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研究方法論——從收集資料到論文寫成

質的研究方法論——從收集資料到論文寫成

本書對質的研究方法發展背景進行了全面梳理,在此基礎上就民族志研究,行動研究,焦點研究,紮根理論研究等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和分析,並就質的研究中,論文書寫的程式方式,倫理問題,以及計算機的使用等進行了綜合說明和論證。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書 名:質的研究方法論——從收集資料到論文寫成
作 者:范玉梅 著
出 版 社:九州出版社
圖書策劃:梁秋麗
書 號:ISBN 978-7-5108-5248-0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091617號
定 價:50.00元

作者簡介


范玉梅,生於1974年,1997年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同年7月開始執教於北京科技大學。於2000年開始在日本大阪大學進修,並於2008年獲得日本大阪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為美國加州大學訪問學者(日本學術振興會優秀青年學者海外派遣項目J090213003)。2008年至2013年任日本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研究員,研究課題為多文化教師教育和在日中國女性的外語學習和成長(日本學術振興會科學研究項目青年研究B, T23720264)。已出版著作《中國新新人類的日本留學》《學習者的成長:“小說”化敘事研究展開的二語習得舞台背景》。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交涉學、語言教育學、質性研究方法在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實踐與運用等。

內容簡介:

前言:
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作為研究的兩種方法,兩者互相補充,卻又互不融合。質的研究是基於知識能夠重建社會這種信念而產生的。使用這種方法的人,無論是研究者,還是被研究者,都能夠從中找到自身的價值觀,能夠面對現實,能夠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質性研究作為研究的一種形態,無論是在社會科學或者教育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實際上,質的研究與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的範疇一樣,廣泛地運用於眾多以“人”為研究對象的領域中,專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這種研究方法的中心是賦予人類的解釋以意義,存在於主觀性現實中。人不是游離於外界的單獨存在,而應該是在整個生活文脈之中,需要通過理解和共感進行研究。正如Truzzi(1974:9)所述:“人性的、藝術性洞察是社會科學的目標。要達成這樣的目標,不是去藉助自然科學的方法,而是要通過對社會行為者其內心的價值觀和意義的共感性確認這樣的方法才能實現。”
質性研究方法是解釋性立場的範式,關注對人的解釋和理解,主張意義是從個人的意圖和目標中產生的。認為社會科學中的“理解”與自然科學中的“說明”不同。本著作通過對質性研究歷史的回顧,幫助大家理解質性研究的哲學起源和發展歷程。同時,以民族志研究,紮根理論研究,現象學研究,女權主義研究,焦點研究為主題,對其在研究實踐中的運用進行了詳細親切的說明,是一本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可讀性的學術專著,不僅有助於豐富我們的認識論,對於我們如何去了解社會、人生、他人和自我給予了方法上的指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