合適經商,不得不說“這個孩子太蠢成不了商人,只能去讀書”[1]。費歇爾從而進入波恩大學學習化學,曾經上過凱庫勒等人的化學課程。1872年他轉學到德國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建立的威廉皇帝大學(現今的斯特拉斯堡大學,該大學化學系的一間階梯教室以費歇爾命名)以求繼續學習物理,卻在阿道夫·馮·拜爾的影響下,決定終生從事化學。1874年以對螢光黃和酚酞染料的的性質進行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助理講師。
Emil FischerEmil Fischer

研究貢獻

糖類和蛋白質研究
1883年他接受巴登苯胺蘇打廠(巴斯夫股份公司的前身)的邀請,前往擔任其實驗室負責人。期間他開始了對糖類的研究。1880年以前,人們已經測出葡萄糖的化學式是C6H12O6,並通過葡萄糖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和裴林反應推測葡萄糖中存在醛基。費歇爾結合前人的成就和自己對肼類的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他首先研究了葡萄糖的性質,如葡萄糖被氧化為葡萄糖酸,葡萄糖被還原為醇,糖類與苯肼的反應形成苯腙和脎,後者成為確定糖類的特徵鑑別反應。
1888年到1892年他成為維爾茨堡大學化學系教授,這是他覺得很快樂的一段時間,他喜歡去附近的黑森林散步,對其中生長的地衣進行了研究,這一階段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有機化學中描述立體構型的重要方法—費歇爾投影式,豎直線代表遠離觀察者的化學鍵,水平線代表朝向觀察者的化學鍵,這樣將三維結構的分子用二維形式表達出來,使得研究者便於互相交流。。1892年他接替剛剛去世的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任柏林大學化學系主任一直到1919年去世。在柏林,費歇爾總結當時所有已知糖的立體構型他接受了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葡萄糖中存在四個手性碳原子的觀點,確定了葡萄糖的鏈狀結構,並認為葡萄糖應該有2的四次方=16種立體異構體。並且自己合成了其中的異葡萄糖、甘露糖和伊杜糖。
1899年到1908年費歇爾對蛋白質的組成和性質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在費歇爾之前,李比希等人試圖像小分子一樣用簡單的化學式來描述蛋白質,但遇到了困難。費歇爾首先提出胺基酸通過肽鍵(-CONH-)結合所形成的多肽,多肽正是蛋白質的水解產物。在實驗上,費歇爾改進了測試胺基酸的辦法,發現了新的環狀胺基酸脯氨酸和氧脯氨酸。他還嘗試使用光反應來讓胺基酸合成蛋白質。併合成了二肽,三肽和多肽(含18個胺基酸[5])。給後來桑格等人對蛋白質結構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方法基礎。
費歇爾的後半生得到了很多榮譽。他是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和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榮譽博士。他還榮獲普魯士秩序勳章和馬克西米利安藝術和科學勳章。1902年他因對糖和嘌呤的合成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但生活是悲慘的,他的一個兒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另一個兒子在25歲時因忍受不了徵兵的嚴厲訓練而自殺。費歇爾因此陷入抑鬱之中,並患上了癌症於1919年去世。費歇爾的第三個兒子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對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有一定貢獻。
肼類與嘌呤研究
在斯特拉斯堡的臨時講師任上,費歇爾作出了自己在化學上的第一個重要發現,使用亞硫酸鹽還原重氮苯,合成了苯肼(C6H5NHNH2)。以苯肼為起點,他和他的表弟奧托·費歇爾一起研究肼類的性質,他們提出了從三苯甲烷生產染料的新合成路線,並通過實驗證明了這一方法的正確。1875年拜耳被邀請前往慕尼黑大學接替1873年去世的李比希留下的化學系教授的教職,費歇爾跟隨拜耳前往,成為拜耳在有機化學研究上的一名助手。
嘌呤的化學結構1879年費歇爾被慕尼黑大學任命為分析化學的副教授,並拒絕了來自亞琛工業大學的擔任化學系主任的邀請。1881年他被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任命為正教授,對茶葉、咖啡和可可等飲料的組分進行研究,分離並分析了茶鹼、咖啡因和可可鹼等,進一步闡明了這些化合物和尿酸都是一個雜環化合物的衍生物。這個化合物便是嘌呤,是由一個嘧啶環和一個咪唑環雜合的雜環化合物,是重要的代謝物之一。
科學發展的貢獻
一、對糖類的研究;
二、對嘌呤類化合物的研究;
三、對蛋白質;主要是胺基酸、多肽的研究;
四、在化工生產和化學教育上的貢獻。
由此可見,他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對有機化學中那些與人類生活、生命有密切關係的有機物質的探索。可以說他是生物化學的創始人。
“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用現代的觀點來看,“蛋白體”實際上就是蛋白質和核酸的複合體。鑒於這一點,可見費歇爾研究工作的重要意義,他為現代蛋自質和核酸的研究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AKA Hermann Emil Fischer
Born: 9-Oct-1852
Birthplace: Euskirchen, Prussia, Germany
Died: 15-Jul-1919
Location of death: Berlin, Germany
Cause of death: Suicide
Gender: Male
Race or Ethnicity: White
Sexual orientation: Straight
Occupation: Chemist
Nationality: Germany
Executive summary: Investigated sugars and purines
Father: (businessman)
Wife: Agnes Gerlach (dau. of Professor J. von Gerlach, m. 1888, three sons)
Son: (d. WWI)
Son: (d. suicide age 25, during WWI)
Son: Hermann Otto Laurenz Fischer (Professor at UC Berkeley, d. 1960)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Bonn
University: PhD,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1874)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unich (1875-81)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Erlangen (1881-88)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1888-92)
Professor: Professor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erlin (1892-)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1902
Davy Medal 1890
以費歇爾命名的貢獻
費歇爾吲哚合成
費歇爾投影式
費歇爾惡唑合成
費歇爾肽合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