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女廟村

賢女廟村

賢女廟村隸屬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東南31公里、鋼城西南7公里處。賢女廟村地處萊蕪市鋼城區南端,南、東、西三面與新泰接壤,北面與西施村相鄰。全村374戶,1217人.985畝耕地,2500畝山場,區域總面積45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賢女廟村
  • 外文名稱:Xiannvmiao Cun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萊蕪市
  • 面積:4500畝
  • 人口:1217人
  • 著名景點:賢女廟
  • 耕地:985畝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經濟發展,文化,人文,

歷史沿革

據村碑記載,該村始建於明朝中期,有口碑相傳和墓碑為證,最早有唐、姚、孫、袁等姓氏遷來居住,村中有孟、陳、王、懷、劉、李、肖七姓人家,以孟、陳、王三姓人口居多,孟姓為500餘人,陳姓、王姓各300餘人。
明中期建村後隸屬蒙陰縣管轄;清代沿襲未變;1914年至1939年劃為蒙陰縣七區:1941年劃歸新甫縣,後劃歸新蒙縣;1945年劃歸新泰二區:1958年劃歸翟鎮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翟鎮辦事處;1985年劃歸新泰市寨子鄉;1991年1月劃歸萊蕪市寨子鄉;1993年劃歸鋼城區寨子鄉;2001年1月劃歸艾山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地理環境

賢女廟村系清水河支流發源地,村內村外河流溝壑常年清水潺潺,匯集河流流經西施、中施、東施、寨子等村後匯人北汶河,滋養著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該村區域內平頂山、紡車山、寨山、南斗山群峰競秀,環村三面,形成了天然屏障,真乃山青水秀、人傑地靈之風水寶地。

經濟發展

堅持興修水利,不斷改變生產條件,是賢女廟村的一大特點。在20世紀70年代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中,該村回響上級號召,立足本村實際,努力改善生產條件,先後建起了5座水庫塘壩,新增水澆地300多畝。1993年以來,賢女廟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新發展“寒露蜜桃”500畝,成為富民的主導產業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後,村里推行水利產權改革,在對原有集體水利設施進行承包管理的基礎上,制定優惠扶持政策,實行戶建、聯戶建、集體與戶聯建等方法興修水利,全村已擁有水庫塘壩45座,蓄水10萬方以上的水庫3座,塘壩42座,總蓄水量50萬立方米。
水利設施的興建,帶動了全村種植業結構的調整。1986年,村里在平頂山腳下實行統一規劃,新發展紅富士蘋果500畝,進入盛果期後,全村產蘋果30多萬斤,年純收入10餘萬元。在20世紀90年代,賢女廟村新發展寒露蜜桃500畝。在全村走出了一條溝溝建庫、庫邊落戶、庫內養魚、庫外植樹的富民之路。這個村還充分發揮山場面積大的優勢,從1995年以來,堅持大搞山區開發,完成開發治理面積2000多畝,新修環山營林路10餘公里,拓寬鄉村公路3公里,架設高標準砼板橋4座,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為農民增收發家致富創造了條件。村里由過去的傳統農業向市場農業發展,由單一的糧食種植髮展成植桑養蠶、紅富士蘋果、寒露蜜桃、瓜菜生產為一體的多模式種植結構。村民收入不斷增長,2001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75元。

文化

賢女廟村,原名龍盤莊,因村北、西有一條土壟,似龍盤繞,因名龍盤莊。後因村中鐵匠之女為幫助父親給村南山占山為王的大王鑄成頭盔,跳人熔爐獻血。為懷念鐵匠之女,在村建賢女廟,村因名賢女廟村。
追溯賢女廟的村名由來,還有一個美麗而悲壯的傳說。建村之初,該村因有一條300米長、50米寬的自然土壟,酷似一條龍,龍頭在村東北,龍身居村北和村西,龍尾居村南,把村子圍在中間,因此起名叫“龍盤莊”。傳說某年間,該村南山有個山大王招兵買馬,打家劫舍,橫行山里。南山主峰頂上由西向東延伸出1000多米的一塊平坦地,原來叫橫家粱,因大王常在上面跑馬練兵,又改名叫跑馬梁。大王在山下建造了一個打制兵器的作坊,由村里一個手藝高超的鐵匠掌鉗打制各種兵器。鐵匠家裡只有一個女兒,爺倆相依為命。這天,山大王命令三天之內給他造一副盔甲,過了期限就要殺頭。眼看兩天過去了,頭盔還沒有鑄成,晚上,鐵匠滿面愁容,長吁短嘆。女兒問其緣故,其父如實相告,女兒聽後心急如焚,但又苦於不能為父親排憂解難而傷心落淚。晚上她憂心忡忡地躺在床上,朦朧中,見一白髮老人向她走來,問她為何愁哭,並告訴她:“只要與鮮血共鑄,頭盔就能鑄成。”隨著父親的一聲長嘆,女兒從夢中醒來,細想夢中情節,斷定是神仙指點,心裡便有了主意,於是對爹說:“爹,明天您再鑄一次吧,到時我自會幫您:”其父雖說不相信女兒會有什麼好辦法,但也只好答應了。第二天,當鑄頭盔的爐火熊熊燃燒時,女兒頭蒙紅布,突然躍身跳入火中,鐵匠一下子懵了,待清醒過來後想救女兒,已來不及了。只見爐內已鑄成一個金燦燦的頭盔,頭盔上閃現出女兒的模樣,鐵匠面對頭盔悲痛欲絕。女兒為救父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壯舉,深深打動了鄉親們的心弦,眾口齊稱她為賢良女,並建廟以示紀念,還把村名改為“賢女廟”。數百年來,賢女捨身救父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同時也激勵著一代代後人,村里賢妻良母、賢人志士層出不窮。賢女廟原建於村南,後毀於戰亂,現遺址尚存。

人文

一、烈士英名錄
孟繼勝  1952年在徐州犧牲
懷玉法  1947年在新泰犧牲
孟西樂  1946年在安丘犧牲
懷傳德  1944年入伍,1947年在平邑犧牲
王西錄  1944年在蒙陰縣犧牲
孟繼保  1945年在沂源犧牲
孟繼美  1944年在章丘犧牲
孟繼學  1950年在朝鮮戰場犧牲
劉貫河  1946年在新泰龍廷犧牲
陳洪剛  1942年在新泰犧牲
陳振勝  1947年在沂水犧牲
孟光全  1940年入伍,1942年在平陽犧牲
二、歷任村支書
1943年-1944  年陳洪木
1945年-1947年4月  懷玉法
1947年5月-1958年  陳振生
1959年-1962年  孟繼太
1963年-1966年  懷傳禮
1971年-1975年6月  懷傳禮
1975年7月-1992年l1月  孟兆芳
1992年12月-1997年3月 王西恆
1997年4月-1998年11月 陳振榮
1998年12月-   孟兆安
三、歷任村主任
1950年-1956年 孟光法
1956年-1958年 孟繼太
1959年1962年 懷傳禮
1963年-1966年 孟繼太
1967年1980年 懷傳禮
1981年-1989年 孟光繼
1990年-1992年 孟兆錄
1993年-1998年 陳振榮
1999年2001年 王志強
2002年 孟兆安(兼)
六、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肖俊峰 曾任浙江金華地委組織部長、行屬專員,已離休
七、烈士孟繼勝和懷玉法
孟繼勝 男(1922年-1952年),1938年參加八路軍,先後參加百團大戰、孟良固、淮海、開封等戰役。在攻打開封時任華東野戰軍23師69團三營營長,他帶領全營指戰員擔任主攻並出色完成了任務:戰役結束後,他領導的三營被華野授予“首先突破開封城”榮譽稱號,現錦旗尚存。她個人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他身經百戰,先後七次負傷,多次榮立戰功,由於他作戰勇猛,敵人聞風喪膽,在敵軍和我軍當中都稱他為“孟老虎”。解放後他任魯中軍區警衛營營長,1952年因舊傷復發不能治癒在徐州去逝.
懷玉法 男(1914年-1947年),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任村黨支部書記並參加武工隊。1947年4月17日,懷玉法從蒙陰縣黃莊區回村偵察敵情時,被還鄉團包圍逮捕,後押送還鄉團大本營新泰北杏山坡,敵人對他嚴刑相加,企圖從他口中得到黨組織的情況,為了保護黨的組織,他面對敵人的種種酷刑,英勇不屈,使敵人的企圖化為泡影。氣急敗壞的敵人最後將他投入深井,懷玉法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